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 石姑姑修修,是什么意思?

西瓜前天去了夹谷台。人道是,就是夹谷之会的地点。是不是,这个先不管。政府在山顶立了块碑,上刻蒲松龄的《夹谷行》:

  夹谷之台,其高不可端。苍苍冥冥,近接北斗栏干。扪萝登去,有鸟道一线,下临万丈,使人毛骨森以寒。猱走始能得上,到天门,胫欲酸。视台上数十余亩,其平如掌,万骑能安。俯首一南望,见群峰参差筍立,俱就儿孙行。台以东,台以西,台以北,看至青天尽处,但有苍茫。台上坐久,石姑姑修修,千尺拱首相向,似道温凉。乃歌曰:国家行觞,峨冠登堂。伏戎罢去,归我汶阳。可惜群婢来,千载为之哀伤。

“石姑姑修修”,琢磨不明白。
可惜群婢来,千载为之哀伤。——群婢,啥意思?
骨骨修修又作何解?
齐送艳姬的故事我还真不知道。
查到了。原来出自孔子世家。

齐入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盖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劝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愈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旦郊,如致膰乎大夫,剿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人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已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才看到花间5楼回复。
我6楼的真是多此一举了。

花间的理解很讲得通。这样就非常好明白了。我曾怀疑姑姑修修会不会是当地土话,可惜对当地方言不很熟。
本帖最后由 西瓜 于 2010-9-8 09:10 编辑

照片撤了。

怕两保镖有意见。
呵呵。本以为这次出去熟人少,没想到碰上两哥们,居然是同学兼老乡。
一个网友曾发给我的解答:

首先说,我没有找到石姑姑修修的考证。从文字上下连贯分析。齐景公和鲁定公签订“夹谷会盟”之后,为了纪念会盟的签订。修了两国交界的标志。相当于今天的国界。这个标志就叫石姑姑修修。露天建立,石头制作,中年妇女,所以叫石姑姑。又眉清目秀,面带慈祥,和蔼可亲,可谓似道温凉。拱手呈作揖状,以示友好。正面遥对夹谷台。所以才有:“石姑姑修修,千尺拱手相向,似道温凉。”之说。修:有修好之意,修修就是两国之间永远修好。目前,石姑姑修修已荡然无存。从“乃歌曰到归我汶阳”这几句话,介绍了“夹谷会盟”的签订过程。国家领导人在夹谷台设宴,带着高高的帽子,西装革履,登上夹谷台。签订了“夹谷会盟”。从此,伏戎罢去,齐鲁两国停止了战争。又归我汶阳,各自归还了土地。

——嗯。跟梦子提到的姑妈意思差不多来。她们可能就是尼姑道姑也说不定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