奥修把特瑞莎与耶稣相比较,然后说她虚伪,欺骗,这是多高的待遇啊。你想象一下拿奥修的任何一个门途与奥修相比较……简直是个不可能的事情。耶稣不会接受诺贝尔奖,是因为诺贝尔奖本来就低于耶稣,特瑞莎接受了,她也的确比耶稣差。没有问题嘛,就算她拿一百个诺贝尔,本来也不会有人把她与耶稣并列,包括她自己。
      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矛盾就不说了。基督徒行善,的确是要把荣耀归于神的,抚养孤儿不仅仅是做好事,重要的是荣耀神。这是好人和基督徒之间的区别,这个从表面看起来很狭隘,其实不难理解,一个真的信仰上帝的人,把你带给上帝是重要的,彻底的,拯救一份具体的苦难是次要的,暂时的。奥修自己也是如此,所以他说贫穷没有灵性,就是因为扶贫是暂时的,心灵的修行是恒久的,根本的。
     特瑞莎被激怒的确不应该,这些话里有很深的尊敬,尽管词汇很难听,很严重。圣经本身也是用词严重的,譬如:人若休妻,谁娶了被休的妻子,就算犯了奸淫。……人若脑子动过一次邪念,也算犯了奸淫。你看,奸淫这么严重的罪,这么难听的词,几乎人人头上都被罩上了。明显这里的用词和世俗用词不一样,这是神在定义某种绝对的纯粹性。奥修通篇文章,也是在讲这种绝对的纯粹性,而一般人对特瑞莎,仰慕她,尊敬她,用的只是世俗的标准,比较一下,你说究竟是谁更赏识她呢?
       奥修批评基督教,常常以其狭隘性作为理由,但是我们想象一下,如果特瑞莎是奥修的门徒……他是否对门徒使用过这么高的标准呢?特瑞莎比不过耶稣,她能比得过奥修的门徒吗?她比他们每一位都差劲吗?为什么奥修不这样对门徒说话呢?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奥修在美国遭遇迫害的过程中,无数美国人对他表达了善意,尊敬。从奥修的自述中,他对这些尊敬是相当接纳和享受的。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诺贝尔奖“,奥修自己也接纳过诺贝尔奖了,一种看不见的,隐形的诺奖。就是从比你低的人那里获得尊敬,而不去推敲这种尊敬在灵性上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与世俗表达友好,不仅仅与某个人,而是与一人群达成温暖的共识和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来传达关于灵性的知识。特瑞莎接受诺贝尔,也仅是如此而已。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奥修太光芒万丈了,耶稣活着的时候比这个暗淡多了。说实话,以这种标准来看,除了奥修,我真不知道还有哪个先知在生前得到这么庞大的群众肯定。耶稣可真没得过隐形诺贝尔,他哪有奥修那么风光,差老远了。而且所有的先知中,奥修对与自己同列的人物投入的精力最多,攻击性最强,就算尊敬,有时也是用攻击来表达的,有时门徒的尊敬也弄成进攻的优势,比如在美国的那段时间。一般先知只对普罗大众感兴趣,对同列只是保持沉默,或者三两语带过。
     比较,进攻,挑衅,嘲弄,但是同时非常精进,纯粹……都说修行者可以摆脱星座模式,我怎么觉得奥修还是个活脱脱的射手呢。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因为她领奖致词居然说: “和平最大的敌人是堕胎”……
————————————————————————————————————————————
以下是特瑞莎诺贝尔获奖演说中唯一涉及堕胎的部分,我看了一些中文翻译,有的善意修正,有的恶意曲解,这是英文原文。反对堕胎的理由不难理解,批评特瑞莎可以,但不能曲解她的本意呢。

But what of the other millions. Many peopleare very, very concerned with the children of India, with the children of Africa where quite a number die, maybe of malnutrition, of hunger and so on, but millions are dying deliberately by the will of the mother. And this is what is the greatest destroyer of peace today. Because if a mother can kill her own child, what is left for me to kill you and you to kill me? There is nothing between. And this I appeal in India, I appeal everywhere - "Let us bring the child back" - and this year being the child's year: What have we done for the child?
--------------------------------------------------------------------------

