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犯规的游戏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1-12 11:56 编辑



犯规的游戏

——《写符涂鸦》后记

    几年前,一位艺术上有着天赋异禀的朋友在看过我的现代书法作品之后,围绕着一些问题我们做过如下讨论:“这就是传说中的墨猪吧?”我不愿听,恼怒说:“为什么不是墨驴或者是墨龙、墨虎?”他说:“墨猪是术语,专指你们这种东西。”我说:“那是传统术语,这是现代书法,是高级的艺术,你根本不懂。”“这个人人都会,怎么可能高级。”“正是由于人人都会,才可能是高级的。”“这怎么可能,艺术是少数人的事,这是永远的定律。”“艺术没什么定律,或者说没什么定律才是艺术的定律。”“书法是要守法的,你这种没有法度的东西怎么能成为书法。”“不错,你给个名字吧。”“应该叫无法无天。”“很好,遵从你有禅意的说法。”谈话就此结束。

    从道理上讲,任何游戏都是需要规则的,游戏无处不在,规则无处不在。法律是我们参与政治、经济、体育等社会活动的大规则,另外还有道德规则,潜规则,技术规则等具体约束我们这些活动有序进行、诡秘进行或更盲目进行的道道。可是游戏不是为规则而存在的,科学和艺术应该例外,科学只讲规律不讲规则,我没有听说过一条几何定律是由于遵从了某项规则而发现的。艺术的重要特征就是要破坏规则,是不断打破规则的一种游戏。作为我个人来说,社会上、职场上、运动场上我都要遵从规则,而且必须遵从规则,否则没人跟你玩。除此之外,我想享有违反规则制定规则的权力,此权力无人赋予,只能由你自己奋不顾身的去争取,历史上的自由之士为此曾经进行过许多飞蛾扑火式的革命试验。我很庆幸,经过他们的争取,现在不太需要冒太大危险了。西方的现代艺术思潮真正影响到中国的艺术变革,已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事了,那时我正值青年时期,不积极参与才是怪事。但参与的热情与参与的行为要分开来说,那时我身处祖国边陲的一个小县城,没环境没条件实际投入其中。将近八十年代末期,我开始有条件学习书法,同时开始质疑书法的既有规则。我承认,一开始我没有搞清规则与规律是怎么一回事,也幸亏没搞清,搞清之后就什么也不敢动了。那一阵,我狂热地搞了大量的试验,自认既有传统也有现代。到了九十年代初,我所谓的现代书法创作实践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认可,同时也被很多人否定。否定的人认为我是书法艺术的投机分子,他们认为在没有受过严格传统训练的情况之下,即使搞现代艺术也是瞎胡闹。我当然不服气,说现代艺术不就是允许瞎胡闹吗?传统也不是在离经叛道中过来的吗?直到1990年代初期我才明白,现代艺术也不是瞎胡闹(明白也许就是错误的开始)。我就根据自己的所见、所能、所想,制定了我自己的书法规则,并试图说服别人承认我搞的这些东西起码跟书法有关,2000年之后,我开始画一些不伦不类的画,也是想说明这一问题,证明我是有根据、有依据的,这当然很累。我知道,在中国做任何事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可我就是不服气那些对我诸如“欺师灭族”、“数典忘祖”之类的指责。这违反孔子“闻过则喜”的做人原则,可又没有人认我是孔门弟子,错了也就错了吧。
2007-9-10





放达1999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1-11 10:15 编辑

构造系列二 1995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1-11 20:47 编辑


由于风二2006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1-11 10:31 编辑

看1996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1-11 10:42 编辑

玄2001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1-11 20:44 编辑


构造系列二十五1999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1-11 10:58 编辑

随1996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1-11 20:45 编辑


构造系列一1993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1-11 20:45 编辑


花前月下1996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挑战本是句戏言,我从来也不缺学术的对头,不必在燕谈找。我是担心在燕谈艺术的麻木会被伪装当作了理性,这会是我们共同的悲哀。恕我孤陋寡闻,我不知道叶嘉莹先生,也不会同意他貌似挺有道理的比喻。律诗又怎么样,最好的唐代诗歌并不是那些格律最工整的诗,更不要说唐以前的了,这是谁都知道的。解构有时本身就是结果,可我的确是在重建,但我不会诋毁只是解构的人。我早已厌恶诸如“知音”一类的字眼,艺术家最需要的是对手,哪怕是敌人。 10# 梅茗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1-12 10:23 编辑

