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认识的两个傻瓜

我认识的两个傻瓜
先说说两个傻瓜称呼的来源
那天,俺给其中一个傻瓜家里打电话(那时候还没被冠于傻瓜称号),接电话的是他儿子。俺问,请问傻瓜在吗?回答,您问的是大傻瓜还是小傻瓜。俺问,还有谁在啊。回答,小姨夫也在。俺听了一乐,太有共识了,那个的确也傻瓜。奥,那我找大傻瓜。就听那孩子一声喊,爸爸,接电话。
真有默契,俺找的就是他爸。那小子压根没把自己和妈列入傻瓜行列。
就此这两傻瓜就成了大家都知道的称呼。
两傻瓜傻事一箩筐,不不,应该是两箩筐,一人一箩筐。
先说说大傻瓜,大傻瓜是一位享受国务院津贴的食品专家,有着一连串的权威职位。国家检测中心主任,研究院副院长,还有好几个国家级别的这秘书长那理事长的。在食品界有一定的地位和声望,但其傻,也有目共睹。
那年,他刚从美国作为研究学者归来,走上海回北京。说来我家看看。那天我走进楼门,就听邻居说,你家来了个乡下人。俺纳闷了,谁啊?回家一看,原来是大傻瓜。俺笑喷了,告诉他,人家当你乡下人呢。他竟然笑笑说,我就是个乡下人,我从美国乡下来到你们大上海了。我看他穿着一件灰不溜秋的夹克衫,顶着个桶盖一样的头发,也难怪邻居把他当乡下人。后来知道,他在美国理发,为省钱,和同事互相帮忙解决的。几个从没学过理发的专家学者,搞成个那么发型了也不容易了。
大傻瓜到上海,俺总是义不容辞的担当接待任务。总要尽地主之谊吧,所以打的吃饭都是俺的。后来听大傻瓜夫人说,他出差打的都能报销,吃饭都有接待的。俺就气不打一处来,你也犯不着拿俺的钱充国库啊。以后打的后俺就把车票往他手里一塞。回去报销去,俺不要你钱,你也别替国家省这个钱,就当俺为你做贡献了。猜大傻瓜怎么说啊。你看我们不都是忙私事吗,又不是公事,报销什么啊,以后你别抢着付钱,我自己来。谁抢了,俺不是地主吗,熟悉道路坐前面,那就是个付费的位置。他倒是公私分明。
至于吃饭么,俺就说了,你要吃地方特色俺陪你去,否则找你的接待去。结果马上就发生下面一件事。
大傻瓜是来上海参加一个国际高端会议。会议最后一天,来电话要俺陪他晚上出去吃点小吃。俺下了班就急急赶到他下榻的酒店。一进去就看到大堂人很多,正有工作人员安排大家上车。大傻瓜看见我拉起就想往外走。结果被一位工作人员栏住了,说,傻主任,请上车,车在等你呢。
大傻瓜说,你看,我有朋友呢,晚宴我就不参加了。工作人员说,你怎能不参加呢,这样吧,你朋友一起去,说完就给了俺一张红底烫金请帖。大傻瓜无可奈何被押上了车。
晚宴在金茂凯悦举行,上海最高档的宴会厅。参加宴会的有上海市付市长,轻工部部长还有国外部长会长的,这宴会规格会低吗。宴会形式是自助餐,老天,那食品真叫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啊。俺这个有名的馋嘴就像老鼠掉进了油缸里,那是满眼放光,只等一连串的发言结束。发什么言俺一点都没关心,只用眼瞅那好吃的,肚子早在叫唤了。待那台上一说干杯,俺立马开始行动,杀向四周,什么烤乳猪,鱼子酱,鹅肝,大虾,生鱼片,猛忘嘴里塞。吃得最多的是生蚝,滴上几滴柠檬汁,那叫一个鲜啊那叫一个嫩啊。再看那个傻瓜,正闷头吃着一盘面条。
那天中国食品界的大亨元老都来了。大家穿梭不停的交流名片,聊天,谈笑,干杯。傻瓜只是原地不动,过来打招呼的人不少,他只是哼哼的应答,继续吃自己的面条。吃完了就想拉俺走,这怎么可能,我还没吃完十个生蚝呢。
回去路上俺恨恨的说,你竟然放过这么好吃的一顿去吃什么小吃(所谓小吃也就是生煎啊馄饨啊。)你竟然好意思不请我吃。以后再有什么类似宴请把俺带上。
后来两天还有地方宴请老同学宴请老部下宴请,傻瓜是能推就推,只去了一个同学聚会。而且也没叫上俺。不过那同学聚会俺也确实不方便掺和。但其它宴请不为了俺而去也太叫俺愤愤不平了。他说宴请就是活受罪,吃得东西不一定对胃口,还要和那么多人应酬,哪有自己出去吃自由自在啊。嗨,一个食品专家,竟然还没俺会欣赏美食。

