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17.6%,比1990年减少4.1%。北京大学1999年农村学生占16.3%,比1991年减少2.5%。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农村大学生占22.3%,比1990年减少5.7%。

=======================================

2000年农村人口比例比1990减少9.8%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以下是引用周泽雄在2006-9-9 23:55:00的发言:

假如金丝铁线提供的城乡人口变化比例是正确的,那么,本文的论点就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数据上。按照金丝兄提供的比例,好像农村孩子的入学比例不是下降了,而是有所上升。

大学毕业后是否回老家,这问题不是喊口号能解决的。比如我原来供职的财经大学,就不鼓励来自农村的孩子毕业后回相对贫困的老家去,主要倒不是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吃香,而是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回到农村很难派上用处。比如,会计系是不教珠算的,学生掌握的会计、审计、金融类知识,在村镇级别的地方没有用武之地。对那些地方来说,一个中专级别的商业学校毕业生,也许更合适一些。

写社会批判类文章,没有义愤当然不行,只有义愤更加不行。

1990年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为26.4%,到2000年这一比例上升到36.2%,数据来源:源自《中国统计年鉴(2004)http://www.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5267196/Uchenl/A156135.html

假定原文的数据是正确的,人口比例的变化,至少说明这问题没有这些数据咋看上去那么严重。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作为被管理者我们只需要提出问题.如何解决是他们的事,他们应该具备我们不具备的能力.  也就是当我们感觉到问题时,不能用为管理者寻找借口方法抵消问题.比如管理者觉得对农村籍学生扩大招生比例的无法操作,那么也可以用提高农村教育经费,用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方法来平衡差异.

==========================================

混沌先生的这段我是支持的,提高农村教育经费,既然实行义务教育,包下所有孩子初中小学的学费,那就要包下所有这些教师的工资,否则就成了国家请的客,变相让教师买单,或者就是根本请不到够格的教师。

不过在农村学生确实水平较低的具体情况下,让名校降低录取标准,向农村生倾斜,我是不太赞成的,混沌先生看得很清楚,这是农村教育水平低造成的,如果要向教育水平低倾斜,那么地区间也该向教育水平低的地方倾斜,城市间也该向教育水平低的地方倾斜,农村与农村间教育水平相差同样是极大的,如果也向教育水平低的地方倾斜,那名校也就不成其为名校了。

正道还是增加农村教育投入为上,至少效果肯定是正面的,改变农村录取分数,带来的也许是便宜一批高考移民。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是说我吗?我初小文化,谁博士啦?你才博士呢。

义务教育,法定责任,你政府钱不够,借债去!总不能说义务教育是让老师义务教学生。再说对别的说没钱可以,政府现在教育总开支4千多亿,今年财政比去年多收就可能多收8千亿,多投伍佰亿在农村义务教育上,就缓过气来了,欠债先还,政府早N年就答应教育经费提到GDP百分之四的,现在还三都不到!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钱永远没有够的时候,但欠的钱应该先还,答应的就要先做到。如果政府原来答应的不是义务教育, 而是答应给孩子提供免费午餐,我也会同意有钱先解决午餐,教育排在后面。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