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发范围本来就已经被宽泛化了,特瑞莎这个奖并不突兀,使人免于死亡,免于病痛,免于仇恨,用爱心滋生爱心,照料那些被世界遗弃的人,这是比较女性化的和平概念,男性大概都觉得,和平就是战争对立面,就是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问题,在我看来,让一位临终的人消除对生命的绝望以及对死亡的恐惧,这是更大的和平。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15# 李小苗

      很理解小苗。在证据无法肯定的情况下,总有云遮雾罩的感觉,怎么下判断都觉得武断。更重要的是,特瑞莎宣传的是爱,她的爱心已经温暖到了我们的内心,去质疑这样一个人,就好像直接质疑我们心中对爱的信仰一样,真的很残酷。
      但是我还是觉得分析和质疑是有必要的,第一,有些事情无法判断,但至少可以去除一些明显的错误,明显的不公正,尽力让迷雾少一些,让真相部分地变得清晰。第二,心和大脑真的是两回事,一个善良的人,沉湎于爱心的表达,也有可能看不见自己人性的死角(这是一种可能性,不是真的如此,理论上任何人都可能),我们剖析这样的案例,有时候就象剖析自己一样,的确很痛,却很必要。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19# 林夕依寒

嘿嘿,天秤是我心中真正的武士,左手持斗笠,右手握着剑,一边是和平,一边是犀利。
这些批评特瑞莎的文章里有很多问题,暂时先不管了,睡觉要紧。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谢谢李苗和吹笛的夸奖,但是我投入严肃话题的时候,心常常是冷的,因为想要客观,不想被情感情绪蒙住了眼睛,这个时候突然被表扬一下,真的有种腿软的感觉。狮子女真不是个经表扬的东西。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33# 水色


水水,那些我特别注明是转的~也特别声明过了,既然是转的就不代表是我滴想法。再次声明一下~12d" />
林夕依寒 发表于 2012-9-8 18:48
寒寒会错了意约。犀利不是指反对立场,而是没有立场,只有这样才会转贴一些和大部分声音不同的东西,没有耽溺于主观愿望期望的舒服感。在我看来反对立场是错的,正面立场也是错的,一切立场都是错的,一个尊重客观事实的人恰恰是没有立场的,客观尊重事实,而立场不关心事实,只关心主观愿望。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31# 水色

她反对堕胎是没有疑问的,这是梵蒂冈教皇的指令,她只是履行着,至于有没有说堕胎是最大的和平破坏者,则无从考证。
李苗 发表于 2012-9-8 19:38
奇怪,为何无从可考? 那话说得很清楚,是特瑞莎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演说词里说的”,我已经把颁奖词贴出来了呀,你要是不信,还可以去网上搜一下全文。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不仅仅天主教,基督教也反对堕胎,因为最小的胚胎也是生命,有非常明确的生命指征,这是科学证明了的。任何生命都是神赐予的,我们没有权力剥夺它。
   李苗说特芮莎反对堕胎是为了让印度的穷人更多,这样信仰基督教的人就更多。这个有必要解释一下,在基督徒看来,这个世界并不存在好几个神之间的战争,而是本来就只有一个神,神不是宗教,而是事实。不存在“拉票”那样的事。而且对非信徒传教,唯一的可能是出于爱心,而非其它。因为基督教是不讲“积功德”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凭借自己的行为在神面前称义,你做了好事,传教给别人,一点儿也不会为你进入天堂加分。基督教是因信称义的,只要信,就已经得救了(记得耶稣十字架边上那个盗贼吗,就那样升天了)。得救的人感受到神恩,心里被光亮和温暖充满,觉得感动和喜悦,就像分享礼物一样渴望分享给他人。这里面没有强迫,也不可以有强迫。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使用“揭穿泰瑞莎修女的真面目”这种语言的人,只暴露出内心阴暗,愚昧无知。如果奥修真是这样攻击泰瑞莎的话,只能徒曝其陋。
李大兴 发表于 2012-9-9 12:39
嗯,这的确不是一个好标题,但它不是奥修的句式,标题是别人添加的,把奥修演讲摘录下来,添加一个生猛的标题以吸引眼球。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俺不沾这个话题,短期内就不会有太大矛盾。而且,用晓梦的词汇来说,李苗有为基督教做托的嫌疑,就是本来我没打算比较两教并突出基督教的优越性,可是每每他一说话,就莫名奇妙有种被优越的感觉。我倒是心里忍不住替佛教抱不平,哪有这么差呢。哈,这是玩笑,祝贺李苗。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