那年院里分房子。以资历以资格以现有住房条件,他是第一号人选。上一次分房,他把自己名额让给了一个年长的高工,说人家快退休了,没机会了。气得大傻夫人差点跳楼。这次领导开会讨论分房方案,明白人都知道那方案其实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对号入座的。总该为自己争取一下吧。他倒好,会议结束夫人问他,怎么个方案,傻瓜回答,会开得乱哄哄的,我没听仔细,反正不是我负责这事。夫人问,那你在干嘛?回答,窗外树枝上几个小鸟在飞来飞去,我看小鸟呢。
结果房子是给他了,面积规格到了,但房型不好,楼层在设备层,朝南只有一间。夫人气的没少说他。
装修房子那阵我在北京,见识了他是怎么买材料,找施工队。建材市场上他看到想要的,卖家一吹嘘一谈价,就以为是最好最便宜的。俺在旁边急着阻拦,然后开导他,现在的商品价格啊,那就是一条水淋淋毛巾,你要把水分挤干才是真实价格,你要还价,厉害的对折都能买到。还要货比三家,卖家哪有不吹嘘自己货色好的,你别表现的那么急切。没用,看到喜欢的还是一个劲的说,这个好这个好,多少钱啊。这么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怎么和对方怎么杀价。
和施工队签合同我是在场的,我得替他把关啊。设计方案,图纸是我做的。怎么装修什么规格多少价位俺定的清清楚楚。他几乎没怎么讨价,只说希望活做的好些。俺想那就别多砍价了,希望装修队看在出价份上活干的地道些。然后千叮咛万嘱咐的回来了。结果事后听说他又给追加了两万,还喜滋滋的说材料选择了更好的。(据说电线就比合同里的规格高,埋在墙里俺也检验不了)。俺再去时一看,好个鬼,俺当初要求的好多没做到,后遗症至今还在。
院里派他出国,谁不知道出国是美差啊。他说谁谁工作十几年了还没出过,让他去吧。星期天请他去开个鉴定会,又派了自己的徒弟去。傻瓜在家干嘛呢,修一个用了十几年的衣帽架。气的夫人说,你那个鉴定费够你买十个衣帽架了。他回答,让年轻人出去锻炼锻炼么。
开会发了一箱名酒,对司机说,我也不太爱喝酒,这酒你拿去吧。开会发了几条好烟。又对司机说,我不抽烟,这烟你拿去吧。夫人说你好歹也带回家一些,你不喝不抽,我总要招待客人吧,我也可以送礼吧。傻瓜说司机很辛苦,来回接送什么也没有,算我谢他的。自那以后干脆就没东西发了,人家回来说都不说。
雀巢公司上海开会,他作为嘉宾参加。给俺女儿两块巧克力。那巧克力真好吃,看俺们吃得那么甜,就说早知道多拿几块了。问,给你多少啊。回答,每人一大包各式各样的,桌子上还有堆着的随便拿。我想要那么多干嘛,就抽了两块带回来。后来我看到他回老家前,给孩子们买了几包糕点,就想,这个傻瓜,那些巧克力可比你这糕点美味多了。
此类事情举不胜举,一一道来不知道要费多少笔墨了。就此打住。
明天讲小傻瓜的故事。

