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我为什么要怀念毛泽东时代?

我为什么要怀念毛泽东时代?

   
在毛泽东之前,还从来没有一个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么深远,从来没有一个中国人对世界的影响这么广大,从来没有一个人对工农大众这么贴心,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能使中国雄起,能在世界提劲,也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引起后人对他的褒贬这么鲜明。不管攻击他的人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但笔者仍然要旗帜鲜明地说,我怀念毛泽东,怀念毛泽东时代的生活。要问为什么,我有一千条一万条的理由。 这里不妨列举几条。 
 
毛泽东时代“人帮人”,现在却是“各顾各”。“人帮人”出现了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在把有限的生命融入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之中为荣的氛围中,乐以助人蔚然成风。“各顾各”导致私欲膨胀,麻木不仁,腐败成风。在“金钱至上”的强势冲击下,一切向钱看成为必然,社会变革已经凸现出金钱社会的特征。  

毛泽东时代“穷且不坠青云之志”,有一股硬骨头精神。那时候虽然穷,但穷得有志气有骨气有信仰,从而涌现出了一大批王铁人陈永贵式的劳模,所展现出来的时代精神至今让人津津乐道。现在却是“富且及时行乐骄奢淫逸”物欲横流。一些人不仁致富后是为富不仁,大款二奶三奶后是超生多生,活着没精神形同行尸走肉。  

毛泽东时代反贪腐非常严厉,即便有人有些等级上的特权,但范围控制得很小。不像现在这样前腐后继,贪腐面贪腐额史无前例的扩散巨大。在毛泽东时代,如果有人贪污公家一分钱,一家人都会抬不起头,纪律比法律的制约力还要强。现在买官卖官司空见惯,贪污几百上千万都不是新闻,巨贪不杀,腐败不臭习以为常。  

毛泽东时代不但政治相对清明,而且自然环境也相当清明。不像现在,以GDP为纲,一切为经济让路,急功近利,竭泽而渔,一味的粗放黑排,大河整成“黑龙江”,小溪变成“龙须沟”。生态不“生”,环保不保,祖国的资源和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祸及的岂止后代?  

毛泽东时代用苦干实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一穷二白的大的大地,描绘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美好蓝图,创造出了很多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史上第一”出来。其中最振奋民族精神的当数“两弹一星”。此物的创造,令我们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受益匪浅。而现在,在“造船不如租船,租船不如买船”的误导下,自我创新的品牌越来越少,即便有也受制于人,“招商引资”往往整成“引资招伤”。
  
毛泽东时代虽然分配相对平均,但也比现在高管自定天价高薪,以致出现平安老总马明哲6600万年薪之咄咄怪事要好得多。有人说了,高管自定薪酬是向国际接轨,是合法的。但我认为,在中国贫富差距如此之大的国情下,这样的国际接轨形同“国际接鬼”,如此按“捞”分配,自然会遭到广大公众的质疑和反对。  

毛泽东时代是“妇女顶半边天”的时代。从来没有那个朝代又能与男子一样平等相待的妇女,也从来没有那个国家的妇女能有与男子一样平等相待的政治地位。从女拖拉机手到女飞行员,从妇联主任到女人大代表,妇女们的飒爽英姿遍及祖国的各行各业,在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巾帼不让须眉的事迹。而现在,妇女卖淫复辟了,乃至“女大学生卖处”也屡见不鲜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竟成了一些女子的“座右铭”,毛泽东时代妇女们践行的“自强自尊自立自爱”被丢弃在了一边。  

毛泽东时代“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而现在,精英才是“领导阶级”。那时候的工厂叫“单位”,“单位”储存着每个人的尊严和信仰,在“单位”大家真正“以厂为家”,生活在一起,感情在一起,民主管理在一起,工会也能起点作用。职工不但住房及其水电气租金低廉,而且医疗全报销。现在的工厂就是赚钱的机器,严厉管理,不需要你放感情和信仰在里面。农民呢,一直有个“三农”问题,使他们难以致富。在“新三座大山”面前,工农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好像有被再翻了一次身的感觉。工农地位收入之低,“明天谁来当工农”自然就成了一道难以解决的“老大难”。  
毛泽东时代硬骨头精神还体现在保卫祖国,维护领土完整,不容外国侵占上。毛泽东有一句名言,叫“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出兵援朝是一种硬骨头,金门炮击是一种硬骨头,中印自卫反击战和中苏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一种硬骨头,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是一种硬骨头。所展示出的民族气魄,大国风范,猎猎军威前所未有。而现在,国力虽说强多了,但钓鱼岛被日本强占,我们呢,却显示“无鱼可钓”,南沙呢,似乎在见证“一盘散沙”,“用兵”二字竟成了兵家大忌!  

