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天生的雅士,也理解由俗返雅、由世返空的种种行为,不过,那些原本具有入世气质或战士品格的人,一旦趋于风雅,我也会觉得突兀,甚至隐生痛感。从摩挲碑帖里走出战士人生的鲁迅,令人钦佩,假如次序颠倒呢?像《棋王》的作者阿城,文风由文人而雅士,我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觉得水到渠成,非如此不足以显示他的艺术轨迹。但是,设若王小波健在,那枝写过猪中独行侠的健笔,莞尔一变,改叙起碑帖源流、版本同异来,你是否会“格登”一下?至于聪明过人的王蒙先生,一俟老之将至即袖起双手,峨冠博带地着手从《红楼梦》和孔孟老庄里讨生活、玩情趣,大概没几个人会“格登”的。这类经典古籍原本就有精神养老院的功能,专供老来颓唐的中国文人,领取精神养老金。中国文人的雅士情结,说起来也是一种无甚新意的传统,就像叶落归根之于老年华侨那样。”

说得好!

上文已转《今天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