小傻瓜

小傻瓜是海归大学教师。说是小傻瓜,其实人高马大。平时出门老爱穿一件休闲灯芯绒外套,背个双肩背包,说话时瞪着一双孩子气的大眼睛,看上去就憨憨的。

当初国内大学到美国招聘人才,被招聘人员一游说,再看看他从事的研究方向在国内还是空白,就放弃美国的工作回国了。那么多待遇更好,知名学校他没去,挑了上海郊区一个二流大学担任某个相关系的系主任。 理由是这个学校有他可以开拓的空间。

作为引进的人才,享受住房优惠待遇。学校给他两种选择。市区两室一厅,学校教工宿舍。他选择了学校宿舍,他说住学校工作方便,可以充分利用时间。估计在美国那些年呆傻了,这么显而易见的问题,他做了个比傻瓜还傻的选择。

后果就是,市区的房子是作为个人财产的,可以变卖,可以交换。学校的宿舍是属于单位的,不能做任何变更,而且可以随时收回。

若干年后小傻瓜千辛万苦的在市区买了一套房,学校虽然给了一些补贴,但那最多够买个小书房,离二室一厅是差远了。

傻瓜书特别多,家里最多的是书橱。看到那些高低不一,造型各异的书橱,就问他怎么凑起来这些书橱的。他告诉我基本是书堆满了就去家具店看,谁缠住他就买谁的。有一次陪他去买书橱,人家开价八百,他说我给你八百五吧,你再给添一格。那格数本来就在选择范围内,而主动加价,估计那老板也是头一次碰到。
还有一次去买西装,标价五千。他说那就五千吧,夫人说三千。傻瓜说四千八,夫人说三千二。两人拉锯战争了起来,营业员还从来没见过这架势,笑嘻嘻的来做中间人,好啦好拉,别争了,四千卖给你,亏本也做你这生意。傻瓜老大不好意思,怎么能让你亏本,算了不买了。营业员说亏了也要卖,要保证营业额。傻瓜竟然信以为真,说夫人心太狠,怎么让人家吃亏呢。

那天小傻去徐家汇百脑汇买笔记本,俺正在附近吃饭,一听说赶紧赶过去,担心小傻又被宰。果然,正在谈一款本本,都快掏钱了。俺赶紧拦下,说再看看。结果逛了一圈,谈了一家价格,比他要买的那个便宜了一千。

每逢买东西,夫妻两总要闹点不开心,小傻瓜总是说,人家说了,这东西质量好,所以贵么。人家说了,这卖给我们都不赚钱了。人家说了他们也很辛苦的。人家说,人家说,,,他就不知道人家说的里面有虚假成份,好像就不知道世界上有坑蒙拐骗四个字。直到发生了下面一件事,他才有所警惕,但后果已经很严重了。

那天小傻接到一个电话,几个来回就兜底告诉对方自己目前状况。此后收到一条短信,说书稿稿费已发,捐助贫困地区需要办理一些手续。小傻跟着短信和电话一路指点,最后直到取款机上输入了密码卡号。当发现有点不对头上银行查询时,卡上钱已经全被取走。事后回忆起来小傻还霎着很无辜的眼睛,说没发现有什么诈骗痕迹啊。问他卡上有多少钱,这下打死也不说了,夫人说一年没从那卡上取过钱,估计十几万了。这样低智商的欺骗手段,一个大学教授轻易上当了。

小傻是某科研项目的领军人物,申请了科研项目,就有了一笔笔科研经费。那钱是自己争取来的,归自己所有,但必须用规定的票据去换。我大学一老师,研究什么飞行动力,科研经费充足。开销从来不用工资,都用票据去换,像手机充值收据,要多少有多少,反正卖充值卡的也没用。每个月几千手机费,学校也知道不可能,但那是财务制度允许。再看看小傻,去超市买文具纸张,顺便买了些食物。开发票时,小傻把那些食物另外列了出来,说那不属于可以报销范围。夫人说还在乎这么一点。小傻正色说,我们一点便宜也不能贪,不属于我们的一分也不拿。其实那钱本来就是自己给自己报销。结果到了最后那笔科研经费没用完,上交给了学校。这大概也是绝无仅有的。

