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了。
睡醒了。
报到~~
土家美食仍在回味不已中。
我都想成为土家人啦。

没照出一张可以贴出的PP,这可怎么办?
刚才看了我照的小腐PP,都乌七麻黑的。绝不能让它抹黑了土家菜色香味俱佳的美好形象。
可能是因为照相模式调得不对。
一点一点来汇报。

以前我对张家界真是不了解。
知道那里是雅琼的家乡。知道《阿凡达》影片有些场景取自那里。
稀里糊涂以为雅琼就住山脚下。

到了住的地方,跟她联系,才知道张家界市距张家界还真不近啊。雅琼这么辛苦赶过来,让我不安,很过意不去,这份胜情,又让我感动之极。我的网游经历真幸运,凡网上可以称为朋友的,都可以走到现实中来。特别是我们燕谈,根本和虚拟无关,燕友们,真是实实在在的朋友。
我PS来PS去,觉得都失真。还是不行。

先在电话里听到雅琼的声音,非常悦耳,如同她名字雅琼一样,有玉相叩之谐且雅,跟以前在QQ语音里听过的声音一模一样。见到她下车走过来,一眼就认出来了。开始因为晚上的缘故,没大认出来跟她一起的妹妹,及坐到桌上,经雅琼提醒,我才认出那位写诗的妹妹。以前在雅琼的帖子里,不止一次见过她的照片了。雅琼快把她也叫来燕谈玩吧。
土家饭庄,真是非常好。一进屋,闻着的是淡淡的原木香味。不像有些饭店,冲鼻的尽是各种怪味。
雅琼不知道啊,白天我们在山上,或淋雨或出汗,忙着赶景点不觉得,晚上冷风一侵,才感到衣服这里湿那里潮的,真不好受。幸亏桌下那个火塘的炭火,人从脚底慢慢暖上来,跑了一天的脚板脚踝小腿膝盖暖洋洋非常的舒服。衣服从裤脚依次烤得干爽。渐渐暖了全身,真是无上的享受。我曾在陕南见过的火塘烧的是木柴,有烟。这个火塘像火盆,放的是木炭,不会有烟,因为比较深,也不会烧了鞋子烤坏衣服。
前两天雨里忙着赶路,拍的不多,还多不成样子。最后一天,还可以。可惜头一天忘了给电池充电,只拍了几张。
这也好,倒是可以专心赏景,不用分神拍些到此一游的照片了。

找到一第勉强可看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同意老程。那里真是美人窝。

雅琼图里的美景我也擦肩看到。这次一路上,就看到很多的油菜花开得正好。真想去田垄上亲近一下。
也不时看到红的白的粉的各种花树点缀在绿野之间。

回到山东这里,朝阳的柳树,都没有绿呢,细看有点点泛黄。我们在张家界那天,这边还下了很大的雪,毕竟快四月天了,雪到地上,全化了。
续前。接着汇报。

  土家阿妹一定会偷笑四个山东大嫂的吃相了。不过当她们知道了原委,一定会理解。这两天,我们除了在长沙火宫殿那顿美味,其余时间,赖以果腹的皆为天下最难吃的旅游餐。
  香椿炒鸡蛋,用碗来装,我觉得很亲切,我家乡人早春里勾下香椿炒了鸡蛋,就是这么个装法。炖腊猪脚,我真没想到会那么好吃。我家乡没有腊味。初到老公家时,觉得他们不吃鲜肉吃腊肉,很奇怪。谁料没几回,我就喜欢上腊味了。想起来了,在火宫殿也点有炖猪脚,可能是因为是小碗盛装,吃时有些变冷,不及土家火锅里炖的腊猪脚,糯而不腻,香而不肥,我竟忘了自己吃了几块。一位姐们后来说她从不吃猪脚的,这回不但吃了,而且吃了不止一块两块。也有金鞭小鱼,土家做法似乎也要比火宫殿的酥香些。

  还有个蕨菜炒腊肉,是我点的。这个菜虽野,名气及来历却是非同一般。最有名的当然是《诗经·召南·草虫》里的句子啦,“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其次,跟我的四个老乡有关。
  我老家有个四皓乡,中学时我有个好朋友就是这里的,我去过她家,好像还有个四皓庙,后悔那时没有去看。《史记·留侯世家》载,“秦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避秦乱,隐商山,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时称商山四皓。”四皓在商山边采蕨,边唱歌。其歌《采芝操》,“漠漠商洛,深谷威夷。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其中的紫芝,就是指蕨。
  蕨菜,按理说,应该算是我的家乡菜。看到过精致的包装袋上印着“商芝”,有干货,有水煮的。可能都是种植出来的。怀疑不好吃。我从没有买过。
  记得我小时候,村子附近十来里的坡坡沟沟,人是看不到它的,要到深山老林里才有这仙物。
  只有春天的山里,才有嫩嫩的蕨菜。都知道它是好野菜,但每次攀藤拨棘的来到茂叶密林里,往往只能发现星星点点的几株。采采蕨菜,不盈一握。太少了,从未凑成过一盘菜。因而,在我记忆的存储里,采蕨,是高清晰超大文件,蕨味,文件大小是零。想来,那捎得的几根蕨菜,最后多半是跟猪草混杂,进了猪的肚腑了。哈哈。
    这回在湘西, 新鲜蕨菜的味道我终于品到了。藏在心里了。

  雅琼还送了自己两本书《纸鸢飘飘》《栀子花开》给我。《栀子花开》得过全国文学奖项。这本书以前我读过。这回在湘西重温雅琼笔下的湘西故事,倍觉亲切。雅琼的文笔热情爽朗优美,浓浓的湘西土家文化教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