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某高校工作过一段时间,该高校原为师专,几年前刚升格为本科学院。那所学校在10多年前(当时还是专科),一次性留校了十位学生,学历皆为大专,留校后,那批学生分布在各个行政岗位,10多年后,这些人清一色担任了正、副处级干部,同时几乎全部评上了副教授,而我熟识的好几位九十年代从国内重点大学本科、硕士毕业、在该校任教超过15年、评讲师超过10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的老师,却还在为评副教授而努力,对他们来讲,废不废除核心期刊发论文的要求,影响都不大,废除了,那些高校行政干部们评教授就更方便了,省得还要去托关系发论文。在中国目前这种状况下,高校改革的单兵突进,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不看好。
网兄,现在高校里,不要说校长、副校长,不要说处长、副处长、院长、副院长、系主任、副系主任,就是一些校行政机构的科长、甚至是干事,都能对着教授们趾高气昂,而教授们呢,只要学校里拿出个把副处级职位,就会有一堆人去争抢,前不久,不是有个参与863科技项目的资深教授,从东北调入北京某高校,觉得做教授没出路,先是去竞聘后勤处处长,没有上,接着又降低标准去竞聘保卫处副处长,结果还是落选,只能很失落地、非常无奈地、继续当教授。
现在是学历、职称、职位泛滥成灾的年代。我从人事部门拿到一份全市专业人才的统计表格,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个小小的县级市,正高级职称数以百计,这还不包括设在本市的一所大学的正教授数。一个小小的负责群众文艺的县级文化馆,竟有多位与教授职称相当的研究馆员,其他如评弹团、锡剧团,都拥有国家一级演员,一个县级医院,有几十位正教授级的主任医师。
我上面提到,我当年的一些同事,专科毕业十多年,就评上了副教授,他们自己觉得理所当然。他们中有人跟我说,他有好些分到中学的同学,也已经评上高级教师了,他说论成绩,当年他是班里最好的,所以才能留校,那些不如他的去了中学的同学,能当高级教师,凭什么留在高校的他就不能当副教授。我反问他,你觉得你够格当副教授,那系里面那些十多年前从重点高校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十多年来的学术成果也远在你之上,他们为什么就评不上副教授,他承认,那些老师的确比他更够格,但他再次强调,他的同学们既然去了地方上都能顺顺当当评上高级职称,他应该也有资格当副教授,我说,那干脆取消掉中级以下职称算了,所有人全是高级知识分子,岂不皆大欢喜。
老范,现在是职称大贬值的年代,也是职位大泛滥的年代,我所在的县级市,在职的副县处级以上干部,超过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