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兄所言“止庵先生一篇评论前辈邓云乡的文章”是指他为推荐共17册的《邓云乡集》而写的《世间已无邓云乡》一文吧。斥那段话“貌似什么都说到了,公允之态惟云天可表,细瞅之下又好像啥都没说:进一步,退半步;退一步,进半步,边打手心边捏脚,小辈的礼数固已尽到极致,惜乎文字已气息奄奄”似有苛求之嫌,或略有逞己意而后快的做派。那止庵自许“笔涩意清”,也许还会以“气息奄奄”的文字而自得呢?不过,回到文字“礼数”的话题,可能还和社会语境有关。不说李敖,就说那个总以“老汉”自称的柏扬,文多“失礼”,也许和报章能容不无关系。
另:伍立杨的一股子“破尸布”味,估计兄不屑“号脉”吧?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范某更想说的是:就号脉之六而言,拿唐“话痨”说事,事例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说止庵之事,从论据说服力看,则明显差好一大截。就像在前面刚放了一个震耳欲聋的“二踢脚”,马上又点燃一个香烟粗的小珠炮……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有所不敢苟同

所谓“真正‘杀根’的例子,其实又直通拙劣”,显然不能一概而论。依我看兄文所举唐之事已够真正“杀根”(本地方言则曰“煞格”),但毫不“直通拙劣”(否则兄也不会“冲着”去了)。倘兄举“反面例证”时手边有比止庵事更“杀根”的举证,想必也不会舍重量级而就次轻量级吗?兄一向识见卓然,然从作文甘苦而言,找合适的论据有时也许比立论更费力。故斗胆建议兄与其“慢慢琢磨”,不如慢慢求证。
兄望文号脉,悬壶济“文”,弟照方服药,多去沉疴。望“号脉”文“可持续发展”,并早日结集!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复17楼

兄所曝唐先生“故意如此颠倒”之“作秀”,亦算一种扭曲的文人(为文)心态否?或可成另一种兄可加号脉的病症。

呵呵,兄腹笥五车,求证大可不必“慢慢”,看来俺是庸人自扰了。

[ 本帖最后由 酱香老范 于 2009-2-5 22:02 编辑 ]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