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成典型的七古如何

志刚抬杠本一流
未敢翻身已碰头
横眉冷对千夫指
句号诗橱未让筹
逐鹿真名豪气在
漏船载酒泛中流
烟尘来去高楼筑
管他冬夏与春秋

填句以后,平仄不合,对仗没有,失粘失对……尽管还有“句中自对”,我看还是“叫个‘古风’啥的比较牢靠”。

以下是引用在2007-08-30 14:23:34的发言:

   其实呢,也没那么费事。那首七律,童童也没在别的方面挑出什么格律问题来。那么,只要证明童童自以为找出毛病的那联,是合格的对仗。问题就解决了。

    王力先生明确地说:“在一个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那么,多数字是几个呢,在七言中,五个算不算多数?所以,不管那两个连用字怎么算,这个对联已经算工对了。

    但我相信确实有些人根本不了解自对格在对仗规则中的意义,所以我要宣传一下。

先生你要是真的认真看过我的帖,第一段的话你应该说不出来。我曾经明确地告诉过你(原帖没删还在):泡人的诗,用七律的标准来要求,至少6个问题,我已经指出的是2个,即第三联对仗的词性和平仄问题。所以,1,你解决不了这个对仗的问题;2,万一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那是不可能地,你又不是宝玉哥哥),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按照先生你的基本观点,0对仗都是律诗,既然如此,你又何必费那么多事来证明一联不合格的对仗“是合格的对仗”呢?你只需要说:0对仗的都是律诗,泡人的诗多少还对上了点儿(当然,对上的这点儿用你的律诗标准来看,也不免多此一举),当然是律诗了。俺这个建议够厚道吧?

以下是引用在2007-08-30 14:37:26的发言:

(1)同意刀兄关于体裁的观点。只是童童并不是真的找出什么具体的毛病,其实他就是在泄愤(这是俺从帖子中争执的空气中感觉出来的)。

同意刀兄关于体裁的观点。只是句号先生并不是真的能证明那不是具体的毛病,其实他就是在替泡人泄愤(这是俺从帖子中争执的具体阐述中看出来的)。

以下是引用在2007-08-30 15:51:00的发言:

    您要是不怕贻笑大方,您就把6个统统抛出来吧

这个嘛,关键要看先生你有没有那个能耐逼我“抛出来”。至于现在,2个足以解决问题,6个自然属于不必。
以下是引用在2007-08-31 11:34:31的发言:

    你那两个早就破了,自欺欺人,恐非良策吧。

    你的那2个,且看:

    1.你指烟尘对来去是名词对动词,所以对不上。你只知两句中名词不能对动词,却不知句中自对正可治得此病(这是名医收的方子)。烟尘、来去均属连用字类,连用字相对,也是同类相对,这个道理正从自对格而来。不知者不为怪,知了还固执己见,只为了维护一张面子,这就不是诚实的态度了。

    2.你指的第二个毛病,是烟尘对来去“平仄”不对,即以“平平”对“平仄”。你只知平仄对立,却不知律诗中讲的是节奏点的平仄,律诗的节奏是两音节为一节奏,尘对去,正是平对仄。你一面承认“迟暮”对“涓埃”是工对,却不知迟与涓都是平声字么?这两个词同样是平平对平仄。因此,你指的第二个所谓的毛病是根本不能成立的。

你以为破了就是破了,根本不管事实上破了没有,这才叫“自欺欺人”。(先生成语用得确实多,但用得合适和正确的确实少。)

1,我还没看到你抄来王力先生医治“名词对动词”之病的方子。现在的方子是你开的,可惜你没行医执照。

2,“平平”对“平仄”肯定“不对”,你竟然对此有怀疑,令人惊讶,这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不对”。同时,你还在舍本逐末,企图用“当句对”来解决“两句不对”的问题,告诉你,解决不了。

以下是引用在2007-08-31 12:34:18的发言:

  “平平”对“平仄”肯定“不对”?你不是自己承认“涓埃”对“迟暮” 很好吗?怎么,是现在改判了,还是它们不是平平对平仄?

先生你能理解什么叫“很好”吗?你要是想换个词用用,先要看我同意不。
以下是引用在2007-08-31 13:15:10的发言:
   你就直说涓埃能不能对得上迟暮吧

你真的好有意思,我们在讨论“名词对动词”行不行,你呢,非要拿个“名词对名词”的例子让我回答“能不能对得上”,还追着屁股问个没完,以为那是一棵救命稻草。告诉你,那不是。
以下是引用在2007-08-31 13:33:43的发言:

    不对!请你不要转移论题。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两句中的平仄对立问题,平平能不能对平仄。

请你不要避重就轻。需要你先解决“名词对动词”的问题,然后我才能为你解决“平平对平仄”的问题。

以下是引用在2007-08-31 13:43:35的发言:
    我这是针对你所谓的“第2条”提出的批驳。请你不要回避!

是你在回避根本问题。
以下是引用在2007-08-31 14:22:39的发言:
    你的回避足可证明你的第2条已经彻底破了。

回答参见56楼。
以下是引用在2007-08-31 16:13:04的发言:
   小童童:你既然号称掐架能手,能攻且攻,不能攻也可守,像这样一味地转着圈逃避算什么呢?

你已经很无聊了是吗?你车轱辘话地反复提同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是别人已经反复回答过的,不管你觉得那多有意思,别人是一定可以选择忽视你的问题的,因为你的问题已成废话。

我什么时候“号称掐架能手”了?你都编造好几页纸了,还没编造够?还要继续编?你能不能弄2-3段不编造的出来?

再次提醒你:别一口一个“小童童”。如果你不习惯于自重,我劝你把这习惯先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