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和告密应是有区别的,很容易混为一谈。还有控告,不易说清,有请律师筒子 。

[ 本帖最后由 姜河月 于 2009-3-22 09:51 编辑 ]
马克是尼克松部下、是FBI副局长,大目标上他和尼克松是一致的,他的告密是不光彩的,他可以用其它方法解决问题,他和尼克松应有矛盾,尼克松用错了人。

大苗提到的刘文学案

“埋藏”了46年的刘文学遇害档案首度公开

昨日,市警察博物馆筹委会首次抖露了一个“藏”了46年的秘密——刘文学被害案的发生及警方
破案经过、凶手勒死刘文学制造溺死假象、凶手坦白杀害刘的真正动机。据悉,相关材料将被列入年底建成的市警察博物馆的刑侦展厅,并首次亮相公开场合。

  首次公开刘文学被害秘密

    “渠江水长又长,一个红星闪闪亮,少年英雄刘文学……”这首曾经被传唱的歌谣说的就是新中国第一个少年英雄刘文学。但是,刘文学被害案的真相却鲜为人知。昨天,市公安警察博物馆筹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即将建成的市公安警察博物馆专门设立了刑侦展厅。在该展厅,市民将看到关于建国以来的33个经典案例的资料。为此,市刑警总队5月确定了23个经典刑侦案件,其中有刘文学被害案、张君系列杀人案等。

    刑警总队技术处副处长白笙学说,民警花了5个多小时,从合川市公安局档案室1万多份案件卷宗里查找到刘文学被害案的120页的卷宗,其中有结案报告、逮捕证、凶手王荣学的坦白书等。

    据介绍,由于种种原因,警方侦破刘文学被害案的经过都没有对外公开过,警方只是按规定把资料保管到档案室。此次纳入警察博物馆后,将是首次向社会公开。


    先掐后勒抛尸堰塘造假象

    书本上对刘文学被害一案介绍很简单:1959年11月18日晚,刘文学帮助队里干活回来,发现地主分子王荣学偷摘集体的海椒,他当即大叫一声:“老地主偷海椒啦!”王荣学见事情败露拿出一块钱想收买他,可没有动摇刘文学保护集体利益的决心,他高声叫道:“不要你的臭钱!”就与王荣学展开搏斗,终因年幼力薄,被王活活掐死了。

    昨天,从警方提供的刘文学被害案的材料中发现,凶手作案后,曾制造假象,企图逃避打击:当晚,地主王荣学1元钱收买刘不成后,把刘骗到旁边的红苕地,将刘按到在地,左手卡住脖子,右手捂住嘴。见刘失去反抗后,王扯下背兜上的草绳,将刘勒死,并把刘的尸体扔到土沟中。之后,王觉得不安全,又将刘的尸体抛到50米外的一堰塘,制造出刘落水被淹死的假象。

    群众举报警方5天破案

    卷宗里的内容表明:第二天,刘的母亲发现儿子失踪,上报了生产队。群众在堰塘里发现了刘的尸体。四川省合川县公安局接报后立即赶赴现场。在现场,民警发现在刘尸体的后颈处有明显的被绳子勒过和掐过的痕迹,初步断定刘不是溺水身亡的。

    随后,民警在距离堰塘50米处的海椒地和红苕地上,发现了洒落一地的海椒、打斗的痕迹和尸体拖移的痕迹。接着,民警发现了刘的脚印和一根草绳。由此民警断定这就是第一现场。

    一知情民警告诉记者,合川公安局只好请生产队领导召开社员大会,请大家大胆揭发。会后,有一农民揭发说:地主王荣学的粪船上有装海椒的口袋;同时,在大家议论此事时,王脸色异常,一语不发。

    于是,民警就找到王,发现王手上有被咬伤的痕迹,并从其家中发现了其偷到的赃物——海椒。经审问,王交代了其杀害刘文学的犯罪事实。

    1959年11月21日,王亲笔写下了坦白书。11月22日,合川县公安局发布逮捕证将其逮捕。1960年,合川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罪犯王荣学死刑,当场执行。

  地主坦白:两次贿赂被拒

    卷宗里王荣学亲笔所写的“坦白书”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纸张有些发黄,但仍然清晰地记录了其杀死刘文学前曾两次贿赂刘文学被拒绝。

    在坦白书上,王说:他37岁,住粱嘉乡双江大队五小队。当晚,他从粪船回家,在一伙食团小海椒地里摘海椒,准备拿去卖钱,以买酒和买草鞋。当晚被刘发现后,王说拿一块钱给刘,请他不要说此事。刘说,他在学校入少先队老师说过的,是少年先锋队要对坏分子作斗争,当场拒绝了。王说,两次被拒绝就动了杀刘文学的心。

    刘文学母亲现居敬老院

    据市公安局刑警总队技术处副处长白笙学介绍,刘文学家是三口之家,他是独子。目前,其父亲已经死亡,其母余太真已经90多岁,住在合川市敬老院。“余的思维已有些模糊,说话没有头绪。”白说,余已经明显很老了,但白等去慰问她时,余语音模糊的说:“谢谢政府的关怀,我过得很幸福!”
刘是听老师的:他在学校入少先队老师说过的,是少年先锋队要对坏分子作斗争。

那时的小人书、小画册很多内容是儿童、少年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故事,墙上的标语也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孩子小,不可能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要抓坏人的孩子很多,但多没有机会,刘文学是逮到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