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二三

文之刻薄,常和洞穿世事、人性的识力有关,也和语出偏锋的文字表述有关,乃“狠霸”和“老辣”双重美学结晶。但“大文人不乏刻薄鬼”,是因为在刻薄的“狼毒话”下,有悲悯之心为根基。
对巴老不妨多以悲悯。鲁迅眼毒,早就以“有热情的好作家”一语成谶(其中的“好”更多在人格层面而非关文学)。其晚年的“喋喋再三”,多少还有社会学意义。
而刘再复之自我招安于“第三空间”,似也可纳入老周有关“文人和雅士”之论域。然否?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原帖由 童志刚 于 2009-5-15 09:03 发表
读了主帖和跟帖,都很精彩——展开一下,能是一本大书。

当下比较有名的“刻薄鬼”是韩石山,有点以刻薄为事业的意思。
山西韩某人是“恶腔调”,徒有“刻薄”之皮毛,且根歪须粗,固不足论也。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