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心中有刀在2006-11-23 15:51: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海上笑笑生在2006-11-23 11:19:00的发言:

在我的眼里,“上海”的三分之一是变化的今天,三分之一是记忆的昨天,三分之一是梦想的明天。

、、、
这话写得有文件感![em05]

在我的眼里,这个比例就只有1/2的过去、1/2的现在,没有将来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以下是引用海上笑笑生在2006-11-25 17:39:00的发言:

关于“将来”的联想,有两个看点:

一,目前的上海城是以黄浦江、苏州河为经纬天地,但未来的上海,猜想会效仿纽约城,该以真正的“海港”为龙眼观天下吧。

二,美国人打造了西方文明的实验地,纽约是大都市文明的看板,上海的未来肯定也是潮流所趋,步行随后。


 

上海没有港口的,现在花了130亿修了一座30公里的长桥,来连接浙江的小洋山岛修的那个完全人工造的港口。

将来港口投入使用后,需要用大卡车把货物运到上海一边的保税区仓库。一旦台风来袭,港口作业就只好停止,无法保证车在长桥上不出事故。

在保税区边上新建的“临港新城”,一个规划30万人的卫星城市。这大概才是热中开发房地产的领导们的最爱吧。

今天新闻报道,说为了在动迁的时候多得40平方米的补偿,这一带的农民正在纷纷离婚再结婚,有一个91岁的老太也嫁了一个江西80多岁的老头,多了一个40平方米。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以下是引用David在2006-11-26 0:42:00的发言:

与纽约相比,上海的人文气息还不够.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市场都有距离,和三十年代作为文化,电影中心的上海也不能比.

这个差得不是道里计呢!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