迹近赌博,周兄之言正关痛痒。书法真是中国人的不了情结,似乎你沾上了书法的边,立刻就会变得什么都成了,想想其实是这么回事吗?“毫法”或“笔法”,说得好,“毫发”也多亏你能想得出,叫俺忍俊不禁,嘿嘿!“恣意挥洒”含几多经营苦心,唯自知。评价系统也要靠自己建立,没人帮这忙。 19# 周泽雄
水色MM文雅的紧,俺替你把“臭屁烘烘”改成“牛逼烘烘”的了,俺的草寇气无论如何都是与贵坛气氛不太和谐的。有一点我想严肃指出:就是您的艺术素养和直觉是第一流的,前提是您并不了解多少书法。 18# 水色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1-12 11:48 编辑
不会写字的书法,所谓无羁,巧巧地罩住了粗和陋,用黑白两元来错落地表现涂墨者的勇敢,说是游戏,也就是涂墨的游戏,犯规了吗?无羁的要紧,还会在乎?更莫说在乎知音。写诗要的是无羁,写“字”也是一样,涂墨可以 ...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10-1-12 00:47
梦兄真把俺说得如堕五里雾中,叫俺看的跌跌撞撞,不啻梦游,只差自觉。又是个不爽快的人,你就直说了俺不会写字又待如何?不会写字又不犯法,敝帚自珍不是俺的风格,专捋虎须、专戳虎屁是俺乐此不疲的事业主题。
第一幅我会读成放血,事实上是放达,汗一个!。
热包子 发表于 2010-1-11 23:50
包子是要趁热,放血也要趁热。达的繁体包兄似乎要关心一下。
克明兄太客气了,我的字典里一切的批评皆是善意的。恶意不构成批评,恶意、下作是吾族文化之“鬼宝”,相信我等光明磊落汉子从不屑于用此“法宝”。 15# kemingqian
一回我去查查“马蒂安”,该不是马蒂斯吧?下午再上点温婉的线条给水MM。 25# 水色
现代纸上帚法还差不多,要说是书法,至少有点笔法,我看着就像扫帚扫来扫去。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10-1-12 11:55
“帚法”?新颖的提法,梦兄文采横飞,此概念于书坛贡献莫大焉,在下领教、领教。也请兄拿把扫帚扫扫试试,说不定会一不小心扫出点骨头。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1-12 16:24 编辑

  由于飞一

     
由于飞二

     
由于飞三

   
  由于心一


由于心二

   
  由于心三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1-13 14:28 编辑

包兄明察秋毫。是啊,俺当年在农村是干过屠夫的行当,现在荒废了,笔使得比刀顺当多了,奈何匪气长存,刀腥难除。 34# 热包子
厉害,可惜确实看不懂。
阿吕 发表于 2010-1-11 22:44
阿吕可以说说不懂还是不愿懂,我把文字抽象掉,目的是想叫不识汉字的人都能看懂,看来我错了,严重失败!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1-14 12:57 编辑
     我的理解,现代书法的特征之一应该就是不辨字型,不过字型只消解了一半半,所以还称之为“现代书法”而非“书法式抽象画”。
水色 发表于 2010-1-12 11:50
水色越来越接近书法的本质了,不俗。贴一片小文:

