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土木工程是有点奇怪,不过对某个专业有天赋的学生,将来不从事这个专业,这样的事情太普遍了。毕竟基础人文学科的爱好不能拿来当饭吃,现实这么残酷,生活压力这么大,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很虔诚。让人扼腕叹息的事情实在多如牛毛,对人文学科来说,基本上现状就是大批有天赋的学生坚持不下来,纷纷转向热门行业;而坚持下来的,又有大量本身没有什么天赋,只是因为挤不进热门专业、热门行业,才掉到所谓冷门专业。到最后这些学科可以指望的,差不多只有两类人:一类是对这个专业有无以复加的热爱,到了可以不顾为稻梁谋的程度;还有一类是不管资质如何,但可以生活无忧,心无旁骛的;而这两者当中,属于有天赋类型的,其实也不多。既要资质聪颖,又要心无旁骛,又要衣食无忧,这也实在太凤毛麟角了。
即使是科举时代,也不以使用生僻字多少区分优劣,这个学生明显适合去研究古汉语专业中的小学。
我不知道欧美国家的中学,选修拉丁文的学生是不是有很多,但在二战前,拉丁文是一门必修课。所以说,古文的淡化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并不是教学退步的标志。在现行的课程设置下,中学生能用冷僻的古文写作,差不多属于奇观,不是衡量一般教学质量的标尺。
当然,假如古汉语能单独成为一门中学学科,而英语和古汉语或者其他语言一起成为选修课,并列入高考,这样的话我很赞成,一来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学习英语,二来对某些专业招收合适的学生也有利。
本帖最后由 燕麦 于 2010-7-3 16:59 编辑
**
    谁有胆气,可以开一个“文言文学校”,专攻古文、甲骨文。
    那参加高考时一定吃香喝辣!
ys1937 发表于 2010-7-3 13:34
多了就不灵了,所谓物以稀为贵!就像大熊猫一样,有几只是国宝,要保护起来,一旦大量繁殖,估计当宠物养都嫌它太懒、体积太庞大。真的成了流水线产物,那也就只能按照成本跌价了。
本帖最后由 燕麦 于 2010-7-3 13:50 编辑
物理学家钱伟长曾经报考清华国学院,对上了陈寅恪的对子,最后还是学了理科。如果用半个世纪以前的中学语文标准来考现在的中文系本科生,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高中生写不来古文,能写好的便是奇才,是不是也有语文教 ...
杜雅萍 发表于 2010-7-3 12:21
钱伟长又不是因为对上了陈寅恪的对子,才成为物理学家的。这只能说明他理科的天赋,比文字的天赋更超常。
**

    是滴,这种事很普遍。
    但是,这位“文字功底很深”的考生进东南土木,是不是要挤掉一位理科功底不差的考生,这二人那位更适合于土木?
    可不要对俺说人是会变的,这人现在理科不行,将来也许 ...
ys1937 发表于 2010-7-3 13:32
这位老先生说得没错,要是中文系古汉语专业破格录取他,还可以理解。既然不是古汉语专业,就没必要破格了,大家按照高考成绩,公平竞争。不能因为出了一个怪才,就像稀罕物一样供起来,让他进热门专业。
    不过,谁胆大,第一个开办这班级,肯定可以大赚一次,后来的就不行了。
    记住,这点子是俺出的,赚了可得给俺金点子费。
ys1937 发表于 2010-7-3 13:53
哈哈,没有注册发明专利的不算。
不过据说前两年涌现了一批“国学班”,一类是民办的私塾,教小学和幼儿园小朋友的,还有一类是办给成功人士的,收费动辄十几万,其实就是国产EMBA。现在小朋友还小,看不出将来参加高考,会是个什么格局。
本帖最后由 燕麦 于 2010-7-3 17:35 编辑

45# sleet 可是钱钟书可没去念数学系啊,也没念什么土木工程之类的。
甲骨文貌似去年有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