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贬值?我以为不确,是他们被现实社会打回了原形。
每一代(届)人里的优秀分子,大致是一个恒值。有些国家,人文基础优良,恒值大,如我们,基础教育一如既往地蔑视素质、尤其蔑视独立思考的能力,恒值只会更小。而高校为了一己私利的产业化扩张,非要把那么多原本不配接受大学教育的学生强行招入大学。结果,高校膨胀了,那些其资质原本不配成为大学生的伪大学生,心态也膨胀了,却被拒绝膨胀的现实社会打回了原形。连“北大教授”的称谓都像“小姐”一样有负面化趋势,遑论其余。
在我当时那个班级里,我可以轻松找出十来个只有本科学历的人,论各方面综合修养,远在今日的博士生之上。至于远在今日硕士生之上的,我只能用排除法,略略排除几位,其余的就一概都算上了。

[ 本帖最后由 周泽雄 于 2007-9-28 12:5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