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国发起对越战争,是出于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而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递交的一份投名状,以实际行动将注下在西方一边,以获得西方国家对中国战略安全和改革开放(对西方的开放)的支持。这场战争根据需要持续到了1985年,开创出了中共与美国政府间的甜蜜岁月,直到1989年6月。
1979至少985年的对越战边境战争,是1949年以来新中国政府对外发动战争获益最大的战争,其次是两次对越在南海的小规模冲突。
1979年中国既有内忧,又临外患。国内,需要否定文革,抑制左派的意识形态,启动经济体制改革,尽快恢复濒于崩溃边缘的国民经济;国外,邓领导的中国党和政府需要有一个能够支持中国实行具有市场经济倾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外部安全环境,同时也急需从外部得到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贸易机会。这两个方面的东西,只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可以提供。当时的苏联不但不可能提供这两个中国所要的东西,反而在战略上加紧了对中国的威胁,除在中苏和中蒙边境陈兵百万,还入侵阿富汗和进驻越南金兰湾,对中国形成了从东北至西南的战略包围。
邓小平在第二次被打倒流放江西,第二次复出参与修复中美关系,以及第三次被打倒期间,对中国对内应该什么个搞法,对外采取什么样的对外安全战略来改善国家的处境,已经深思熟虑。因此,邓一旦复出站稳脚跟,就快速启动了他成竹于胸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
发动对越战争,是实现其对外开放战略最有效的一项措施,一是用对苏联盟友的战争行动向西方证明,中国已坚定地站在西方一边共同对抗苏联在亚洲的扩张,以获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充分信任;二是必须对越南与苏联结成战略联盟进行回击,警告越南不要凭借与苏联的联盟来对中国提出领土等非份利益要求,或是助苏联来威胁中国。第一个目标在1979年春节邓结束访美后即发起对越战争就达到了,西方国家迅速在政治和经济上给予中国坚定的支持,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开放市场,接收中国留学生,甚至提供军事装备、技术和训练,全面开展与中国的交往和合作。第二个目标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才实现了的,越南政府失去苏联这个靠山后,不得已主动要求与中国和解,彻底放弃对中国发动边界战争的追诉,实现关系正常化,划定陆上和海上边界,标志是越南领导人与江泽民在成都的会见。
在这场中越边境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军人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