“写”的感言


                     杨林


       我很想说我的书法作品多么富有独创。可事实上正如有批评者所言,我“受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以及中国古典书法的影响是非常深的”。大概这就是传统潜移默化的力量,虽然我自己不想承认。我也真的不愿接受对我创作的这种“诬蔑”性评价。对于作者来说理性地看待批评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呀!
    总有人和我争论书法如果离开文字还是不是书法的问题。那书法又是什么呢?我想正如我们不能拒绝不懂汉字的人把汉字书法看成是抽象艺术一样,很多中国人不是也经常指着一些西方抽象绘画说那是“书法”吗?看来点线的书写性价值在现代艺术中被发现被重视并不是由于它存在于文字,这就如同光并不仅仅存在于灯中的道理一样。
    “写”既可以存在于文字书写之中也可以存在于其它的“刻”、“划”、“画”、“涂”、“抹”之中,这些都会产生写的意味。中国人理解起来应该更容易,因为我们本来就有“书画同源”一说,而且文人画产生之后更向着与书法“同质”的方向发展。“石如飞白木如籀”的理论差不多已经把中国绘画指向了抽象之路。西方绘画走出具象的部分原因大概也是由于认识到画(划、写)本身的迷人和重要。如果现在有人很认真地问一幅绘画作品画的什么或一幅书法作品写的是什么,我们知道那一定是外行或不是以艺术为目的在讨论此事,从而不会引起我们的重视。
       书法创作要经过技法训练。一般认为正确途径是从摹写古典作品开始,经过一段时间,把别人的东西写像,然后再开始寻找、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说实话,我也很佩服那些优秀书家的临帖本事,但同时也讨厌以把碑帖临写得惟妙惟肖、一丝不差为能事的做法。九方皋相马,苏东坡反对形似的理论都说明精神生命的重要。这也许是临帖不像的借口,但书法作为艺术而存在必须要进步,我们就不能不对旧有的流行观念提出质疑。
    对于每个从事艺术的人来说,自身最为可贵的优势就是某种与众不同。有的人模仿能力强;有的人破坏能力强;有的人创造能力强;有的人综合能力强。按现代艺术的观点,每个人都有成为艺术家的潜质,艺术的标准在不断放宽,每个人要善于自我发现。
    书法有其自身的艺术特性,但内涵及外延都必须重新审视进一步拓展。李可染先生谈中国画,有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和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学说,但他自己的走进传统就不是以大量临摹古画的方式来进行的。为什么书法创作不能从零开始,不临任何碑帖而随心所欲地去写呢?当然,既然是写,就不可能不受以往既有书法成就的影响,这已足够。有人说离开文字就不是书法,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何不去试试?须知在艺术的探索中没有一条保险的路可走,只有鼓足勇气不怕失败才可能看到成功的希望。面对江河日下的中国书法我们还有多少选择?
       “书法”、“书艺”、“书道”是目前中、韩、日三国对书写艺术的不同叫法,虽然存在表述上的差别,但都直指书写的艺术内核,书,而不是字。有人把由法而艺而道看作是书法的三个境界我感觉没什么道理,因为这三者在本意上没有递进关系,都是要说明“艺术的”与“实用的”书写之间的差别。
    离开文字的“音”、“意”、“形”,或许才能找到“书写”的真正意义。现代文学中小说早已超越了讲故事;现代美术中绘画也早已超越了再现具象。书法要沿着艺术道路向前发展就一定要超越写字。
    千万不要拿西方已有抽象艺术和日本已有现代书法来抵毁我们在书法上的新探索,难道说现代科技不是我们的发明我们就拒绝使用和引进汽车、冰箱、彩电、计算机吗?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之上只能使我们的发展更快日子过的更好,即使有反面的东西也会给我们以借鉴。如果说我们在科学、文化的诸多领域内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尚存在很多困难的话,恰恰在书法这一艺术领域内我们超越起来的可能性最大也最容易,这一点我想很多以捍卫传统书法纯洁性为己任的先生们也会看得很清楚。
    说到书法的现代化也并不意味着与高科技接轨,我甚至认为书法的进步必须要有某种程度的退步来保证,退回到写的本原状态,简单的个体徒手行为,不以众多的圣贤为圭臬。是的,书法的“写”不会改变,但“写什么”确实应该作为一个问题,“写”是什么也应该有人来回答。


2002 8 8
于染墨堂
杨兄不妨贴几副传统样式的书法作品上来看看。搞创新艺术的书家,应该也是在传统中浸淫到一定程度,才能脱胎而出的。从而一般也能看得出其流变的轨迹。
阿吕 发表于 2010-1-12 22:28
阿吕言之成理,不过我说得很清楚,传统书法对我来说既不是敲门砖,也不是我伎俩的证明,何必把此事变得没意思。晒晒传统我并不怯场,但这样一来话题就会非常无聊,你觉得呢?这也违背了我来燕谈的初衷。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1-13 08:45 编辑

