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日本往往被看成是那些年轻人“个性化”的自我主张或“个性张扬”,但是真的很希望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外表装饰后面,也有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6# 迅弟儿

这在日本从60年代后期就开始了,那时聚集在公共场所,弹琴唱歌,是60年代后期世界性青年叛逆运动的一部分,在法国等欧洲国家也有,中国则有文革。

这些人实际上并不打扰人,外表有些怪异,但仅仅是自我表现而已。但是现在的这些人过于年轻化,往往光知道外在的装饰,实际上可能什么道理也说不出来。

但是仅仅是我的推测而已,除非迅弟儿亲自做过调查,否则迅弟儿无法反驳我的说法,我也无法证明自己绝对是正确的。

至于个性张扬之类,不必深究了,只是文字的色彩而已、即日语里的“つや”。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15# 迅弟儿

看来迅弟儿与我相比,同那些人的代沟浅得多,有更多的同情心。

这些人经常会引起媒体的采访和报道,从一些报道来看:这些人往往只是想引起世人注意而已,几乎一点没有自己的关注点和主张。而且请谅解本人是教师,看到这些人似乎无所事事在马路上闲逛,总有暴殄天物(指时间)的感觉——这些时间如果放在学习上,可以很好地充实自己,今后也可以成为一个有专长的人,而现在这样闲聊、闲逛,更多地只会成为那些猎色者追逐的目标,当今日本“援交”之烈,想必迅弟儿也不会不知道的。

但是,参加某种party,偶一为之,也无可厚非,马路上有这样移动着的斑斓色彩,有时候也让人心旷神怡。不过有一次看到一个高大的男人穿着艳丽的女式服装,浓妆艳抹,招摇过市,实在让人无法认同的,路人也大多侧目视之而已。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