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说考试内容,这样做对坚决不作弊的学生是不公平的.
这种做法看似追求"实体正义",可是客观上又造成了逆向不公平,也就是以不公平的方式对待不公平.
本帖最后由 黄馨 于 2009-6-8 14:28 编辑
实际应是:不可言说,没什么道理可讲!
在规则实际并不受到尊重的地方妄言规则,是对规则最大的亵渎和破坏。这里的问题是在,一种更公平的规则方式并没有建立起来,或许是不允许被建立吧?也就是说,所有的规则实 ...
流星雨 发表于 2009-6-8 12:31
先不讲道理吧,我讲实例.

如果考马列作弊的学生可以网开一面,考英语作弊的学生不可原谅。

如果考英语作弊没能拿到学位的学生,就会不服气;凭什么考马列作弊的学生,不上报,照样可以拿到学位?

好,监考老师解释说,马列是毒害人的东西,那么认真干什么?谁叫你那么傻。

好,学生反驳,我不认为马列有多难学啊,非常简单。英语难道不害人吗?学了那么多有什么用,如果给我选择,我宁愿学马列,不学英语。

这里关键是,在同等情况下,恪守公平是唯一要义,而至于规则是否合理,应该放在考试以外来改进。

如果个人坚持要偷看,那就承担后果,接受处罚。假若开了一个头,那么规则就会乱套。

而我认为有一个较次的规则,总比没有规则要好。
不可言说的意思就是说,你是对的或者说只能说你是对的。如何把你和《朗读者》中的汉娜区别开?你们都很讲规则哦!
流星雨 发表于 2009-6-8 14:45
这点不难的,我很久以前写过一篇在《在不合理的制度下理性违规》发在真名网。

我的意思很明白,比如我决意要违规,那么我自己承担责任,我不需要别人替我违反规定来挽回损失。也就是说当我选择作弊的时候,我就不大算要学校的毕业证。
汉娜也一样,她按照纳粹的去做,她就不要标榜自己是受害人,主动承担罪责。
她如果不按照纳粹的要求做,那她就要用于面对牺牲。
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很看不起作弊的,觉得作弊是丢人的事,那时考试,老师监考没有现在那么严,可是大多数人都很自觉,偶尔有偷看的,同学们都很鄙视的,有时老师还比学生宽容的多.

我先生的姐姐,读大学的时候,一次考试,偶然发现她的男朋友作弊,从此以后再也不和他好了.

我觉得考试作弊涉及公平和诚实的问题,违反考试规则,也就违反了着两者,对其他人来说是很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