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耐滴兄弟姊妹们,有几个永恒的终极难题一直连绵不绝地困扰着、迷惑着、阻挡着、束缚着我义无返顾的、快马加鞭的、理直气壮的走向亲耐滴上帝,看到大家正好讨论宗教问题,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俺一定要向你们请教个清楚,不然瞌睡都睡不着。

1、圣经里记载的从创世到有人类的历史,总共大约多少年?流行的说法是估算不到一万年。而考古学里发现的那些人类化石却远远超过圣经里的一万年。这个矛盾该如何解释?圣经和考古学,谁更靠谱些?


发现古猿人

  2004年,人们在印尼小岛上发现奇特的人类头盖骨。专家认定他脑量只有380毫升,身高1.08米。这个距今18000年前的小矮人,被称为50年来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1992年,在意大利阿尔塔穆拉,古人类学家在地下河冲蚀形成的迷宫般的岩洞深处,在距地面80米深的地方发现一个原始人头盖骨镶嵌在岩壁上,有50万年之久。专家们确定,这是一具保存最完整的海德堡人化石。

  1924年在南非汤恩采石场,工人们在爆破时发现一个小孩头骨化石,专家认为他生活在距今120万到400万年之间,是人猿与人之间的过渡,并把他定名为南方古猿。从头骨爪痕看,这个年仅3岁的孩子死于老鹰之手。他是人类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祖先。研究发现,南方古猿起源于一个发生基因突变的古猿家族。这一突变基因导致他们能直立行走,同时使生存更容易。

  南方古猿并不是惟一被发现的古猿。早在1891年,荷兰解剖学家杜布瓦就在爪哇岛发现了距今120万年前的能直立行走的猿人化石。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
本帖最后由 李老苗 于 2014-3-6 11:26 编辑

圣经里的人类史年代和考古年代相差太远,但是不影响水色老师的信仰,这是真正纯粹的信仰哈,我就做不到。

铁地老师贴的面条神教很有趣,很有乌搞的想象力天分。

另外请教铁地老师:佛教里的宇宙观是法尔如是,本来自有,无始无终,六道众生天然就存在。这个就像神创论一样也让我很难理解,所以我也无法成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请问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
再回到基督教的问题:

2、从天文科学里我们已经知道,宇宙之大远远超过人类的观察力,在如此骇人听闻难以想象的巨多星球中,为什么圣经只提到一个小小小小的地球,更是特别关照一个小小小小的以色列民族,并对人类生活事无巨细地指导,为什么不介绍一下地球之外的其它星球情况呢?哪怕一笔带过也比丝毫不提可信啊。这个严重的局限性势必会造成让人怀疑上帝只是以色列人编造的上帝。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
聒噪了这么多,突然想起来,我前面说过不再谈论神的,是怎么回事的,又在这里夸夸其谈了?
水色 发表于 2014-3-6 16:14
谈得还远远不够多,耶稣连生命都可以舍弃,我们这点探讨又算什么。

你上面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是啊,无神论也无法证明无神,可仍然有那么多人相信无神。这应该是最好的答案了。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
至于浩瀚宇宙,神为什么只对人类费心思。这没什么好解释的,神视我们为最尊贵,高于动物,高于万物。
水色 发表于 2014-3-6 14:31
圣经里没有提及外星球的其他物种,怎么知道我们在浩瀚宇宙里是最尊贵的呢?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
嗯哪,我对时间的提问是没表达清楚出现了歧义。我的意思就是圣经里整个世界的时间史,和考古学里的时间史相差实在太悬殊。如果真有一个圣灵时间和人类时间的区别,为何圣经里不提示一下,要让人们自己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去猜呢?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
本帖最后由 李老苗 于 2014-3-7 11:40 编辑

铁地205#

“若非要寻根究底,42未尝不是个好答案。

用闲威法师的话来说,关于“造物主”和“我从哪里来”这种问题,都是关于时间的起点问题。而佛学宣传无限的时间空间连续的时间空间,所以不纠结造物主。”




42是指什么,我没看懂哈。



佛教说世界本来自有,和基督教说上帝本来自有,是否一个意思?



如果它们在此问题上的逻辑差不多,那么接受了佛教对世界起源的解释,好像也能接受上帝起源的解释了……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
若你身处险境,有人愿意以死来搭救你,你觉得这人是否视你为最尊贵呢?上帝让他的独生儿子这么做了。
水色 发表于 2014-3-7 09:48
我们如何判断耶稣是否在其它星球上对别的物种也是以死相救呢?如果在别的星球上也上演了同一幕,我们就不能说自己是宇宙里最尊贵的了。问题就在于,圣经里没有提及外星球。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
问题3:

火山地震海啸台风这些和人为因素不相关的天灾,纯属大自然的BUG,那么,造物主为什么不造一个能让他的子民避免这些灾难的世界呢?上帝既然有慈悲心牺牲自己的儿子拯救世人,为什么就不能再慈悲一些造个安全一些的地球?毕竟这些巨大天灾死亡的人数太惊人,不得不让人思考造物主的责任。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
晕,我还没来得及上来感谢,你们都要开溜了。水色老师的解答给我久居黑暗中的思维带来一道亮光,比如天灾的那个问题,虽然我还未完全从逻辑上理清它,但已是我慕道以来遇到的对这个问题最好的解答了。我曾在王怡牧师的博客里向他提了这几个问题,都没有回答我。所以我非常感谢水色老师,也不理解你为什么对此这么顾虑。

不仅水色老师 说“谈论神不能多,否则心里真的非常难安。 ”更有浦右松左老师也说,“也感到不安了”。本来我没有不安的,看到你们都不安我好像也开始“不安”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信仰难道不能像学术那样从逻辑上探讨,只能选择信或者不信吗?我感到很困惑。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
这么多年来,我既需要宗教又无法完全信服某一个宗教,所有一直停留在宗教爱好者上,无法成为一个虔诚的信徒。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都有很多让我欢喜的地方,也有很多让我迷惑的地方,所以我感觉自己既是一个基督徒又是一个佛教徒,既不是基督徒又不是佛教徒,一个矛盾综合体。

比如举这两个宗教里最根本的问题:

1、宇宙之大,为何圣经只提到地球,对地球之外的世界只字不提?是上帝或耶稣与圣徒之间的交流忽略了这个问题,还是圣经本身只是由具有时代局限性的人类编造的?


