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花间对影

图片已更新了。徂徕山是我最近爬的体力强度最大的山。下周准备去济南梯子山。

图片有些还是很漂亮。老是懒得拾掇。等有空了,我再找些上来 。缩略太麻烦了。我是先传到QQ空间,那里会自动压缩的,然后再下载下来上传。不方便的就是,有时会超过200K。

旅伴是临时凑一起的,并不认识。一行三十多个呢。我们自己一伙有四人。
3# 猪头猪智慧
是啦。那里樱桃非常多。一路过去,两边都是樱桃贩子在收购。果农手提肩挑车载往他们那里送。樱桃堆的海多。
怕重,买了不到十斤。回来两天就报销了。
4# 九船城

权当去天然氧吧享受了。
出点汗,回来睡眠特别好。是治失眠的灵方。
5# kemingqian

哈哈。正是这样。就是背着吃的上去的。
多谢你提醒,这几次都没带日本饭团。我女儿最爱的就是寿司。不过自己卷不紧,一般都是买超市现成的。
11# 金秋

不过一消闲方式而已。你想多了。
12# kemingqian

这个做法貌似很简单。回头就可试试。里面的菜蔬只要不很出汁,只要对自己口味,大概是都行的。

刚刚又搜到一什锦饭团的做法

材料:
胡萝卜 1根
香菇 6个
米饭 2米杯
鸡腿肉 2块
葱 1小段
虾皮 2撮

调味料:
  油 2勺
  酱油 2勺
蠔油酱 3勺
糖 2勺
黑胡椒粉 少许
 五香粉 少许

做法:
1、干香菇用开水泡发后,剁碎,泡水备用。
2、胡萝卜剁碎,鸡腿肉切丁,葱剁碎。
3、锅入油,米放入炒片刻,入酱油,翻炒,入电饭锅。
4、把1和2中的材料入油锅翻炒,加入调味料再继续翻炒后,入热水1杯。
5、把4中的全部倒入电饭锅中,再倒入泡香菇的水。水的量和普通蒸米一样,如水不够,用清水补足。
6、蒸好后,用勺子盛出来一些,放在保鲜膜上,用手拧,拧成团。
7、把饭团摆盘,用水芹菜叶和枸杞子装饰。

贴心小叮咛:
  可以用香菜代替水芹菜。用保鲜膜不至于手黏,很方便成团。鸡肉也可以换成猪肉。胡萝卜也可以换成竹笋。最好不要选用鲜蘑菇代替香菇,因为水分较大,影响米饭捏团。

又找到一个做饭团的帖子:春游便当豪华版——寿司饭团全收录



特色几种常见的寿司和饭团,上等食材,操作简单,味道华丽~

用料米饭 适量
海苔 2大张
寿司醋 适量
鲜海虾 8只
胡萝卜、黄瓜、山药 适量
玉米粒、青豆 适量
肉松 适量
塔塔酱材料:
美乃滋 100g
洋葱末 2大勺
熟鸡蛋 1个
酸黄瓜 1/2条
盐、胡椒粉、柠檬汁 少许做法1.

饭团饭做法:
大米淘洗干净,沥干30分钟-1小时,蒸熟后闷15分钟左右;

2. 捏饭团准备工作:
手上沾水(防粘),在掌心涂抹适量食盐(给饭团增加风味)

3. 肉松饭团:
取适量肉松与饭团饭混合均匀,捏成三角形,剪合适大小海苔贴在饭团底部;

4. 塔塔饭团:
(1)塔塔酱:洋葱末2T用冷开水冲洗去除呛味,与塔塔酱其他材料混合均匀;

(2)饭团饭与适量熟玉米粒,熟青豆混合均匀,拌入塔塔酱

捏成各种形状饭团,缠上适当大小海苔;

5. 青瓜饭团(出自《贝太厨房-好吃不胖》):
(1)饭团饭和熟玉米粒混合均匀,加适量酸奶和盐,混合均匀;

(2)米饭里包入一直煮大虾和小黄瓜条,捏成圆形;

6. 寿司饭做法:
热的饭团饭与寿司醋按照一杯米配25ml醋的比例,混合均匀,冷却后即成寿司饭;

7. 寿司卷:
(1)胡萝卜、黄瓜、山药洗净切条,放入日式高汤中小火煮5分钟左右,捞出泡在冷水中备用;

(2)寿司竹帘上摆一张海苔,铺一层寿司饭

整齐码放煮好的胡萝卜、黄瓜、山药和去皮煮虾两只,在竹帘帮助下卷起;

(3)用锋利的刀切断,每切一刀沾一次水;

8. 鲜虾握寿司:
手上沾手醋(水:醋=100ml:15ml)

将寿司饭握成椭圆形,放上2只熟虾,用海苔缠绕固定。

小贴士手上需随时沾水以防粘;

海苔起初会比较脆,操作时要注意别碰破了,包住米饭过一会,海苔吸收其中的水分,就会变得软而韧,不易破而且能起到固定食材的作用;

做好的寿司、饭团尽量冷藏密封保存;
呵呵。南北我都喜欢。只要条件允许,去哪里都无所谓。我只不过不愿意闷在家里。
钱氏饭团的确好学好做。这周就办。这次我们凑了两三家人一起去呢。到时候我要馋死他们喽~~
回闲云。我在淄博。好像山东不少地方都有战争血痕。
报告快乐大姐一件让俺十分快乐的事,昨天称体重,减了4斤。不少吃不少睡,还减肥。心动不如行动。
昨天试作饭团,失败了,水少,米饭有些干,不过做蛋炒饭正好。下午去采购,星期天的饭团一定要做好。
湿手捏饭团,策驴看闲山,兵家必争地,逗得钱氏馋~~~
李酒苗 发表于 2010-6-3 22:00
回头俺要学三苗,也要学做湿~
回来了,才吃过饭。
今天真是累坏了。

