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名校“歧视”亚裔高分 提高门槛 进哈佛难上加难

中国日报

  哈佛、耶鲁等长春藤名校一直以来是亚裔家长心目中的首选,但近年来亚裔生的优异成绩和表现,以及名校实行对少数族裔保障名额限制的平权措施,僧多粥少,使得原也属少数族裔的亚裔不但没享受到平权措施的好处,反造成亚裔生间自相竞争的排挤效应,想上名校更是难上加难了。以前SAT拿满分再加上课外表现出色的亚裔生,几乎都能百分之百保证进入名校,但在现在则是未知数,名校只能精挑细选其中一小部份符合条件的亚裔生入学,许多亚裔菁英虽然成绩表现远超出被录取的其他族裔生,但仍无法避免被淘汰出局的命运。

  普林斯顿大学学者Thomas Espenshade 和Chang Chung公布的一项研究指出,如果取消平权措施,非洲裔和西语裔在长春藤盟校的录取比率将分別降低三分之二和一半,白人录取率只增加0.5%,但亚裔录取率就从18%大幅增加到23%。报告还指出,以族裔背景为参考的现况下,亚裔生平均要在SAT上多考50分,才能与其他族裔获得同样录取机会。

  华尔街日报驻波士顿特派员曾获普立兹新闻獎的高登(Daniel Golden),是畅销新书“大学录取的代价”(The Price of Admission)的作者。他表示,大学应录取的是成绩最好的学生,不应该对任何族裔设立人为的录取上限,如果录取条件能平等的考量,即使亚裔超过各校总学生的六成,那也是应该的。亚裔生在入学录取审核标準上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就如同几十年前犹太裔面临的处境,那时犹太裔高中生申请进入名牌大学,各项成绩就得比其他族裔高出很多才行。作者把今天的亚裔比喻为“新猷太人”,但作者也提醒亚裔虽然被迫重蹈犹太人的经历,但今天各名校都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他们对犹太裔学生的不公,却没有看到这些菁英名校对亚裔学生有任何歉意的表示。

  目前就读于耶鲁大学的李简,去年以SAT满分、哥斯大黎加实习等经验申请普林斯顿大学遭拒,他因而向美国教育部民权办事处投诉,指控普大拒收他不是因为成绩而是因为他是亚裔,透过法律途径迫使普大检讨该校是否在招生中不公平的对待亚裔的问题。同时长春藤名校布朗大学的印度裔学生Neil Vangala和他的白裔同学Jason Carr也发起“争取亚裔入名校平等权”的全国性运动,设宣传网址并召集会议,大力推动反对名校录取制中歧视亚裔的不公平对待。亚裔为争取自己应有的权益,也必须开始有所行动了。
先转一篇美国大学宽待少数族裔入学的报道,作为对比。
美国的不平等的隐蔽性一直比欧洲要大一些。
三苗 发表于 2010-8-12 21:30
三苗能否讲具体点,不一下子跳到结论。比方说,先谈英国教育的不平等,再讲美国教育的不平等,然后,比较一下,指出美国教育不平等的蔽性在哪里。

提一个建议,欧洲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几个大国(英法德俄)教育传统和制度各异,并无统一模式。能否避开欧洲,单说英美。当然,若三苗能够把欧洲这些国家的教育做一总结,然后再和美国比较,我也是想听听的。
本帖最后由 kemingqian 于 2010-8-17 12:28 编辑
6# kemingqian  
简单地说,欧洲教育的不平等更暴露一些,通常是在中学阶段就完成了“分流”,直接设立各种性质和目的不同,为不同阶级的再生产服务的学校(比如德国就是典型),美国的不平等“结构性”因素(比如“富人”多的学区和“穷人”多的学区的区别)更多一些。
三苗 发表于 2010-8-13 08:36
今天值夜班,写几段。

主贴题目叫【阶级、名校与不平等】,三苗也提到了德国教育体系中中学分流,概括为这是不同阶级的再生的学校体系。用阶级的概念来解释教育现象,很容易让我产生怀旧感。在我学习教育学的时候,阶级和教育制度,往往出现在阅读文献的第一章第二节,作为过去曾有的理论研究中的一小部分,被加以介绍。除了从经济上定义的中产阶级还有几分用途以外,主贴中提到的工人阶级概念,在我看来,属废词一个。2008年英国的非熟练工人为208万,熟练工人为320万,占就业人口的20%不到。德国为606万和575万,占就业人口的30%美国共计3,161万,占22%总之,工人阶级是越来越少了,以后还会更少。但是,学校的种类则日趋多样。教育体系的分叉和阶级的再生产,对这些欧洲国家和美国,关系已经不大了。

德国的教育体系叫复线型学校制度,从中等教育开始,读大学有读大学的学校系统,读职校有职校的学校系统。而日本、美国的则被称为单线型学校制度,等中等教育结束后,才对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加以区分。教育的两大理念,机会均等(公平)和能力主义(竞争)就是这样反映在教育制度里的。复线型学校制度看重的是能力主义,单线型学校制度着眼于机会均等。采用复线型学制的国家,现在往往把分叉朝后移,朝单线型学制靠拢。而单线型学制的国家,则采取步骤使高等教育多样化,增加职业教育的比重。从什么叫公平竞争、怎样才能实现公平竞争的概念来看待学校制度,我觉得比炒阶级的冷饭要有意思的多。
本帖最后由 kemingqian 于 2010-8-17 12:31 编辑

再提一下美国的学区。富人多的学区和多的学区在各个国家都存在。美国有、德国也有。转过一篇【亲历德国基教育】盛友)的帖子,里面就提到了德国的学区,对德国小学也有一下介绍,贴几段如下:

以上当然是一般情况,但是,一般情况下,德国人居住也是分区分块的,医生律师教师往往居住在同一个地区,土耳其人东欧移民往往集中在一块。德国不存在选择学校,但是,我选择学校。根据我的观察和考虑,医生律师教师居住区附近的小学,生源比较好,我就想办法让我儿子挤进去。

“德国学校采用6分制,1分最好,6分最差,4分及格
。小学阶段的主科(德语、数学、常识)成绩是选择中学的关键,但学生日常提问、回答问题和与同学合作的情况及其反应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同样是决定他们所升中学的重要因素。

小学4年级毕业后,学生根据自己在小学阶段的表现和成绩,选择进入不同类型的中学。

在结束小学阶段后进入此层级,主要分为三个类别:职业预校Hauptschule、实科中学Realschule、高级文理中学Gymnasium
在小学的一、二年级并没有各科成绩单,而是以老师评论来作为学习成果的考量。
德语3分、数学3分、常识3分(或更差)只能上职业预校。

1)
职业预校Hauptschule5年制:
德语2分、数学3分、常识3分(或323或更好)可以上实科中学。

2)
实科中学Realschule6年制:
德语2分、数学2分、常识2分(或更好)可以上高级文理中学。

3)
高级文理中学Gymnasium9年制
(现在改为8年制):

4)
特殊类型:综合中学Gesamtschule(只有北部部分地方有这类学校):
德国教育很灵活,在高级文理中学里,成绩变差了,会掉到其他学校;但是,哪怕在职业预校,成绩变好了,也可以改进入实科中学或高级文理中学。”

这里,看到的应该是公平竞争和能力筛选的原理,而不是阶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