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下笑蜀的原文

笑蜀:中国人得诺贝尔奖并不难

新的诺贝尔奖得主名单,又与中国无缘,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却一块诺贝尔奖也摊不到,实在是一件有伤自尊的事情。尽管我们在国际性的体育盛会上拿的金牌不少,但在体育竞技中拿多少金牌,都无法弥补诺奖空缺的遗憾,毕竟,我们从来都以文明古国自许,而不是以五大三粗自许。争夺诺奖则不是普通的竞技,本质上是文明的竞技,所展示的往往是一个民族的文明综合水准。体育金牌拿的再多,都不可能让世界服气,诺奖则易于证明一个民族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的位置,易于做实一个民族的自信。

当然,诺奖不是提升民族自尊的惟一路径。对于那些已经通过别的路径证明了自己,其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的位置早已经举世公认的民族来说,得不得诺奖几乎无足轻重,根本不需要在这方面劳心费力。譬如冰岛,譬如挪威。他们的文明程度几乎已经到天人合一的地步,他们的人生已经跨入了典型的审美人生的境界,诺奖对他们来说还有什么重要性可言呢?

但是中国还做不到这样从容淡定,这个忧患百年的老大民族,这个失落百年的老大民族,要在国际社会中完全淡薄名利,显然是陈义过高了。中国需要证明自己。从经济上,军事上证明自己不难,这方面中国已经证明的很充分了,但单单是这种形而下的证明,其证明效能实际上非常有限,并不能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尊重。无论我们多么富足,无论我们的拳头多硬,在人家的视野里,我们的身上仿佛仍然留有过去的胎记,即不开化时代的那种胎记。那种胎记挥之不去,如影随形,每天都在让我们蒙受羞辱,给我们的心灵投下阴影。

无疑,中国还需要从别的角度来提升自己,证明自己。这就是形而上的角度,也就是从现代文明的角度。现代文明的要义,无非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整体的、抽象的人,而只能是具体的人,是人人,即每个人。只有当每个人的权利都落到实处,每个人的尊严都落到实处,这个社会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社会。这就需要发育出一整套的制度和文化,来支撑每个人的尊严,每个人的权利。

在这方面,留待我们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而我们在这方面成就如何,也是跟人类福祉关系最密切,因此最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人的诺奖梦要想实现,在这方面无疑蕴涵着无限广阔的可能性。曾经有很多人断言,中国人得诺奖,机会最多的是经济学领域,因为中国的经济学家为成功的经济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至少现在看来,这个预言兑现的可能性并不大。在全世界都走向以人为本的现代文明的今天,如果哪个大国进展过小,而迟迟走不出前现代,就不免令人侧目。仅仅物质领域的单向突破,是不能补偿这种亏空的。要在这方面问心无愧,要在这方面得到世界尊重,就必须从形而上入手,从提升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入手,舍此我们已经别无它途。

中国是一个大国,是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如果有一整套的制度和文化支撑起每个中国人的权利和尊严,那么全世界的人权状况,就将得到一个根本的改观,中华文明与现代文明会师,就将改变全世界的文明进程,因此不仅为中国人民所期待,也为全世界所乐见。这点上但凡有所突破,都是我们对人类的最大贡献,都能给我们带来至高的荣誉,那时要拿一个诺贝尔奖,岂不有如探囊取物?

这即是说,我们现在相对落后的领域,恰恰是我们机会最多的领域,是中国政治家、也是全中国人民的荣誉富矿。就此而言,我们拿一个诺贝尔奖其实并不难,问题只在于我们的决心,我们的胆魄,当然,还取决于我们的见识和智慧。

转自《山西晚报》
大苗说得透彻,点明了诺奖与体育金牌的本质差异。
不过我看笑蜀的文章,有点皮里阳秋,他所说的,其实只是一种奖:诺贝尔和平奖。而这个奖,恰恰与所有其他诺奖,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