关于毛泽东时代的后期,即文革10年,指责和咒骂他的人不少。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要搞?为什么在他70多岁的时候不思保守,不想“稳定”,反而要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呢?为什么当时会得到绝大多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我认为,毛泽东担心高层资本主义思潮抬头,中层的官僚主义、基层单位“管卡压”严重,以及意识形态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你方唱罢我登台,“封资修”的东西开始露头,使毛泽东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为了不被“和平演变”,为了使成千上万革命先烈打下的江山不变色,他毅然决定发动文革。“我为什么要喊毛主席万岁”一文中说,“毛主席发现了问题,但他作为人而不是神没能解决问题,也只有那样深遂的思想才能发现如何在革命成功之后,保持巩固平民政权的本色──几千年来革命都逃不脱改朝换代的宿命──一个统治者代替了另一个统治者而已。也只有这样的英雄,才敢于向这个千年顽症发起了勇敢的冲锋──悲剧式的冲锋。否定文革,是要否定那种悲剧式的冲锋方式,不是也不应该是否定问题──毛主席发动文革的原因,现在这些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更严重了。希望今天我们的智慧,能在文革的悲剧中汲取教训,至少部分地解决这种问题,而不是借否定文革否定或回避问题。”大陆学者黎阳分析认为:“如果把文化大革命看成是毛主席试图消灭中国政治体制内癌症的一次放射治疗,那就不难理解文化大革命的一切。”既然是“放疗”,就难免有代价,甚至是失误,用这位学者的话说就是:“用放射治疗法治癌症,不可避免要伤及大量无辜的健康细胞,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但为了消灭那些致命的癌细胞,就不得不忍受这些痛苦。无论患者还是亲属都不会硬说用放射法治疗癌症是犯罪,而会承认这是为了保全生命、挽救整体而不得不承受的必要的代价。”

  值得一提的是,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对毛泽东作了十分高调的评介。他说,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GCD的骄傲,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中,毛泽东同志表现出了一个伟大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和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壮丽历史画卷中,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锦绣大地上,都留下了他作为一代伟人的风采。他不仅赢得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敬仰,而且也赢得了世界上一切向往进步的人们的敬佩。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江泽民同志也曾强调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从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伟大领袖,永远属于人民。毛泽东同志的革命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他的伟大品格具有动人的感染力,他的科学思想具有非凡的号召力”。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和光辉业绩已经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继续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这两段话可谓盖棺论定。 我想,不论怎么评价,我们中国,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社会都深深打上了毛泽东思想的烙印,毛泽东思想不但是我党的无价之宝,也是全国人民的无价之宝,不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无价之宝,也是全世界人民解放事业的无价之宝。  

一个人生活一辈子,总是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何况一个革命家,一个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要推翻一个旧制度,推翻整个剥削阶级,改造一个旧世界,夺取政权后还要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自始至终还要同自己营垒中的错误思想作斗争,难免有矫枉过正的地方。因此遭到一些人的赞成和一些人的反对,是无可避免的。问题在于:赞成和反对这两者之间,何者居于人民群众的大多数?赞成意味着什么?反对又意味着什么?它们又各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大家可以通过比较去鉴别。需要参照的是,毛泽东有三篇深入人心的文章,叫《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 》,通称为“老三篇”。它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人民性,公平心,奋斗史,自强力,集中代表了作为共产党人一生的追求,集中张扬了中国人的骨气和追求。联系到这些年来的一些现象,人们看到:凡是搞自由经济化很厉害的,主张全盘西化的,全盘市场化的,几乎没有不反对毛泽东的,而鼓吹自由经济化是导致今天美国经济危机,进而蔓延到全球的罪魁祸首;而真心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渴望社会公平的大多是毛泽东的拥护者,后一种人要占了人民群众的绝大多数。我们今天怀念毛泽东,绝不是有人攻击的是要反改革,要倒退,而是在呼唤缺失的正义公平快回来,呼唤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回来,希望落实科学发展观并能带来可持续发展。要知道,毛泽东绝不是倒退的别名,绝不是反改革派,他一生都在反潮流,一生都在“穷则思变”,一生都在不平则鸣,一生都在为民谋利,恨不得中国早日强大起来,怎么可能会不愿中国发展壮大?正如恩格斯对马克思评价的:他一生都没有私敌,只有站在人民立场上的公敌。  

我怀念毛泽东时代,不仅仅是怀念而已,而是希望大家找回当年他老人家倡导的那么一股子劲,那么一股子精神,并且予以创新发展,把正确的旨在公平、利在民生的改革进行到底,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战胜当前包括金融危机在内的重重困难,为强大中国,强壮国力,强建国魂而努力奋斗!  

