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港币奖学金不够赴港学生的正常开销。
听听钱不少,可细算根本不够:学费11-12万;住宿(学校)1万多;余款也就3万左右。这点钱在香港得精打细算花才勉强维持温饱。
港大虎口拔牙在北京网罗了40名高分考生,这使北京考生位居该校招收的大陆学生最高比列。国内本身就在为北京考生比其它省份考生更容易上清华、北大而生抱怨,这次港大又向北京考生政策倾斜,这有火上浇油之嫌。
香港虽发达但毕竟只有不足一千万人口,由于其特殊历史使得有香港属土居民的孩子很方便去西方名校就读。香港适龄考生中名列前茅的学子不少人选择去欧美读大学,反过来发达国家的考生却鲜有赴香港读大学的。办好一个大学除了师资和硬件再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生源,港大从2002年开始尝试从毗邻的内地招收学生,刚开始那届门槛也就是各地一本线以上的学生,甚至还找了少数对面试给他们留下好印象的一本线以下学生。
大陆学生刚到香港之初英语普遍不如香港本地学生,一两年后大陆学生的英语赶上来后其它方面的优势逐渐显露出来。2007年我在香港与曾就任港大副校长的堂兄有过简短交流,他说近几年各系报考与西方名校交换学生中,名列前茅的大陆学生居多。随着各地状元不断涌入港大,加上港大优越的教学条件,港大的质量亦有所提升。否则港大等学校哪里敢用高额奖学金来大陆招生。
但是北京在招生上倾向于本市学生,就有点无理取闹了。既然以分定终生,就没有必要把户口扯进来,引起人的激愤理所当然。小梅 发表于 2011-7-14 09:56
港大录取大量的北京生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面试成绩,这点京沪两地考生沾了地域优势。港大注重此因素,清华、北大为何不能?我曾就此与几个人在燕谈争执过,由于我所说数据不准没少挨砖。但有一个事实是清华北大招收的本地学生的比列远低于交大复旦上海和其它省市名牌大学招收本地生的比列。一位网友在反驳我的跟帖中列举了他搜集的数据:2009年北大招收的北京籍学生占招生总数的13%(我说的是个位数),而复旦招收的沪籍考生则超过30%(我说的是一半以上)。需要指出的是:当年北大计划招生北京学生的比列不到10%,而补充招收的学生中北京考生占了绝大多数。当年就有不少质疑,北大的答复是基于考生综合素质。
学生的生长环境是学生自己无法选择的,也可能就是所谓的命。否则,我们是否要向联合国呼吁:为什么美国孩子更容易上哈佛呢?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1-7-14 10:55 编辑

大陆学生到香港以后首先要赶英语,和当地孩子从小接受英文授课而比大陆孩子多少有些差距。一旦英语赶上了大陆学生的优势就显露出来。优势不是应试教育会考试而是较为坚实的母语。香港人自嘲是没有母语的地区,在家说广东话,在学校用英语。英文比大陆人好但不如英美,中文比非华语国家的人好但不如大陆台湾。
有一门坚实的母语有利于表达思想深度。
19# 小梅
这个便宜我可没沾着,本人和犬子甚至至亲好友中还没有沾着这个便宜的。公司里曾有两位同事的子女先后考取北大和清华,全公司百余名员工都觉得是件高兴的事,有人甚至比孩子家长(普通员工,一个来自河南、一个是老北京)还喜形于色,这就是北京。你关于北京全靠周边几个省市支撑的说法早已过时,有空查查有关资料就清楚了。我本人并无地域优势感,恰恰相反我和不少朋友都是“外来人”,北京靠全国各地来京工作人员而得以发展。不是我有地域优势,而是有些人有莫名其妙的不平而已。
上次争论过程中“我们”没一个是老北京也没有靠政治吃饭的。为什么有不少人愿意来北京,而且来后可以融入北京并喜爱北京,是源于这座城市的文化渊源而不仅仅是政治。
北京有句老话:点儿背不能怨社会。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1-7-14 15:43 编辑

24# 小梅
我不想代表哪个地域的人,我只会谈自己和自己周边的和自己知道的一些事,具体的事情集合在一起就可以体现出整体。就我所在公司而言,现在员工已经二百出头,北京出生的人只占40%左右(追溯到祖父母可能就更少了),技术人员除了几个老的清一色是外地来京上大学后留京的。经过一些时日,这些技术人员都在北京安家,购车置房生孩子有的还把父母接到北京一同生活,他们是新一代北京人。
我所居住的单元共十二户,老北京只有我和另一个同龄的人,其余十户都是四十多岁的人,全都是外地来京就业或创业的,他们也是新北京人。可喜的是我对门邻居的小姑娘去年考上了北大,邻居的普通话不带京腔,可那考上北大的女孩说的是一口京片子。具体这些新北京人来说,北京给了他们自己满意的工作机会和生活。宏观方面讲,这些新北京人促进了北京的发展。
再说我每天吃的蔬菜和肉食,几乎都是山东河北山西等地运来的,据说北京的菜价比当地二线城市还略便宜一些。但请注意,没人强迫菜贩到北京卖菜,是北京巨大的消费市场吸引他们来的,北京人和这些地区的菜农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现在还不顾现实地讲北京靠全国人民供养的“片儿汤”话,只能归结为狭隘的心态作怪。
北京的“梁效”和上海两校不同,主要依靠国家投入

