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是在什么时候看过这个贴子的了。其实问题的关键是,眼下,一个人没读过硕士、博士,他就没有机会被视为人才。至于硕博是否都是人才,或硕博是否都不是人才,这与一个不是硕博的人是否可以是人才,应该是两类不同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区别开来。

    我们处在学历社会,这个没办法法避免。问题是,我们的学历社会太简单化了。事情已经被弄到这一步:人事部门、组织部门的那些头头脑脑们,手里拿一把尺子,上面刻着本科、硕士、博士,你够上了本科线,是普通人才了,够上了硕士线,是高级人才了,够上了博士线,就是顶级人才了。多么简单实用的衡量人才的办法!

    谁的脑子会这么简单呢?竟然是那些有资格断定你是不是人才的人。对于他们,还能指望什么呢?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老木匠大学里,菜农在企业里,他们判断人才的标准是不同的。老木匠的标准是学术,具体就是论文的发展数量(质量)、教学效果得到学生认可的程度。菜农的标准是有怎样的产品,具体就是性价比,报酬与产出的比值。

    人才是造化的随机分布,我不太懂,什么分布?不同社会群体中,人才的比例肯定是不同的。当然,这还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算人才的问题,正如大学和企业拥有不同的人才标准一样。

    关键问题,教育的主要作用在于它给平庸者提供了机会?我不得不承认,这符合事实,但是承认这个事实,就是承认教育的无能,所以我决定不承认。在柏拉图的教育计划里,环境一个哲学王的时间是40年以上,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的学园里学了20年,这比今天一个博士受教育的年限长多了。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