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章大部分我是感觉耐看的

原帖由 兮兮 于 2008-10-31 17:29 发表
其实,“纵做鬼,也幸福”的祈愿,与“先天下之忧而忧”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类,在生成原理上并无二致,都最大化地远离了人之常情。
-----------------------------------------------------------------------------
不宜把它们混谈。前者生成于卑劣的媚上情结,漠视群体灾难,高蹈绝情,是一种掩耳盗铃地化解民间疾苦手法。
后者生成于儒家修齐治平的人生模式,即把个体自我寄放于高远的群体目标,这种君子人格模式本质上亦是以天下苍生为己念,无论在朝在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都有这种情怀,从内心状态而言,它是一种主动与民同苦乐的心理需求。儒家这种模式绝不“最大化远离人之常情”,相反,它出自人之常情,是从修身齐家出发,即从家庭伦理推演至天下,家国合一,君父相类。以我之见,正因为它太接近了“人之常情”,才使它极具蛊惑,使国家政治难以摆脱封建伦理。这和西方出自宗教和政治的分离,对制约世俗君权具有天然的历史传统迥异。
就是这一句稍微感觉异样。
作者的情感在某些时候可以有某些升华,只要是适度或者不违反人的基本道德伦理。像作鬼也幸福的话,它违反的倒不是人之常情,而是它不像是一个活人说的话。

主要我还是感觉前二句

总还是有点理想主义的色彩。只说人之常情而不说关怀世界,这样写文章也太没劲了。况由前二句推开去,连杜甫的安得广厦怕也成了违背人之常情。

我的态度是写诗作文也好,为人处世也好

符合人之常情是基本要求,但也不能把它当大一统的全部要求。
屈原的忧思,李白的超越,路德金的梦想,奥巴马的激情有时还是需要的。
我们反对不切实际的崇高,不等于放弃了浪漫和追求。
就拿周兄文里的科幻电影来说吧,星球大战里除了父子之情,还是有正义与邪恶的对立,黑客帝国里,主人公还是有挽救人类的使命,按理说这些也都不是人之常情,但它们却正是电影的主题。

[ 本帖最后由 栏杆拍碎 于 2008-12-20 10:5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