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服大兴兄,不仅诗味逼出寒秋,还就“当句有对”做了教科书般精准的示范。

“新人”与“前朝”,“早岁”与“今日”,均“当句有对”。按说,只要当句对得工稳,前后两句稍有差池,也无碍其工,妙的是,“早岁”对“新人”,“前朝”对“今日”,亦宛如天造地设。大兴兄在难度系数上的刻意求工,可见一斑。

颈联亦妙,与老杜《闻官军……》中名联,暗通款曲,巧的是,还兼得“流水对”之趣。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8645152[/lastedittime]编辑过]

梦子好主意。

掐架与酬唱,应该两不耽误才是,而且,酬唱的标准,就以“当句自对”为限,也可视为掐架成果的检验。

若蒙句号兄赐和,于情于理,下一个就轮到梦子当仁不让了。

平平有命,焉敢不从。摇此秃笔,只为架秧。

观架有感用当句自对,和大兴兄

薄刃寒锋试未休,真名论剑且登楼。

书生自有侠客气,虚誉难脱实祸忧。

逐鹿问鼎昼兼夜,抬杠切磋春到秋。

观帖坛外须高叫,吟卷江南放出头。

——注,末句“吟卷江南放出头”,系袭用钱钟书《偶见江南二仲诗因呈振甫》中成句。

谢大兴兄诠解。

梦子写得妙,尾联也暗嵌一个“当句对”,难度更上一层。

多谢奥列克翻出新意,惭愧。“虚誉难脱实祸忧”一语,化用了老滑头曹操的一句话:“不可慕虚名而处实祸。”为免平仄过于不谐,临时把虚名改成了“虚誉”。我说了,只是起哄架秧子,贵在参与,不值方家一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