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绘画形式与以造型面快为要素的素描为一切绘画基础的思考

1.绘画作为人类的一种艺术表达,不应该只囿于一两种形式,而应该是“百花齐放”:源于西方的油画,源于华夏的传统中国画,近代现代的水墨画,彩墨画,等等。都应该继承和发扬。2.传统中国画与中国书法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线是这画种的主心骨、特色。3.强调造型结构面快、明暗是“西画”的要素。4.一个画种可以引入另一画种的要素,但是,这要在原画种的特色不受损的条件下作适可而止的引入。5.素描对中国画有帮助,但是,当一幅中国画表现出来的素描要素强于中国画原来的特色,这种中国画便不再是传统中国画了,而可能是另一新画种了。于是我们面对的问题是,是否要保留作为百花齐放之一的传统中国画。

绘画形式应该是百花齐放。每个画种有它自己的特色。不要企图以一个画种取代另一个画种。就算是同一画种,也应该有宽容的心态,不应该高举这画种中一个流派而排斥其他流派。即使是“西画”,也并非强调“造型面块”是唯一的表现方式;如俄罗斯绘画精辟的造型理念,也只是泛义“西画”许多流派中的一个;而画得像摄影的绘画技法也许是人类最初绘画的其中一个初衷和追求,但是,要注意当这样一个追求可能很轻易被艺术化的摄影技术与设计所超越,这种绘画追求就可能成为疑问(因为绘画作为一种媒介有它独特的而不为其他媒介所取代的特色,也如诗歌有其特色而不为其他媒介所取代);假如进而把这种追求扩展甚至强加于其他画种,就更显不合理。

ee
2011、5、21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
本帖最后由 ee 于 2011-5-24 16:17 编辑

我基本是画“西画”的,但是,也学过书法与中国画。我对任何画种都一视同仁地欣赏,尊重。这许多画种中,传统的中国画,以笔墨气韵为贵的,六法为基石的,光景似乎不怎么乐观。我并非无所指,而是有感而发。我看不惯以前的“一言堂”,“政治挂帅”,“老大哥”,“意识形态”的艺术,看不惯今天的媚洋媚俗拜金。艺术,如在许多国家,是绝对独立的,不依附政治与强人强势,不需要大牌们家长们装腔作势指指点点。艺术家有自己的脑。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
在一个艺术网站上,有提出必须以西画的造型面快理念的素描作为中国画的基础。于是引发激烈的争论。
在引进欧美理念与技法上,日本人做得非常好,他们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让他们成为更出色的日本人。而中国似乎不行。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
本帖最后由 ee 于 2011-5-24 19:47 编辑

举几个例,传统中国画的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是我特别喜欢的几位,估计他们对西方绘画的“素描”认识不多。但是,他们的作品是伟大的艺术品,他们为人类艺术世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画西画的我,特别喜欢他们的线,那种“韵味”。说到“线”,我同样也喜欢荷兰画家伦勃朗铜版画的线,喜欢法国画家科罗的田园油画那些树干显示的优美线条,印象派德加色粉画的线,喜欢毕加索的细笔画的线,美国画家萨金特(John Sargent)的线,美国画家怀特(Andrew Wyeth)干笔画的线,列宾学生塞洛夫自画像的线,等等。但是,这些欧美画家的线,很明显与吴道子,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的线味道大相径庭。不是说谁比谁好,而是文化内涵各领风骚。我是说,假如,现在中国画坛作品上失去这些对西方绘画“素描”毫无了解的传统中国绘画大师们的线及传统元素,那将是多么可惜的事。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
本帖最后由 ee 于 2011-5-25 07:00 编辑
7# ee  

中餐不会消失,中国画也不会。
ironland 发表于 2011-5-24 21:31
哈哈,就这么一句话点通了看似这么复杂和令人困惑的问题

绘画作品不但对不同的人类的眼睛说话,更对不同的人类的心说话。
所谓不同,在于其种族,其成长、生活的环境,在这环境中所接受、接触的文化、教育、社会风俗,以及其个人不同于他人的特殊经历造成的先天与后天心理因素。绘画,是一个在二度空间的媒介的形象,通过人类的眼睛,传到他的“心”,引起这个个体的人的各种生物性及心理性及社会性的反响或共鸣。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
本帖最后由 ee 于 2011-5-30 05:11 编辑

10# 老李北海鱼

以西画透视来探讨传统中国画的透视,有可能隐含一个目的:指出传统中国画采用“散点透视”不符合个体的人以一点出发作观察的“机械化”与“现实”。

个人认为,传统中国画采用的是“鸟瞰”构图、布局,以及把风景里的对象作“平面几何”方式的理解式的铺设。而这种“散点”透视方式,如果作为要与以人类的的“心”进行信息“沟通”与“传递”,便已经达到它的目的,没有什么不妥。可见,西画与传统中国画,在这方面,甚至其他方面,一个着重“现实”与“机械”,一个着重“心”与“意”。
自言自语是个权利,也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