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不敢苟同。觉得楼主似乎还处在“愤青”阶段,无论思考还是表达都相当情绪化。

“即使一辈子都移民不过去,也要用一生来实践美国精神。”似乎已经抱定了必那个的决心非走不可,显示着一种追求自由的决心和信念。移民过去就有了自由和安全?那些回来的怎么办?他们是自愿地放弃了自由和安全?“只要最后能有尊严地老死在那块土地上就行。”何必这么早就给自己戴上了一副枷锁,仿佛死在这片土地上就必定不会有尊严了。记得有个网友的名字取得真好,叫:何必何必何必呢。呵呵。
有人装导师了?以为自己是谁呀。。。
鲁迅是个伟大的作家,笔下人物实在是典型得不能再典型了。当然,最典型的还是阿Q,此人报复心理极重,由于曾经挨了打,虽然本来也该打,但他是一定要用自己的阿Q方式进行报复的。当然了,他的报复却从来不敢真刀真枪地较量,只敢以精神的胜利来安慰自己,于是“你还不配”喽,“儿子打老子”喽,想象对手“抓紧县里去杀头”喽,不一而足。

怎么就从楼主的帖子转到了阿Q的头上来了呢?俺也是突发奇想,觉得天下的人性都是大同小异的,不必把某些人、某类人、某国人想象得那么完美,咱们从美国的书上和电影里也能见的,比如挨打了要报复,甚至不惜以精神胜利之法来报复,这种情况到处都是,太常见了,只是有些人会假装没有挨打,或者隐瞒被打的原因和真相,然后就以为这回的胜利看比啊Q先生的胜利伟大得多了。要说这种人跟阿Q有什么不同,不过是更阴险了一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