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甘阳:中国大学人文教育面临的七个问题

1.大学人文教育需要考虑大学与中学、尤其是高中教育的关系
     
    不注意中学与大学的衔接,也就不能设计好的大学人文教育课程。哈佛大学1945年的著名红皮书《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对二战以后的美国通识教育影响很大,它谈的是哈佛大学的本科生教育,但花了非常多的篇幅来谈中学教育。如果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与中学的课程过多重复,不能保持高中生进大学后的新鲜感,教学效果将是非常失败的。 ( http://www.tecn.cn )
     
    2. 大学人文教育必须首先澄清和理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关系。特别需要明确“本科教育”有其独立的培养目的和目标 ( http://www.tecn.cn )
     
    我国大学目前本科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是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所谓“大学的人文教育”,主要指的是大学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因为研究生教育应该更注重专业教育。虽然“人文教育”本身可以是一个终身教育的概念,但“大学的人文教育”是指大学有义务有责任为学生提供的教育,而本科毕业以后的人文教育主要是学生个人的安排问题,不再是大学的责任和义务。 ( http://www.tecn.cn )
    进一步而言,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的人文教育”主要落实为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阶段的通识教育安排,如果大学本科第一年开始就着重专业教育,那么“大学的人文教育”事实上就难以落实。但我们知道,自从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大学体制,这种体制的主要特点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实行专业教育,本科一年级就分专业,因此我们的大学一直没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分,也缺乏“大学人文教育”的制度和传统。晚近以来教育部和许多高校都在推动“文化素质教育”,主要就是想改革目前的大学本科教育,特别是想改革我国大学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区分的状况,许多大学都在开始探索本科教育体制逐渐转向通识教育的方向。 ( http://www.tecn.cn )
    我国大学从强调专业教育转向注重本科通识教育,这是个困难的过程。许多尝试或许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些尝试都为探索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转型积累了经验教训。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大学本科教育的目的和目标仍然有待认真讨论。在这里,我们需要问一下,大学本科教育的目的和目标何在?目前很多大学似乎都把本科教育的目的看成就是培养研究生的生源。这种指导思想是值得重新加以检讨的。严格地说,这种指导思想是难以成立的。首先是报考研究生的学生比例问题,本科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是有限的,如果把本科培养目标看成是培养未来的研究生,就没有顾及大多数今后不读研究生的本科生的培养。其次,更重要的是,这种指导思想恐怕仍然是以往强烈的“专业主义”教育思想和传统的延续,仍然没有真正把大学本科教育阶段视为具有独立的目的和目标,而是对本科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含混不清。实际结果是把以往的“专业主义”转移了一个层次,大学扩招后,大学本科变得相当于过去的高中,而研究生则变得相当于过去的大学本科,因此一切仍然强调的是专业教育,这就不大可能建立真正的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制度和传统。 ( http://www.tecn.cn )
     
    3. 大学人文教育必须理顺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特别需要认真考虑法学院和商学院这些职业学院在大学中的定位问题 ( http://www.tecn.cn )
     
    中国的商、法学院目前的很多问题不可能短时间解决,但值得提出来讨论。就像1950年代大学强调专业教育是为了中国工业化急需一样,近年商、法学院大量扩张是为了市场经济急需,有其合理性。但我们要思考,商法经管学院的学生今后将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到底受到过什么样的人文教育,他们的道德品质如何?他们十七八岁直接就读商法学院,其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挣大钱,这样人文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都无从谈起。这里的问题不仅仅是商法学院要不要人文教育以及如何进行人文教育,而且更在于商法学院占据大学的相当大一部分资源,会对整个大学本科教育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中国的商法学院应该像现在这样一直放在大学本科,还是应该在适当时候停办本科,转为“后本科的职业学院”,值得提出来讨论。 ( http://www.tecn.cn )
    目前提出停办商法学院的本科,往往会被人指责为采纳美国的模式。我认为这并不成立,我们不能说因为是美国的模式,我们就不用,而是要看它好不好,好就要用。为什么美国的大学本科生在那样一个商业化和消费文化诱惑非常多的社会,能够非常安安静静地读圣贤书?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美国的商法学院像中国一样是办在本科的话,我相信美国大学的本科文理学院及其通识教育制度多半难以维持。因为每个家庭都会做很简单的计算,如果任何人并不需要经过本科四年教育,就可以直接选择挣大钱的职业教育如商法学院,那我们可以想象,还会有多少美国家庭会先花四年的冤枉钱,供自己的子女先读文理学院,然后再去商法学院?为什么他们不直接投资让子女直接读商法学院?结果是可以想见的。反过来,正因为必须先读四年本科才能报考商法学院,同时事实上只有文理学院的最优秀的学生才能上精英的商法学院,这样就能一箭双雕,既强化了大学本科的人文通识教育,又确保了商法学院的学生必然是已经受过最好教育的学生。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商法学院转为“后本科的职业教育”,大学本科的人文教育才能比较从容地设想、强化和改善。 ( http://www.tecn.cn )
     
