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
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
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
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杨绛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13-6-2 07:34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管锥编》有一个怪异特征,作者几乎从不引用并评价现当代国内学者,仿佛他们集体不存在。杨林 发表于 2013-5-26 17:22
不仅如此,现当代国外学者,也几乎没有提及。作者与之神交的,都是1900之前的人物。而且大部分也不是学者,大多是文艺家、哲学家、神学家。作者似乎坚持认为,二十世纪之后,人类就没有灵魂可言。
本帖最后由 李苗 于 2013-6-9 22:11 编辑
人有多大胆,笔有多歪邪。李苗不会还在用胆子回帖吧。钱锺书在《管锥编》中引用二十世纪西方作家、学者的例子,比比皆是,任何读过几页《管锥编》的人都不会像你这样闭着眼睛瞎说。印象中,仅马塞尔·普鲁斯特(作家)和弗洛伊德(学者)两人,钱锺书引用的频率就可能分别达到两位数了。周泽雄 发表于 2013-6-9 19:30
马塞尔·普鲁斯特
生日:1871年7月10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生日:1856 年5月6日

他们不是20世纪以后出生的吧。
有谁算是1900以后的?
除了上面二位,还有罗素、柏格森、萧伯纳等,也在这本书里出现过。
他们在二十世纪生活过,可是他们并不是1900之后出生的,李苗的话没有错。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
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年—1941年)。
你要是能举出两个例子,他们是国外的而且是1900之后出生的,在这本书里出现过,就算我说错了,可以吧?

20世纪之后的人类几乎没有灵魂,也是管锥编的作者的原话,李苗没有瞎说,而且还很保守,把作者划的界限推迟了50年,你看看:

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忽然来了个大变动,除了极少数外,人类几乎全无灵魂。有点灵魂的又都是好人,该归上帝掌管。譬如战士们是有灵魂的,但是他们的灵魂,直接升入天堂,全没有我的份。近代心理学者提倡"没有灵魂的心理学",这种学说在人人有灵魂的古代,决不会发生。
本帖最后由 李苗 于 2013-6-9 22:01 编辑

刚才查了一下,提到佛洛依德的地方只有两处:
弗洛伊德所谓“释梦乃察知潜意识之平平王道”也(Die Traumdeutung aberist die Via regia Zur Kenntnjs des Unbewussten imSeelerdeben)。又按《草木子》以“目见”为梦之大本,亦自有故。

《酉阳杂俎》卷八云:“夫瞽者无梦,则知梦者习也”;毕丰(Buffon)谓梦境中眼见多而耳闻少(附外文);弗洛伊德谓梦幻虽不尽属眼界色相,而以色相为主(Vorwiegend in visuellen Bildern,aber doch nichtausschliesslich);均资参证。

提到普鲁斯特的地方居然一处都没有。两个人加起来才两处,与每个人都两位数,误差未免太大。

相反,同样时间段的,国内的人物,倒是有几个被提及很多次。比如,王国维(1877年—1927年),严复(1854.1.8—1921.10.27),都是两位数。
本帖最后由 李苗 于 2013-6-10 14:55 编辑

管锥编中数字之最,你知道么?
1,引用最多的人物,是老子,359处,其次是庄子,有301处,然后是列子,230处。
2,引用最多的宗教典籍,是佛教,将近70部,每部平均引用20次,总数在1500左右;其次是道教,涉及到50多步的典籍,平均每部25次,总数在1300左右;然后是基督教,300次左右。
3,引用最多的国外人物,是黑格尔,35次;其次是莎士比亚,33次;然后是歌德,25次。
38# 周泽雄
回帖犀利,击中要害
1900之后的,与二十世纪的,是不是同一个意思?不要把人家的意思改变了,然后把人家批一番,说人家说理歪斜,这种方式不是学者。
泽兄现在是二十一世纪的学者,如果我说泽兄是00后的,你会同意吗?估计会跳起来吧,俺明明是60后嘛。
我列举的那些例子,无非想说明,作者并没有歧视中国,更没有歧视中国文化。相反,作者对中国文化的重视更甚于国外,西方文化在这套巨著里面只能作为注解,甚至还不能和中国文化平起平坐,这套书的主心轴其实是中国的佛道文化,作者有点像一个佛道双修的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