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这篇文章的历史可能有十年了。八年前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很惊讶,课堂上也给学生讲过,后来嘛。。。。。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以下是引用安宁在2006-7-20 6:14: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乌龙茶在2006-7-19 19:01:00的发言:
    呵呵,这篇文章的历史可能有十年了。八年前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很惊讶,课堂上也给学生讲过,后来嘛。。。。。

现在应该是更有价值了吧?你是不是不再给学生讲了?是不是现在大家都明白美国教育是怎么回事了?还是说了也没有用?我想你可以加一点新内容继续讲给他们听,说一说总比不说的好,你说对不对?

对不起,我一定是多有冒犯!请不要介意!我是很尊敬乌教授的,只是希望你不要灰心。


      安宁先生:你没有冒犯我。你这样说倒是让我要反思一下了,可能我在哪个地方说话不够注意,冒犯了你,请原谅。

      这篇文章,印象中曾在哪个地方看到有人批评过,但记不清是怎么批评的了。我想你可能也听说过,美国有五十个州,就有五十种教育。而且美国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的差别很大——质量上的差别还在其次(这是我们最关心的),课程上的差别是最重要的差别。所以,几年前我给学生讲这篇文章,说美国如何如何的时候,只是觉得它们的教育理念确实比我们先进,但是如果有学生向我提一个问题,中国教育可以这样吗?我就会陷入尴尬。因为这篇文章所反映的只是一种美国教育,如果要学美国,我们该学哪一种?此其一。其二,事实上美国也有精英教育,当然也有我们所认为的素质教育(特别强调素质教育是一个中国概念),如果以这篇文章为例主张中国应该向美国学习,势必有人要问我,那你为什么不主张学习美国的精英教育?其三,这篇文章能反映美国教育的一个特点,就是注重社会生活以及相关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类的知识,但它只是一类课程、一种教学模式,如果我以这篇文章为例主张中国应该向美国学习,势必有人问我,为什么你特别强调要学习美国的社会研究课程和社会型教学模式,而没有提美国的科学教育?在科学教育方面,应该是中国向美国学习,还是美国向中国学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0 10:27:37编辑过]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6-7-20 12:07: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乌龙茶在2006-7-20 10:26:00的发言:

如果以这篇文章为例主张中国应该向美国学习,势必有人要问我,那你为什么不主张学习美国的精英教育?其三,这篇文章能反映美国教育的一个特点,就是注重社会生活以及相关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类的知识,但它只是一类课程、一种教学模式,如果我以这篇文章为例主张中国应该向美国学习,势必有人问我,为什么你特别强调要学习美国的社会研究课程和社会型教学模式,而没有提美国的科学教育?在科学教育方面,应该是中国向美国学习,还是美国向中国学习?


此言差矣!我们向别人学习,并不说明自己就一无是处,也不说明别人就没有不足之处了。学习是一个互相取长补短的过程。谁都不会尽善尽美,我们学习别人的长处就可以了,能学一点就是一点。不知我说得对否?特此请教。

      金秋说的不无道理,至少理论上应该是这种态度。但是像楼主转帖的这种文章,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看了以后,都会由此联想到中国教育,并对中国教育持否定态度。我本人也是坚定的否定者之一,而且可以开诚布公地说,我就是全面否定的那种人,因为我根本就不认为中国现在的教育还有什么优点可言,根子都烂了,叶子还一丝丝绿,那又能怎么样?

       可能看到这里,你会觉得我出尔反尔。其实不是这样,我学的是教育学专业,现在也一直在做从事这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我可以在论坛上凭印象全面否定中国教育,但是当讨论一个具体理论问题时,我不能凭感情、凭印象、凭简单的直觉说话。何况,同样是否定,不仅否定的程度会有差别,否定的视角、论据以及希望肯定什么,这往往有天壤之别。对于这个贴子,我只是说说人们可能怎样阅读,以及那样的阅读可能蕴含了什么“危险”。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安宁先生过奖了,很羡慕你能在美国看到更原汗原味的美国教育,也期待你将美国教育的长处和优点更多介绍给我们。非常高兴的是,我们是同行,我观察了一下,真名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同行似乎不是很多。以前真名曾有一个,他在美国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可惜现在好象不来了。

    很惭愧的是,我提不出什么好的主意,有的只是一些看法,更多是理论层面的。教育应该是实践性的,所以很羡慕你。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6-7-21 15:23:00的发言:
感觉乌龙茶先生把教育学研究得越多,就越是不敢出主意了。

       金秋批评得极是,这是我的苦恼,大概也是所有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苦恼。教育界自己也在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离?我倒是希望这个问题能引起讨论,但比较难,得有熟悉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人来参加才会热闹。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以下是引用章启晔在2006-7-21 22:44:00的发言:
乌龙茶先生是搞教育的?中国的教育问题不出在具体理念或做法上。而是出在人太多,因此对人求全责备,还喜欢以一个模式进行雕刻上。不客气地说,在中国当教师时间长了,没几个没心理问题的。中国人好当土皇帝就是教育的最大成果。

       章先生的话,我尤其赞同最后一句。但我们可能对原因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我认为教育理念上是有严重问题的,但不是说缺少理论研究,而是说理论研究无法改变教育者的教育理念。至于你说当教师时间长了,都会有心理问题,这我也基本同意,但是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是学校环境太糟了。这里面有很多问题,以后我们慢慢讨论吧。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大环境不变,教育很难有真正的改变,这是肯定的。