由于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成果斐然,小傻被称为这个领域的开拓者。有了名望有了成果,就有一些大学和科研单位来猎头。许诺条件很诱人。但他不想离开自己已经建立起来的一套系统。校长得知后,恳请小傻坚持留在本校,不要做改换门厅打算。其时小傻工作也遇到不少阻力,工作条件也很需要改善,还有买房还贷压力。这么好的机会,正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时机。可是他回答的是什么哦——我都这个年纪了,也没那么容易跳槽了,放心吧,我不会走了。夫人对我说,你看他傻不傻啊,你即使不提条件,就是高姿态一下说为学校多做贡献也好啊。搞得像无路可走似的。

小傻表里如一,袒露无余。包括感情也是。他和夫人结婚后虽然也有矛盾争执,但骨子里很恩爱。以至于到俺家做客了,坐沙发上还手拉手的。俺悄悄对他夫人说,低调点行不行啊,用得着这么大张旗鼓的展示吗。傻妻说,小傻一向认为表露真挚感情是光明正大的事,我也就不打击人家积极性了。这,小傻比较西方。

小傻随一批官员出国考察。回来就听小傻气呼呼的说,花了那么多钱,是去考察的,不是去玩的,他们懂个啥,就知道到处游山玩水吃吃喝喝。我提出分开行动,还不同意,因为需要我这个随行翻译。老天,中国特色的领导官员出国考察竟然一点不懂。

去年冬天上海降大雪,多年未遇缺乏应对措施。看到学校道路遇阻,小傻马上去买了把铁铲披起一件军大衣干开了。小傻夫人站在在窗前,只看到茫茫白雪地一个小绿点在慢慢移动,当即拍下了那副场景,起名为:雷锋叔叔复活了。

小傻姐姐大学里的领导孩子要考研,准备报考小傻门下。千里迢迢的来上海叫他辅导。小傻一口回绝,说这对其它考生不公平,考完了我才可以指点有什么问题。结果好吃好住接待了几天,那孩子无趣而返。其姐姐的出国考察随即告吹。气的要和小傻断绝关系。

小傻家在北方,父母住干休所。父亲常年躺床上,母亲行动不便。家里请了保姆负责照顾。其实除了保姆还有警卫员医护人员参与看护。一有风吹草动小傻也赶过去。保姆的工作量不很大。但保姆看出小傻对父母很在意。就提要求,自己一人照顾两个太累,需要再来个助手。小傻一口应允。后来保姆找了自己侄女。侄女白天在外面打工,吃住小傻家。所做工作只有一样:晚饭后洗碗。其余事就是照顾自己的姑姑。也开一份工资。小傻夫人对我说,我们是给保姆请了个保姆。

此类事情举不胜举,以至于俺现在和小傻夫人见面,常常问的一句话就是,你家那傻瓜又做什么傻事了?
TO平平:竟然有人乐意坐俺的沙发,受宠若惊。
TO梅茗:谢谢梅版鼓励,俺任务完成了。
TO九船城:你的支持是俺再接再厉的动力。
TO何大姐:大小傻瓜都亮相了。想起别人对你的评价,有大智慧无小聪明。用到这两傻瓜身上也合适。
TO施MM:太过奖,俺嘴里谦虚一下,心儿像花开放。
TO菜农:傻瓜这称呼比憨大要可爱些。不过在上海语境里也只好叫“憨大”了,读音是港督。俺见了小傻瓜夫人是这么说的:那屋里哦港督又组了啥刚事体了。
TO花间和初十:俺这个傻瓜是既无大智慧又无小聪明,只会傻乎乎的快乐。么啥故事好讲的。
TO教书匠:谢谢你的鲜花。
TO小舟:你的观点很精辟,谢谢对俺一贯如此的支持。
TO都好就好:你说出了我想要表达的意思,感谢你的理解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