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诗歌要有张力,才能给人冲击力。《请问,这到底有什么不同?》从天壤之别的两两事物开始,通过同一个质问,糅合到一个问题上。这个问题里面就埋着巨大的张力。

形式的相同,性质的不同?是如何造成的?不是命运,也不是性格,而是社会公平,还有强权与正义。这就是一种揭示问题,看出差异的眼光。

都拉屎,都发愁,都痛苦,都幸福,都死亡,都长寿......看似一样,来头大不相同。

是的,问题都是被人提过的问题。但这样含着归缪、含着讽刺地提问题,至少我是第一次见到。说讽刺与归缪,是说有人那般奢侈高雅,不也是一样拉屎、发愁、痛苦、死亡么?!这里面还含着劝谕,更有揭露。其实文学三大主题:爱情、死亡与复仇,所有的作品都在重复地讲,作品高下之分就在于换一个角度讲。《请问,这到底有什么不同?》三段论似的归缪逻辑,就非常新颖、精到。结论都埋在“请问,这两种......有什么不同?”中了......

《请问,这到底有什么不同?》就是自己的角度喊出了一个并不陈旧的声音:不公平!如果非要说“愤青”,也是够水平有新意的愤青。愤青也不是一无是处的。

如果说有什么值得仔细琢磨的地方,我感觉就是主题庞杂了一点,中心不够突出。比如:

有用矛和盾杀死了人
有用坦克和导弹杀死了人
请问,这两类死人有什么不同

第一句似乎改成“有用雄辩和宏论杀死了人”更好些,当然我的看法不定好,这还是推敲的原因。其实,情绪上来了,还顾得上什么精致,能够促人一个小小的悚然就不错了。毕竟,世道上麻木者更多些,尽管满大街看上去与店家讨价还价一个个显得很精明......
以下是引用混沌在2006-12-25 13:22: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王清营在2006-12-25 11:55:00的发言:

  企业家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那些把农民解放出来的人,把几千年来被缚在土地上刨食,除此之外再无他法可以糊口的农民解放出来的人,才是这个时代的真正英雄.

  

不懂得电的原理,哪来的电灯电话电视机?没有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没有科学技术的诞生,哪有企业家? 有人医院一块钱能治好的感冒,要你付出一千元,也是企业家,还是不是你的英雄? 事物的相辅相成你都不明白,你不白白疑问了?

楼主是反话,别上他的当......
以下是引用兮兮在2006-12-25 22:37:00的发言:

以道论道,和笛子探讨:

我认为这诗,有灵光闪现之处。但从诗歌文体上,并没有什么创新,句式单调,容易马上联想到臧克家的有的人死了有的人还活着。从内容上,我当然绝对反对把诗歌当论文老拷问,否则这诗就遍体鳞伤了.鉴于诗歌表现的事物具有特定的情境,所以,不能用纯粹的逻辑,而可以用情感,用形象化来表现。作者的愤青思维,我也曾经历,甚至我至今还有,但我不至于说,一种放大的不受控制的激情值得提倡。所以,我认为你对诗歌里有以“道在屎尿间”方式过度阐释之嫌,以我对一首好诗的标准,我无法认可它。

欢迎批评。



    这里有两点不确,也就是不尽然。

    一是“反对把诗歌当论文”拷问。要知道,诗歌有言志、有抒情,还有叙事(历史),但也有议论。明清以议论为诗,正是唐宋的抒情写景诗歌的发展;唐宋意境,也是秦汉言志诗歌的变迁。到了现当代发展到政论诗,所谓“诗歌是投枪是匕首”是也。投枪匕首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秦汉的开疆拓土时代过去了,唐宋花前月下的时代过去了,明清集大成时代过去了,现当代思想、制度,各种范型大碰撞时代,诗歌即或为口号也是符合潮流,越是符合规律的。所以,“当论文”不是过错,反而正当时。

    另外,诗歌发议论也是西学东渐使然。哲学入诗,哲理入诗,也是为什么西方现当代诗歌超过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基本原理。

    二是说“鉴于诗歌表现的事物具有特定的情境,所以,不能用纯粹的逻辑,而可以用情感,用形象化来表现”。这里有简单化“形象”或“形象化”概念之臆断。以为只有写形状物描摹抒情才叫形象,这是非常幼稚的。诗歌文学中,议论说理也是形象,这是无疑的。何况即或按照这里的狭隘的“形象”概念,楼主的诗歌也是有形象,不仅有,而且充满了形象。

    其实,说到底,有人心中的诗歌,有人理解的对好诗歌评价标准,是远离形而下,远离理性和科学,来做形上的悬想或倏忽一闪的心动,是跟着感觉走的。从有人的诗歌来看,他们是注重感悟的。而感悟这个东西,恰恰是最不可靠,最农耕,最没有现代性的。即或是浪漫,也一定是要有机的浪漫,而不是散漫。想想那些和尚道士的意象,除了似是而非,还能够翻出理性、科学和艺术么?

    另外,试问:逻辑有什么不好,数理逻辑、形式逻辑、辩证逻辑,还有形象逻辑、情感逻辑、词语逻辑......逻辑多了去了,哪怕混沌也是一种逻辑。说逻辑有罪,的确是简单片面思维的表现。

    说到底,还是持一己之标准,裁减万千之事物。背后不是一个艺术标准问题,还是一个“政治”态度问题。常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