饭团嘛,昨天做很成功。宝贝女儿是非常的喜欢。不过今天早上走的早,没来得及做。
PP上看不出来险。很险的地方,根本腾不出手来拍照。

路虽难走,或者会磕伤碰伤,碎石尖石乱石随路很多,但不会有大的危险,就算滚下去,也不会滚得很远,只会受些皮肉疼。因为这条艰险小路,低伏在茂密的各种藤类植被里,半边山都被它们锈得严严实实。
上几张PP吧。



上山路上的缤纷野花。



这个应该是上山的路



半山腰山色





山上一处



这个图片是另一旅伴拍的。这算是好走的路了。只需弯腰就可通过。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旅伴之众生相

  一曰恩爱夫妻甜蜜家庭。一家人稍不走在一起,男的或前或后,高一声低一声长一声短一声,声声呼唤亲亲的名字,告诉她某处要蹲下走,某处要面朝山往下退着走。其蜜密不下热恋中的小青年。他们的宝贝女儿也一会儿让爸爸当心,一会提醒妈妈何处的老藤不可抓,因为根快断了。不要以为这当妈的就一味要人照顾,上山时没走多久,那位看似很壮的哥们恶心难受差点晕倒,一屁股坐树荫下半天缓不过气来。当媳妇的立马拿出早准备的喂藿香正气水喂他,给他揉背,并把他背包里的东西转移到自己的背包里。女儿在一旁也抢着要多背东西。这小子真是福气不浅,几世修得这样的贤妻乖女。天伦之乐,旅途融融。

  二曰浪漫小情侣。女孩在男友面前吗,撒娇正是理直气壮。两人牵着的手,越溪跨石,拨藤蹲走,任是什么路,几乎从没有分开过。俏笑倩兮,美目盼兮,笑含情,目致意。呵呵。我老人家也曾年青过。

  三曰祖孙老少。小的蹿的飞快,老的赶着拉住他不要乱跑。毕竟带着小孩子,要操很多心。



此生走过的最累人的山路


  此生走过的最累人的路,是此行我们下山的路。走完全程需一个多小时。后来,当我们可以直起腰身,跨步于只可走过一只山羊的真正的羊肠小道时,觉得那实在是天下最美好的路。如此,或许可以想像得出,我们走过,NO,是爬过的,是什么样的路了。——彼时,真觉得人从四肢着地进化成直立行走,是个大大的错误。

  这段路大概四分之三,都是从藤蔓下面爬过。几乎是蹲着走过,头略高,就会被挂着帽子,腰稍直,就会被挂着背包。脚下也不好走,不是大小形状不一的石块,就是湿滑的陡险之处。多数肯定是超过四十五度角的,有的地方,是直上直下了。多亏有登山杖,及两边乱藤还有树根。真不知同行者两位老大姐还有那一老一少爷孙俩是怎么钻出来的。路只可一人通过,我们的战线拖得很长,故而没看到他们。

  路虽难走,或会磕伤碰伤,碎石尖石乱石随路很多,但不会有大的危险,就算滚下去,也不会滚得很远,只会受些皮肉疼。因为这条小路,低伏在茂密的各种藤类植被里,半边山都被它们锈得严严实实。

  藤下有些地方是泥路,要湿滑一些,登山鞋的防滑底子,沾上泥,便不管用了。前面人走过的石头上有了湿泥,也变得非常滑溜。这时,主要靠两只手抓住两边的藤草根蔓,有什么抓什么了。

  有个好处是,走这里,太阳晒不着了。每钻出一处,直腰吹吹凉爽的山风,真是舒服得不行。

  当时想,如果在这里迷路,那真是绝望,因为你无法知道那里是出口,人陷在各种藤蔓里,要砍山开路,根本不可能。真是佩服我们的探路人,居然能找到这样的路。

  累时,那是真个的累,真是迈不动步子。上山时,小腿肚子又酸又痛,难说不暗暗生悔。雨丹笑谑我是“乾坤大挪移”的后两字,哈,我心里想,说是“凌波微步”的后两字也没什么分别。到是后来两位旅伴,连连夸说我这样的走法对头,不慌不急,也不会落下。所谓不怕慢,就怕站。总体上,我还能保持在队伍的前半部分。

  见能识这样的路,些许小累,何足挂牙齿。玩一回刺激,才是难得。
此行的终点,是景区。什么雕像庙宇亭子,反正几乎可以在所有的景区看得到。就不再帖图了。

感觉北方还是严重缺水。这个季节,山地不应该那样干旱。谷涧里这里断那里续,有细细百足虫一绺水意。上游干得厉害。小有水聚处,脏兮兮澡盆大一汪,上面结着一层绿苔毛虫,看看都难受。到了下面景区,居然折腾出一道珠帘般的瀑布。再到下面的民居那里,河道干涸着,几乎沦为垃圾道。我看到河边石头垒的小水井也是干透了,连潮气都不带。

  游山,还是未开发的野山,像山。而所谓的景区,倒没多大意思。也就是盖些庙,立些雕塑,不管人间帝王还是天上神佛,稍有瓜葛,开发者一股脑儿拉壮丁般,把它们都弄来竖在景区,让人想到刘姥姥满头的乱花。不唯此,下作的是,还用它们来勒索或打劫游客的钱包。
回快乐大姐,爬山头一天,饭团做得很似模似样的。到了上山时候,消灭得只剩下一个了,不好意思带了。一个饭团该给谁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