                    文仕全  
     2009年3月15日 稿  
嘴上有龙!
作者想说的是“穷狠”才是王道!而“穷狠”这个时代,只有毛时代了。
嘴上有龙!
原帖由 shen 于 2009-4-12 20:12 发表
毕达说得也太幽默了点。
我父亲不是根正苗红,但我父亲如同很多普通人那样,的确是受惠于国家的,一直上到大学,都不需要家里花钱,甚至还能有积蓄,那时大学生少,但招上去的基本上是当人才用,费用基本上是免的。母亲也不至于有什么惭愧的想法,只是出于一种朴素的想法,认为下乡某种角度也受了锻炼罢了,以前她天天在家呆,没事就读读书,哪知道这些事情。
说国家工业化是掠夺农民利益基础上,但是什么怎样才能不掠夺呢,是不是使用一种新的办法就可以让农民富起来呢,中国的农民人多地少,你如何安排???
我有什么民族狂热???
我只是认为,一个民族,要有自尊,要有自豪感,不要动不动骂过去,将自己的过去批得一无是处,今天有今天的苦难,不面对现实那是软弱的表现
一个民族的自尊,是建立在对自己的过去的黑暗和落后的反思基础上的,如果连自己的这段历史都不敢正视,你何来自尊?何谈自豪?骂过去,什么叫做骂?阐述一个事实,饿死几千万人叫做骂过去?就是将自己的过去批的一无是处了?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对这段历史的看法,你该怎么肯定他?就因为毛时代有小部分人享受了它的好处么?那么,那些饿殍千万的亡灵呢?那无数被整肃的冤魂呢?就是白白该死去,就该盖着、掩着,不让说这段历史。只是为了不将自己的过去批的一无是处?
那段时代,有什么值得我们肯定的?工业化?实现了什么样的工业化?人民分享了这些工业化的成果了么?
嘴上有龙!
原帖由 shen 于 2009-4-12 22:42 发表
回两位
对历史的批判,是为了更好的继承,有批判不可没继承,YANAN上的贴子,让人看到的,无非是批评社会而非批判,而在我看来,这种批评也是没有力度的,无非是义愤的写几个煽情的叙述罢了,还能有啥???
小资情怀可以说是这里的特色,因为这种批评往往是居高临下的,是情绪化的,而更多的回贴,让人感到的,更多的是自以为是的优越感,一大堆类似于如脑残愚民词汇。那是一种不可置移的刻薄,没有理性的光辉和宽容,自然是小家子气的小知识份子情怀。
对你的第一个看法我赞同,不该“为批判而批判”,很多时候,批判不是简单的否定,也不是一种感情的宣泄。批判应该是带有建设意义的,具有开创性的,不是单纯的破坏,从这点上来看,一些口号式的帖子,是大受欢迎,。
至于说这种居高临下的批评态度,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得出来的?
作为批判者而言,给自己预设一个高姿态,这也不是理性的态度,在批判对象的时候,就需要对对象本身有个客观的了解,这就需要你去平等的对待对象。当然,作为批判和被批判者二方而言,都需要以平等姿态出现,这就需要言论的自由疏通。
那么在对待历史事件上也是如此,我不会预设一个立场,那个时代是绝对黑暗之类云云。但是,历史上的一些事件,总要放到阳光之下去接受评判的。而对这种事件的揭示和研究,我不赞成如shen兄所言是绝对的否定过去。在历史事件的评判上,也不是说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总有在进步和倒退之分的。shen兄说,过去100年来是进步的,这是当然的。但这个大历史中的一些时候,并不总是在进步,而有着黑暗的、倒退的年代。将这些揭示出来,反思、再审,恰恰是为了进步。
至于shen兄所说的高姿态的、居高临下的这种现象,俺觉得燕谈还行,没有扛着旗帜招摇过市的。这种姿态,也是我最反感的。
嘴上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