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了,胡适的所谓“科学方法”离实证主义还有相当的距离,何况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早已不是实证主义的天下。
笑死了,还“哲学粉”呢。

1、胡适赖以成名的,恰好不是什么“科学精神”,而是《中国哲学史大纲》。

2、考证考据和“科学”有半毛钱关系?

3、使用“哲学粉”这个词呢,恰好暴露出了某些人对于科学,以及科学和哲学之间关系的无知(以及拉大旗做虎皮)。

4、如果要“礼尚往来”,我可以很简单很轻松地使用SSK。
用具体科学取代哲学认识论的思潮欧美近代以来一直就有,不过也就只是一股思潮而已。
说到底,某些人要的“科学”呢,不过是bell curve式的,将现实社会的一切问题永恒化、永久化,禁止人们改变现实而已。


这样的“科学”,和中世纪教会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