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玩情调的“村落”

前几天到杭州度假,朋友介绍说有个利用古村建就的高级宾馆,值得一看。于是就信步走了一走。

村庄坐落在灵隐寺附近的山凹里。远远看过去,一条溪流两侧,林木之中,散布着几十栋农居状的房屋,青瓦的屋顶,泥幔的墙面,所有的房子都是木梁柱结构,门窗看上去都是旧木头的,进去看看,都是方砖地面。

再仔细看看,木梁柱都是车圆木——不像自然的树段圆木,木纹都是直的,而是显出闭合的大花木纹;所有房子的木梁柱都是一样的榫卯结构,连梁柱的倒角都是一样的角度,固定榫卯的木销都是一样式样一样长度。故意做得黑灰色似乎是旧木料的木窗格里,是双层玻璃铝合金窗。房间的空调隐藏在不起眼的梁柱角落。显然全是些故意“做旧”的新建房屋。

打听一下,原来这个灵隐寺边的古村,原来都是种茶的茶农,整个村庄看不到什么水田。后来不知怎么被开发商看上,整整一个村子居民全部被动迁,房屋被拆光,再重建成“村庄”,改造成一个村庄模样的顶级宾馆,总共只有42套客房,散布在原来宅基上的“农居”。每晚最便宜3、4000RMB,贵的近万元RMB。

目前还允许游客进入村子,村里有几家餐饮店。

把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老百姓赶走,把村落变成富人讲“情调”、玩“清雅”的地方,谁有这么大的法道?据说老板是自称傻大黑的某领导的公子,引进了一个世界闻名的宾馆公司,伪装成外资宾馆,实际上除了商号品牌,外资一块钱也没有拿出来过。

在“村子”里的一个林间空地上喝茶闲谈,看看青山绿水农居树丛,很自然的就想起《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里的情节。

贾政带着宝玉和众幕友,到新落成的大观园里视察,“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墙,墙头上皆稻茎掩护”,“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有“情调”的贾政很欣赏:“倒是此处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凿,此时一见,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见屋内“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贾政问宝玉:“此处如何?”宝玉应声而答:“不及‘有凤来仪’多矣。”贾政听了发怒:“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宝玉偏要揭穿老爸的假清雅,“老爷教训的固是,但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被弄破“清雅”颜面的贾政真发了火,气的喝命:“叉出去!”

贾府建大观园,不知是如何拆迁的,反正小说作家没有写被拆迁户呼吁青天的情节。自家玩一点村落感觉,自然清雅,还要被宝玉——也就是作者嘲讽。眼前的这个村子原住民,据说至今还在不断上访。

记得有一年到南非开普敦旅游,住的旅馆COURTYARD HOTEL,为庭院式家庭旅馆,客房是复式的,楼下是厨房、起居室,都是油漆斑驳的旧家具,阁楼是卧室,裸木的屋架,木料都是弯弯曲曲的原木,稻草的屋顶。有乡村农居的模样,价格很适中。“情调”自然有,无须刻意玩。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您说的是杭州安缦法云。安缦总部在新加坡,专做小型奢侈度假酒店,全球性的。国内富人多多,有市场需求,引入这样的产品很正常。在北京还有一家安缦颐和,酒店选址、占地规模令人惊叹。酒店定位高端,建筑均采用当地 ...
林泉 发表于 2012-4-4 20:01
所有中国的安缦项目,实际上只不过是安缦出一个品牌,出一个管理方案,一分洋钱都不曾拿出来过,全是一些权贵子弟打着外资旗号在那里圈占风景区建高级宾馆,大肆搂钱

本来想的题目是“伤天害理的清雅”,想想不要给论坛惹麻烦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这次度假都是在龙井一带,没有进过城,看到龙井的茶农,都把住房改成“农家乐”的茶馆兼饭店,家里汽车两三部,日子过得很舒坦。那些被动迁的茶农相比一下,无论动迁费用是多少,肯定是十赔九不足,心怀不满很自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12-4-4 21:41 编辑


宾馆的入口


打扮成民居的西餐馆


做旧做到青苔上屋顶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18# 吹笛在湖北
原本是可以两赢的事情,比如杭州的梅家坞,家家户户开茶楼,乡民、游客、政府皆大欢喜。
还有龙井过溪亭,政府出资把房子重修,公园造好,停车场也有了。原来的农户一家都没迁,只是告诉他们不许 ...
ironland 发表于 2012-4-5 22:57
哎呀,正是正是!

这次走了龙井八景,梅家坞,感觉很好,正觉得这是大家都得好处的事情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法云村的位置,比龙井一带更佳,从遗留的宅基及小块茶园、菜地遗迹来看,本身村落分布很分散,有山有水,非常适合于住户在统一规划下自行开发,形成特色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看木匠的片片,俺脚得挺好看的,那亭子,那屋,有啥不好?
老西安 发表于 2012-4-8 16:52
要近看,仔细看看,就知道差在什么地方了

太假,做旧做得也太明显

式样过于同一,缺乏变化。

中国古建筑元素丰富多彩,一个屋脊的做法就有上百种,窗棂的花样有成千上万种。过去日本古建筑学家就感叹中国建筑在细部的高度随意创作性。可是在这个“村落”里,呆板的式样,以及统一机器加工的木梁柱,实在是太假。

当然,比起西安一些仿古建筑,这里算是精致的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