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加是阶敌啊,什么都翻铜。
我知道什么?
11# 水色
记得他最出名的小舞女原件也是腊。

大概是蜂蜡,捏在手里就能变得柔软。
我知道什么?
17# 水笺
有机会拍些犍陀罗雕塑啊,那超美的。
我知道什么?
21# 水色
今天是艾未未开展第一天,在赫胥恩美术馆二楼,这个是汶川地震中倒塌学校死去学生的名单,在楼梯处,音频循环播放,好像上课点名一样,有男声,有女声,稚嫩、学生气,念完全部名单需要三小时四十一分钟。

只能叹口气了。纪念死去的孩子还得越洋才行。
我知道什么?
25# 杨林

身为今日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最需要的是清晰社会责任,因为这是绝大多数人自动放弃的。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只保护你自己是非常政治化的。你不是非得去广场,但你必须头脑清醒,找出你(作品)表达的意义。

(希望没有大错。)
我知道什么?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2-11-6 21:03 编辑

也许就是一骗子。
也许本来就是没什么意思的涂鸦,只是被画商和评论家贴上一层又一层意义,就像语文课本里煞费苦心编出来的中心思想。一直装(~哔~)到观众都不好意思说没意思。说了没意思就自惭形秽,觉得是缺了那颗剔透脆弱艺术玻璃心,只是个不解风情的俗物。
我知道什么?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2-11-7 01:59 编辑
那又如何呢~有意思也好,无意思也罢~就那样戏谑滴邪笑一下~他才不管别人做甚~
林夕依寒 发表于 2012-11-6 22:02
谁说他不管别人做甚呢。他又没少收别人的钱。这种家伙绝对是销售高手。
有意思无意思是个人各感受,完全没有对错高下之分。不必在意。

我会觉得作品完成了,就像是有独立“画”格似的,管它是谁生的呢。《戴金盔的人》是不是伦勃朗画的有什么关系,那张画又没变过。对于这厮也是。我想问的是,如果它们没有丢在空旷展厅里,没有说作者是什么什么大师,它们就挂在住家附近画廊里,作者名是李福寿,是否还会有同样感动?打动观众的是作品,还是观众被自己欣赏艺术的形象所感动?


191# 水色
油漆工定会觉得不可思议。

法国片《不可触碰》有一段就是嘲笑抽象绘画。
读书时有个段子挺喜欢,老师说某某会把植物细胞放得超大画成国画。画完后一群年轻老师凑一起,起个很玄乎能吓死人的题目,然后卖个好价钱。
我知道什么?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2-11-8 01:36 编辑

203# 水色
印象里十几年前看过的西澳大利亚芭蕾舞团演出很赞。构图大好。有的舞蹈带卡夫卡的孤寂,有的则像尤瑟纳尔做梦似的。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被舞蹈所感动。
不知他们现在如何。隔了那么久,编舞应该也都换了罢。


时宜事变,艺术也得变啊,没办法。不拘是否别有深意,安迪 沃霍尔也罢,前面那个谁谁谁也罢,他们的画挂在四四方方极简主义的房子里,还真是合适。画画原本就是装饰墙壁的,公寓房里挂西斯廷圣母才诡异。这么一想,又觉得抽象艺术除了性价比差了点,倒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我知道什么?
212# 林夕依寒
也许他会喜欢这评价。
我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