2、佛教的终极目的是要脱离六道轮回完全出世,对我们所感知的这个世界不追求、不留恋、不执著,包括我们的亲人朋友知识学术等等一切万事万物……很多人学佛的初心本是为了解脱烦恼,结果学佛后更大的烦恼来了:努力工作、认真学习、帮助亲友等等一切行为都是对这个世界的留恋和追求,这个世界是虚妄的,我们活着是虚妄的,只有舍弃才是正途,让人陷入一片存在的虚无……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
     看来真的是我的表述不好,我自己以为是心知肚明的,没有考虑到非信徒本来就对基督教抱有神秘感,很容易理解成另外一种意思。
     老苗妹妹,还有浦兄,封不怕,一并道个歉了。

     很高兴看到老苗慕道 ...
水色 发表于 2014-3-10 11:58
明白水色老师的不安是何意了,就是虔诚谦卑恭谨之心。

如果这个世界只有神所创造这一个可能,这样的态度当然是最好的。如果世界有多种可能性呢?对某一个可能性的完全臣服会不会遮蔽对别的可能性的进一步探索?就我自己而言有这样的顾虑哈。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
本帖最后由 李老苗 于 2014-3-10 12:34 编辑

每当想起神马宇宙和人类来源这些庞大的问题时,我就无比眩晕,但我还是不会放弃的,万一哪天突然就想通了呢。我希望将来有一天自己对这个问题已经澄澈了,能有机会再与你们坐而论道。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
本帖最后由 李老苗 于 2014-3-26 23:03 编辑


http://v.163.com/movie/2013/8/N/J/M94IULLG6_M94IVAMNJ.html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
N年前,当我徘徊在基督教和佛教两大宗教之间对比各方论战时,心想,你们都说自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为什么不显现一个让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奇迹让人心服口服呢?岂不是比信徒们几千年来争论不休效果更好吗?这个疑问至今没解决。
刚才看了乌干达的那个例子,如果是真实的,就只有神迹才能解释了,因为积极暗示的心理作用不可能对那么多的人都有效。可是这么轰动的事件,怎么各大媒体不报道呢?这可是非同凡响的福音,应该是比马航还轰动的新闻才对啊!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
对于你们来说,宗教和世俗是两个层面的事,它们各了各的,但是对于我这种深井冰来说,宗教和世俗有很大的交集,稍不留神就将决定我的一生。
在我目前短暂的半生中,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一直萦绕不去,成了我的生命主题,甚至掩盖了生活本身。我最初接触的是耶教,那时年龄很小,认知能力有限,在生活中认识了一个教友,她说她靠祷告就治愈自己的重病,免去了一场大手术,有医院的检验报告为证——对上帝的敬畏让我那段时间差点去做了修女。后来接触了心理学,知道强大的心理暗示也有治愈的效果,甚至重新创造一个现实,就不再完全相信那些神迹。再后来接触了佛教,又被佛教的世界观震撼,又差点去出家做了尼姑——比起宗教世界观的宏伟,现实世界实在太微不足道无须留恋。最后,又接触了一点人类学、物理学、生物学,对这个世界的来源和形成有了更多可能性的认知,就对宗教世界观持越来越审慎的态度了——当然,如果它们能像科学那样拿出可靠的实证,我照样愿意实现初衷。

所以,对于我这种方脑壳哈戳戳的人来说,神仙大爷麻烦你给妞笑一个嘛,还是有点意义的。因为,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宗教事业是个不二的选择,万一是场美丽的误会呢,我这深井冰的一生就稀里糊涂的game over了。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
每当想起总有一天我将像一根燃烧的稻草成为灰烬,一阵风吹来,消失得无踪无影……我这小心肝就拔凉拔凉的——进化了几十亿年的结果还是终成一场空。

我多么希望真的有一个叫天堂的地方,以后还能在那里和水色相遇,一起回忆在燕谈的日子,那该是多么惊奇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希望神会在我有生之年早点抚摸一下我的额头,让我看到他老人家,至少不要让我等到临终时最绝望的那一刻还不来……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
水色妹纸,这里的抚摸、看见、笑一个等……都是比喻哈,不是字面上的意思。难怪你上次说让神笑一个是把他老人家当猴耍了。都怪我表达不清楚哈。我苦恼的是,怎样才能认识他老人家,通过什么方式认识他老人家。我越来越觉得,信仰也许永远无法像科学那样去寻求真相,它无关乎真相,只关乎需求,需求越强烈,信仰越坚定。需要信仰获得安宁和归属的人,只需分清善的宗教和邪教就行了,沉迷于用科学实证的方法探究宗教,也许永远没有答案。这么多年来,我与其在信仰的路上左右摇摆,漂泊无依,还不如单纯的做个神的孩子,像个快乐的婴儿。与其痛苦的死去,不如满怀彼国的希望微笑着闭上眼睛。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