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靠什么把“诺贝尔奖”拉下马?
文章提交者:卡拉奇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近日,诺贝尔各奖项相继出炉。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大学生都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主动地关注诺贝尔奖。而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总人口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正处于和平发展阶段的大国,为什么迄今都没有本土华人获此殊荣?调查中,有超过六成(61%)的大学生认为,中国在培养人才的模式上存在问题。(10月22日《中国青年报》)
  
  读完此新闻,笔者感慨万千:中国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没有成功过:从五四时期的蔡元培开始,数十年内中国开始一段知识精英的成长高峰:仅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例子,尽管时值战乱,但是,当年那群联大师生中,却诞生了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共171人(学生92人),其中有杨振宁、李振道2人获得诺贝尔奖;赵九章、邓稼先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黄昆、刘东生2人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宋平、彭佩云等人成为国家领导人。
  
  可现时回首,环境条件比之当年已超几倍几十倍,北大清华还有每年国家十几亿的补助,可我们的精英后人,如今又留迹何方?西南联大校歌中唱到:中兴业须人杰。北大和清华,当年也是才子佳人的典范。但现在,这两校的组合,给人的感觉却一直有些别扭。平时看来,两人都很不错。北大的教授,清华的环境,俱是一等一的佳品。可一下来,教授走穴,学生泼熊,学校越来越像商人培训班——连中国大学的代表人物都这样不按规矩出牌折腾了十几年,也难怪中国大学们都红颜薄命了。
  
  说到底,多年来中国在诺奖上的冰与火,已经反映出了中国应试教育体制这位“老同志”不断面对新问题的大局面。目前摆在我们教育面前的是一个怪现象:考不上大学生又不甘心,大学生毕业了,又找不到工作烦心,好不容易摸爬滚打把实战经验锻炼上去了,人家又嫌弃你文凭低了。总之给人的感觉,我们的教育观念就像是个老牌浪子,表面上不色不坏,可背地里花心得很,妄想让一只鹰不仅学会游泳,还要学会奔跑,老虎不仅学会爬树,还要学会摇尾巴——这种“俗教育”的烟熏火燎,就这样让本是天才的少年们,始终无法把步伐调整到促进社会进步的程度。
  
  在百度上搜索西南联大,你会发现很多令人钦佩的东西:西南联大1939年新校舍落成时,学生宿舍全是土墙茅草顶结构;教室、办公室、实验室也都是土墙铁皮顶结构;但就是这样的破宿舍破教室,每一间里都是大师云集。例如你走进当年物理系的一间宿舍,很有可能就会碰见同居一室的黄昆,杨振宁与张守廉正在“无休止地辩论着物理里面的种种题目”——可换个方向,你如果搜索北大教授,清华学生(请原谅我又拿这两个学校说事),你会发现很多稀奇古怪的新闻,比如某某某教授与某某某教授又掐起来了,某某教授声称自己那点工资活不下去了……这不怪我们时常有偏见,这的确是因为教授和学生们总给我们处在身在曹营身在汉的感觉,一截留在学校,一截却在走穴或者玩网游。
  
  其实有时候从学术的“面相气质”上看,就能断定一所大学能否培育出人才。中国的大学美则美矣,但她的气质中少了一分蔡元培、梅贻琦、竺可桢所倡导的“民主自由、严谨求实、活泼创新、团结实干”精神,却多了一种对世俗生活的圆融和妥协。人说“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一个培养高等素质人才的地方,如果不断的被金钱化,庸俗化,那么也难怪她的命运会陡然变得无情了。
  
  换句话说,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懂得珍惜当前的道理。而实际上中国大学的悲剧就在于此:有了点钱,就开始挥霍自己的美色才气,自命不凡,不珍惜眼前已有,就跟阿Q似的头一抬嘴一张:老子天下第一。其实世间事远非如此,诺奖跟大学一样,就是一个修行圈,只有懂得了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道理,最后才能取得真经。在该“露脸”的阶段就尽可能多“露脸”,不能“露”的方面就安心在家搞学术,真正舍得一身“剐”,方能把“诺奖”拉下马。

[作者:姚於]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