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现代诗吧?不妨贴出若干诗篇来,有共鸣,才会互动。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本帖最后由 陆东洋西 于 2012-2-11 18:18 编辑
自序标题---尘埃里的无名英雄,不如“诗歌的私密爱好者”来得精到。
情人节快乐!嘿~~~~~
水笺 发表于 2012-2-11 17:08
也感觉无名英雄不太妥切。虽然“无名”,然而仍然自许“英雄”。

也可以考虑“诗歌的暗恋者”,似乎有点发散性的联想,也有点温情。不过,有点不太正经?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4# 兮兮
抱歉,没有太多关注,也许列几个链接去拜读。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本帖最后由 陆东洋西 于 2012-2-11 19:33 编辑

“神马都是浮云,唯有艺术永恒。”——

是不是不要说得那么决绝呢?或者有没有其他的更好的表述?

因为至少在我看来:自然比艺术还要永恒一点儿。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本人一般不“好为人师”的,但是在这里破了好几次的例。

“这是一种神秘的精神相遇,给我平添一份祈望。请原谅我的不知天高地厚,这可能是我残留的一星半点诗人真气。”里“相遇”换成“邂逅”,“真气”换成“胎记”如何?

没有理由,只有感觉——这就是所谓艺术吧?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每一首都是心灵的子嗣,都是心灵史的密码。”

这句也值得推敲——“心灵”与“心灵史”的重复出现。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本帖最后由 陆东洋西 于 2012-2-12 17:29 编辑
好的。你不可能比时间还沉默,句子应该不错,总觉得是否长了点。

贴出来,陆东兄可以瞅瞅~~~

■  你不可能比时间还沉默


你不可能比时间还沉默
我们都不过是被抛出的石子
看着各自美丽的弧线孤单划 ...
兮兮 发表于 2012-2-12 14:52
不错,感受一种心灵的无奈。但是为何这般无奈呢?稍微“负隅顽抗”一下,至少也可以让人宽慰一些、振作一些。

难道法学的历练不足以鼓舞诗学的豪气?——这纯属第一感觉,我怕再读一遍,就没有了这个感觉,所以赶紧写出来,仅供参考。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47# 兮兮
呵呵,童版忙里偷闲,也回眸一下自己的本行当。确实是行家里手。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本帖最后由 陆东洋西 于 2012-2-12 22:38 编辑

如果不嫌吹毛求疵的话,以下的语句亦可推敲。

“文革后期开始启蒙教育的我,是文化断层、先天不足的必然俗物”

原意是没有受到系统教育,缺少教养的自谦,但是,没有教育也有浑然天成的率真和纯真,未必为俗物。所谓俗物自然是拘泥于物质享受、胸无大志之喻,小小年纪自有他一种元气,谓之俗物或不太恰当。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本帖最后由 陆东洋西 于 2012-2-13 11:54 编辑

62# 兮兮
立时三刻不一定能得佳句。

大意可以是“文化上先天发育不良的'弱智儿'”或者就是“顽童”等等,但是也许自谦太过反而有点自虐了。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诗人往往性情乖戾,在现实世界中多低能且不屑,命运残缺甚至悲惨。我尽量避免被视为一个诗人。”

这样的排列,使真的诗人、或致力于成为诗人的人胆寒心悸,也使读者认为:你没有成为诗人的原因,不是你的自谦或命运的偶然,而只是为了躲避不幸。这般看起来诗歌似乎是毒品,它会带来不幸,但是又使你深陷其中,难以割舍。窃以为不妥。

好了,就算最后一次吹毛求疵,请恕无礼。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大苗的序象文象诗又象赋
金丝铁线 发表于 2012-2-13 23:31
颇有同感。而且看得出很耗费了一番心力,不似乌搞。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70# 兮兮
有点理解你的无奈了,不过……。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