42楼很了解古典书法,可惜我认为像谷文达那样真不好。古典意味的传承我也非常迷恋,但不是那样一种传承。长城,有河南农民兄弟也可以造,绵延几十公里的一条大龙,但那是长城吗?谷文达的问题是就像一个河南农民兄弟,虽然他聪明绝顶,我也喜欢过,可终究哗众取宠的成分太大。 42# ironland
童版主看到了事物的另一面,但绝对不是那么简单。我也画画,因此知道书画之间所存在的差别,虽然他们是近亲,但还是各是各,好比猫科动物与犬科动物。很欣赏您的直言,但也恕我直言:对我来说没有太大价值,你像一个凡事都爱进行总结性发言的领导,这是我最不欣赏的。 44# 童志刚
43# 杨林


犯规的游戏,规则自订。各人行各人喜欢之事。

我只是对书法一窍不通的看客。

作者这样写或那样写,看着都是高兴。

每次看到《裴将军帖》,都会在心里浮出这样的画面:波洛克,克利……颜真卿 ...
ironland 发表于 2010-1-13 09:47
ironland过谦,看过你画的插图,真是纯净啊,我相信这个世俗的人间真的有天使光临,扑扑扇动着大翅膀。克利也是我喜欢的,裴将军帖能同时给你带来热烈的波洛克和冷峻的克利,可见艺术之神奇,我的舌苔味蕾怎么出现了生鱼片蘸辣根的感觉。
说句不好听的,楼主这些图我实在看不懂.有一个感觉就是楼主好象把那些"墨"大笔大划"的划几下就贴上来了.
听月小筑 发表于 2010-1-13 12:59
大笔小笔不是问题,说俺随便划拉几下就贴上来,俺可没那本事。你看看创作年代就明白了。
虽然你声称喜欢“善意的批评”,但看来你对“善意”的理解非常个性化,而且还确实就不喜欢被批评呢。呵呵。
童志刚 发表于 2010-1-13 12:43
谁说俺不喜欢被批评,俺是不想听领导发言。一听领导讲话,俺就要呼呼大睡。
杨林说得对,我是真的不了解多少书法,不过不妨碍俺成为半个庸俗的“知音”嘛,哈哈。
     西方抽象绘画有一个分支是书法式抽象, 法国的马蒂安是此派旗手。这个流派在欧洲很受欢迎,画家不仅把墨当颜料来用,而且 ...
水色 发表于 2010-1-12 11:39
水色mm所说的马蒂安 希特本,我上网搜了一下,知道是个法国服装设计师,生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利用液体的飞溅设计服装,被称为是法国时装界的野孩子。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杨林 于 2010-1-13 19:20 编辑
这个说辞有效。只要是自己不喜欢的话,都可以径直斥为“领导讲话”的,因为该标准只能你定,别人提意见也没用的。
童志刚 发表于 2010-1-13 17:59
“径直斥为”,岂敢岂敢。俺是无比畏惧领导权势,害怕领导教训的,但又总不叫领导满意。原因是虽然领导提意见不敢置若罔闻,但又总爱反驳犟嘴!先行掌嘴,掌完还是要说:童领导您老人家确实没有从繁忙的家国大事中抽时间研究艺术,否则不会为一句“创造有意义,作品少价值”的科学结论不被接受而进一步帮助俺,愚顽至此您老人家还在挽救俺,叫俺感动不已,涕四横流。谢谢谢谢!顿首长揖谢罪!得罪!
56# 童志刚 回领导话,坚决不敢忽悠领导,我没吃豹子胆。至于为何一会犟嘴,一会又呼呼大睡,是因为这两者之间有着天然合理的必然联系。另外,您老人家又是个叫俺还瞧着挺有意思的领导,当然肯定也是非常滴有水平的领导,绝对宽宏大量不给俺小鞋穿的领导,因此上俺就在雪地里撒点野。不谢!不谢!窗外真的好大雪,打雪仗还是很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