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觉得止庵居士的这段文字并未失之于恭谨,而是恰如其分的礼数吧——纯属个人感觉——于是乎,老周的这篇雄文最后忽然收了势,不免少了些气势。
率性的一说。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回平平

哦,是讽刺啊?我没有看出来,呵呵。
另外,在我看来,客套话总是合乎礼数的。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原帖由 酱香老范 于 2009-2-5 13:23 发表
范某更想说的是:就号脉之六而言,拿唐“话痨”说事,事例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说止庵之事,从论据说服力看,则明显差好一大截。就像在前面刚放了一个震耳欲聋的“二踢脚”,马上又点燃一个香烟粗的小珠炮……
同感。老范确实酱香——同一个意思,我说出来却像酒精,无文哉,无闻也,呵呵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