   教育救国论或出路论并不是教育腐败的原因,但在有教育腐败的环境里,教育救国论或出路论的确是令人恶心的。很显然,腐败的教育不可能救国,也不可能是一种好的出路,而只能是某些腐败分子或腐败集团的出路。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谢谢章先生,我感觉我们在许多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致的。也盼望能看到你有更多的精彩发言。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以下是引用安宁在2006-7-22 4:54: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乌龙茶在2006-7-22 0:55:00的发言:

   大环境不变,教育很难有真正的改变,这是肯定的。

   教育救国论或出路论并不是教育腐败的原因,但在有教育腐败的环境里,教育救国论或出路论的确是令人恶心的。很显然,腐败的教育不可能救国,也不可能是一种好的出路,而只能是某些腐败分子或腐败集团的出路。

很高兴看到这些真知硕见,大家心里都很明白。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真名网的原因。我虽然至身国外,但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中国人的事情,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 还是新加坡。

教育方面的有些问题是一种民族的共性,例如“以成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即使是在日本,韩国,台湾等不同体制下,亚洲的这种成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有历史渊源的。然而这些地方的教育者们已经认识到这种教育理念是违反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利于创造力的开发。他们在很努力地改正过去的做法。例如我转帖的文章“中美教育测量评估比较”中提到台湾已经取消大学入学考试,但是遇到的阻力很大,民众也是众说纷纭,不都赞成。但是因为领导部门有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所以他们走出了这一步。

我的意思是,即使大环境变了,人的思想的改变还是要有人去做工作的。大环境的改变也许提供了改变的机会,但是大家没有共识,事情还是不会成功。尤其是搞教育理论研究的人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更要清楚,要有一批头脑请楚的人,明白到底问题是出在哪里,把这些理清楚了,如果要改变,也可以知道从何处入手。

说的不好或不对,请指教。很不愿意让人们觉得你不是身在其中,说起来轻松。其实我是很想了解国内的现状,所以说起话来不至于离题太远。让同行见笑。因为我相信中国的事情主要要靠中国人自己来解决。国外的人帮不了很多忙,不帮倒忙就不错了。

 

        不好意思,昨天没注意到安宁先生的这个跟贴。

       安宁先生强调“中国人的事情主要靠中国人自己来解决”,虽然身居国外,却始终关心国内的现状,且不愿置给人身事外的感觉,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教育以“成人为中心”还是以“儿童为中心”的问题,曾经是国内教育理论界的热点问题,现在虽然很少直接讨论这个问题,但从各种理论的交锋看,它仍然是理论分歧背后的核心问题。我本人是赞同“儿童为中心”的,但这个观点要能立得住,需要解决一大堆的相关理论问题,比如,儿童的存在(或生存状态)与成人的存在(或生存状态)有何不同?如何理解儿童教育中的平等问题?如何理解教育教育中的权利问题?如何理解儿童的幸福问题?等等。

      很希望看到这方面的深入讨论。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还要谢谢章兄的提醒。我会注意劳逸结合。我是个夜猫子,今天才知道原来大苗先生也是同道中人。呵呵。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安宁先生,我刚刚看了,你转的那篇中美德育比较是在第2页,能进去的,不知你是什么原因进不去。还有你的回帖发了三次,你在自己的电脑上看不到,所以我估计是你的电脑系统出了问题。你可在意见版问鲁阿丁,把详细情况告诉他,他是高手,一定能帮你解决。

    我看了你的回帖,很感兴趣,很想从你那里了解更多、更细致的情况,尤其是美国在儿童权利等问题上的具体法律法规和教育上的具体行动,也希望看到你对中美教育的比较。这里我也介绍一下中国的情况,中国参与联合国1989年的《儿童权利宣言》的制定,好象是90年还制定了保障妇女儿童权利方面的宣言,近几年还出台了包括教育法在内的法律法规,你提到美国的观念是,学生也是公民,也享有一般公民具有各种权利,这个中国现在也是这样认为的。我觉得,中国现在这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在实践上,许多教师没有这种意识,甚至他们对自己有哪些权利也缺乏了解。我在师范生讲课时是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宣传的,但是我感觉,我们许多大学教师,平等、自由、权利意识都不强。这当然有国情、历史方面的因素。但我相信,情况会逐渐好起来。我们在这里的讨论,也会成为推动进步的一种力量。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安宁先生不必顾忌,真名是很开放的(除了有可能危及论坛生存的敏感问题),你问的那些问题非常好,比如国内教育理论研究更多是纸上谈兵的问题,许多中小学教师也提出这个问题,理论界人士自己也知道,一直在讨论“教育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如果真名现在有更多教育学学者,我会转那些文章,但现在更合适的论题是像教育产业化这样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我们慢慢努力,相信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

    你对《教育研究》的看法,我有同感,我自己是从来不看《教育研究》的,虽然说起来,它是最权威的教育学术期刊,但实际上是政策性多于学术性、热闹多于理性。所以我更喜欢像《北大教育评论》这样的期刊。另外,现在国内的学报、学术杂志,风气很坏,这方面的话题以后也可以讨论。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我已经在那个贴子做了回复,非常重要的文章。我会认真学习。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