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半醉汉 于 2012-4-21 11:02 编辑

      杨林先生要我谈谈徐正濂的篆刻,真难煞醉汉。
      我虽然喜欢篆刻,读过一些印谱,自己也动手操刀,都是出于兴之所致的随意,对此没深入研究。只是觉得好玩,不敢探索攀登。
      为完成杨林先生交下的作业,临时抱佛脚,我方知道徐正濂先生是当代篆刻大家,笔名楚三,一九五三年生于上海,农工民主党员,为职业书法篆刻家。先后师从田桓、钱君陶先生,研习书法篆刻四十余年。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篆刻院研究员。可见名望之高,成就之大。
      但醉汉原先对徐正濂先生竟非常陌生,可见我之孤陋寡闻。
      徐先生说“篆刻是一门小众的艺术,没有多少人明白秦汉古韵和明清流风,从来如此。所以既不必寄太高的期望于别人的激赏,也不必很介意于大众的非议。而竟然能够藉此谋生养家,做所谓末技游食之民,身无羁绊,已经是盛世之赐与,百一的幸运了,我知足感恩。
      这番言语,应为徐先生中肯诚恳之论,在与世无争的平淡中,自有一种执着坦然的追求,十分令人欣赏。
      对篆刻艺术,每人因性格认知不同都各有所好。我是喜欢灵动刚劲古拙随性风格的,冲刀之下,石破而印文笔画现,给人以锲而不舍、力透纸背的运笔感。石质印面上恰到好处的“笔迹”残缺,实践检验着作者的功力修养。泥封的质朴,汉印的庄重,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总之,一方印能打动人、感动人就是上品。一方印能让你惊叹,使你久久难以忘怀,就是珍品。
      一方印若能使强盗放下屠刀,恶魔立地成佛,独裁者喜爱民主,那就是神品!
      当然,这样的神品是不可能有的。
谢谢醉汉兄参与讨论。虽说篆刻是门小众的艺术,参与者远不如书法多,但其难度并不比书法大多少,只是材料的不常见,技术层面的东西要求得多一些,另外它的内容大部分是古文字,所以显得格外神秘些。但这也并不是说 ...
杨林 发表于 2012-4-23 13:16
以拙印心醉作复: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10# 半醉汉

篆刻和書法是否真的半醉狀態最入境界?
怪不得你走路都像在打醉拳。
老爺叔 发表于 2012-4-21 12:46
哈哈,老哥眼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