上海两校上海市投资很多,教师的津贴(远远超过工资)主要是上海市的。所以上海市要求两校“共建”中应该为上海作出贡献。在本地招生的比例所以比较高。
老木匠 发表于 2011-7-14 12:49
老木匠讲的在理,可不管谁投入高校都要享用当地的社会资源。清华北大师生的“粮票”“油票”和过节时另给的“芝麻酱”可是海淀区发的。所以呢,贵校招收30%沪籍学生和北大招收13%京籍学生都属合理范畴。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1-7-16 08:03 编辑
北京可是享受的全中国纳税人的资源。
tian295 发表于 2011-7-15 19:10
在计划经济时代是这样,现在北京早已是靠自己的财政(地税)收入过日子了。有空请查查资料,勿再翻老黄历。
中央政府在北京,他们用的才是全国纳税人的钱,这里也包括北京人缴纳的国税。
北京市除了向中央机关收取水电费外还敢干些什么?最好的地段都给了他们,最好的社会资源让他们优先享用。当然,若不是首都,北京也不会像今天这样发达。其重要原因是:北京享用了全国优秀人才资源。
在京就读的高校毕业生,除了出国,很多人都愿意留京发展(能留下来的都是较优秀的),这才是北京的财富。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1-7-16 16:04 编辑
据我所知,北大清华在农村招收的农民工子弟,愈来愈少了。
why2282001 发表于 2011-7-15 10:27
你这话题有意思,的确是这样的。可什么事都怕另一换个角度看。1949年前因清华北大学费较高,在校学子几乎全都来自殷实家庭,类似今天农民工子弟大概接近没有。1950-1956这段时间学费有所下降,为数不少的工农子弟开始进入高校。到1957-1966年出身论愈演愈烈,很多“出身不好”和有海外关系的考生被剥夺了上大学的资格。如清华大学著名教授钱伟长的三个儿子没一个上成大学,更别说地、富、反、坏家庭的子女了。极左政策使得高校学生中“红五类”子女比列大幅提高,那时段大概是贫下中农子弟进入高校的黄金高峰时期。
如今是什么行情?不说大家都清楚。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1-7-16 07:56 编辑

27# 小梅
据我所知:北京市自建的很多一类本高校,如:北工大、首医大、首师大等都在招收外地学生。
依我所见:在清华北大等名校招生过后,北京本地考生已无法满足上述学校的期许,因此,吸收外地高分考生是这些学校保证生源质量的手段。
我自认为:美国的--都是合理的;中国的--是有问题的;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
              北京是靠全国人民养活的,这种看法是狭隘的。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1-7-16 15:56 编辑

34# 宛然
哈哈哈,看来你家女公子是在东海岸喽。
我8月17号走,10月17号回,一人闲逛。

和人争执不是我强项,可有人抱怨政府时总爱捎带上北京人,顽固地认为北京人占外地人便宜。我自小来京,一没入党二没做官算是个在京生活了大半辈子普通百姓。我们活得堂堂正正,靠的是自己没占谁便宜。
36# 小梅
看来你是即主观又片面,
在论坛里楼怎么盖、话怎么说,是不需要“师爷”或“师奶”来指点的。
中国的体制以及教育制度有弊病是个大话题,人们在义愤时往往拉上北京人陪绑。遇到这样的事情作为北京人的我往往会说上几句,我尤其讨厌那些“北京孩子凭什么上北大”之类的“片儿汤”话。这次港大用高额奖学金招收大量国内状元,其中包括3名北京文科“状元”和共计40名考生,人数可能比港大在其它省市招的多。依我所见:本来就有人对北京孩子上名校有抱怨,港大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可是我看到的答复是武断可笑的:港大有理,因为她所处地域体制合理。哈佛更是如此。
很多人还抱着老老黄历,执着地认为“北京是靠周边省市(也有说是靠全国纳税人)支撑的”,说这类话的人最好查查资料。我试图用自己所熟悉的事情来说明北京和周边省市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北京人则来自全国各地。可这种做法不但无效反被认为是不合逻辑。
得了,既然这样我还有和必要再多说呢?
小梅同学,若若问一句:您不会是“党员”吧?(至少也曾是团员)。像,太像了!
那我要说,这北京还真不算什么,不值得义愤小梅 发表于 2011-7-18 15:05
然也!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1-7-18 16:16 编辑

43# 小梅
我对教师是充满敬意的,在我的近亲中叔叔、婶婶,姨妈、舅妈,堂兄、表姐、表妹有十多人都是一直从事教师职业的,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有。哈哈,我又在谈亲身体验了。
在你我争执中我也用了几句不敬的“片儿汤”话,请多包含。
小梅老师,我尊重你的感受,就此结束我对这类话题的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