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这样下去,恐怕会得42枚金牌呢。
按照国外某权威机构的预测,中国可以得48块金牌。
据说,按金牌数来排列运动成绩,也是中国式习惯,不符合国际惯例,国际惯例是按奖牌总数。
我觉得,今晚举重69公斤级寥辉最后一举(也是获得冠军一举),有一定争议性。他高举过顶之后,似乎没有完成“保持静止”这一要求。
昨天张湘翔举重时出现的事也颇为发谑。张完成第一次挺举时,已经获得了冠军,接下来他还有两次试举机会。留给他的课题就只剩下冲击奥运会记录和世界纪录了。奥运会记录是177公斤,世界记录是182公斤。举重比赛的规则是,每次提高杠铃重量必须至少达到一公斤。那么,合理的选择是:第一次要178公斤,如果成功,第二次要183公斤。
结果,我们的张湘翔第一次要了176公斤,低于奥运会记录1公斤,他毫无意义地成功了,第二次要了184公斤(经济的做法是183公斤),结果,他没头没脑地失败了。最终,这两次试举他一无所得。——他即使举不起176公斤,仍然是冠军。
他的教练的选择,让我费解。
想想,当俄罗斯人还在为镰刀斧头旗努力时,美国人就是千年老二的命,偶尔还得担心东德人的黄雀在后。社会主义国家不计成本夺取金牌的策略,是美国人甘拜下风的,单纯从拜金论的体育竞技来看,资本主义制度远远落后于社会主义制度。俄罗斯人改了国旗颜色,目前在金牌榜上竟然排在第八位,即使把独联体国家都算上,也不能进入三甲。
我猜,假如中国人培养一个世界冠军或一流选手需要一百美金的话,美国人大概平均只有15美金,而朝鲜人也可能达到70美金。
中国人金牌得了这么多,甚至会让西方人都不好意思再指责了,怕被中国人说成“酸葡萄心理”。
毕竟,可以追溯的奥林匹克精神,并不是什么“重在参与”,而就是争橄榄枝。
只能我们自己多多反省了。
还有着呐,乒乓球两块几乎已经到手了。跆拳道至少一块,还有赛艇两个进入决赛的项目及女曲,加上拳击等小项,50大关肯定破了。
武术大概是表演项目,不计入奖牌总分。
旧苗的意思是,要囊括男女单项的金银铜牌,以便和美国人竞争奖牌总数。
就剩下48公斤级拳击了,邹市明半决赛曾经打对手一个15比0,水平是没话说。
跳水掉了一块,我很高兴,一个国家垄断一个项目,一点意思都没有,连傻乐都乐不起来。牙买加人打破美国人在短距离径赛项目上的准垄断,也是好事。
陈中那块,该丢。我看过陈中两届奥运会的比赛了,非常喜欢她在场上的霸气,但她与英国选手比赛的那场,打得相当保守,一副凭经验赢你的架势,很不奥林匹克。好歹赢了一分后,决心与对方耗到底,遭到报应了,被人家在最后一秒钟绝杀。
澳大利亚那个小马修,素质没话说,惊艳一跳,相形之下,我们最后出场的火亮,失态了,溅起一派很不中国的超级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