    4. 大学人文教育需要重新考虑“文理”关系
     
    “文理”关系现在比较复杂,传统的“文理“关系指文史哲与数理化的关系,但现在“文”的方面包括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两者间本身就有很多差异甚至矛盾;而“理”的方面不但包括纯科学,更包括许多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等等。如果广义的通识教育要包括所有这些内容,课程如何搭配是极为复杂之事。目前的情况是通选课往往成为各种各样的“概论课”,很难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和效果,这是很不理想的。要精心选择可以入选的课程,而不是现在这样五花八门的概论课。 ( http://www.tecn.cn )
     
    5. 大学人文教育进入课程设置,将凸显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矛盾
     
    人文学和社会科学笼统都属于所谓“文科”,但两者差异非常大。社会科学通常强调对当代社会的分析,而人文学则离不开对历史过去的认识。大学的人文教育应该着重人文学,还是偏重社会科学?不同学科的人会有很大分歧。社会科学家可能会认为人文学如文史哲根本没什么用处,而人文学者则会认为中国的社会科学都是照搬西方的,没有自己的东西。这两方面会有一个很长的互相妥协磨合的过程,才能逐渐形成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完整概念。 ( http://www.tecn.cn )
     
    6. 大学人文教育一定会重提百年来的老问题:“西学与中学”问题。
     
    推动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必然会重新面临一个问题,现代大学人文教育应该着重中国的人文教育传统,还是西方的人文教育传统,或是走晚近美国时髦的所谓“杂多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教育?这些问题非常复杂,我这里只能很简单地直截了当说,我个人反对美国式的“杂多文化主义”, 因为它会把一大堆没有经过检验的东西塞到课程里,本科生的课程不应该如此。美国的“文化杂多主义”号称反对西方中心主义,但实际是虚假的,无非是在西方经典课程里面加了一些非西方作品,并不会改变什么,仍然是西方中心的。 ( http://www.tecn.cn )
    我主张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要中西并举。中国一百年来之所以把中西问题作为中心性的问题,因为现代中国总的问题就是直面西方文明冲击的问题。这一点上中国与日本很不同:日本在近现代必须首先谈亚洲,才能谈它与西方世界的关系,但是中国总是直接面对中西问题。其道理在于,日本需要首先取代中国在亚洲的地位,要占据它在亚洲的地位,才有可能谈和西方的关系,所以日本对亚洲的研究确实比中国对亚洲的研究发达。中国人今后自然要重视对亚洲的研究,但中西问题仍然是中国的中心性问题,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如果学华而不实的美国“杂多文化主义”,恰恰只能变成美国校园政治时髦话语的附庸和跟屁虫,而放弃自己的中心问题。 ( http://www.tecn.cn )
     
    7. 大学人文教育课程的“纲”与“目”问题
     
    现在各大学的素质教育往往把精力放在增加通选课的数量上,这是抓目不抓纲的做法。一个真正的大学人文教育要精心设计几门必修课作为人文教育课程的“纲”,例如中国文明史一年、西方文明史一年,中国人文经典一年、西方人文经典一年,这是比较可取的建设性目标。 ( http://www.tecn.cn )
    现在许多大学都号称他们学的是哈佛大学最新的通识教育方案,但学美国不能去学它最时髦的东西,而要看其建立现代通识课程的全过程,从1917年哥伦比亚大学最早尝试现代通识教育课程到1945年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红皮书,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中心问题实际一直是打造美国文化熔炉,是为了回应现代社会离心力很大,难以形成共同语言的问题。它因此强调大学通识教育是对所有本科生的教育,特别强调要以西方文明传统作为人文教育的共同基础。确实,1980年代后期以斯坦福大学改革为标志,“杂多文化主义”变成时髦,但仅仅是时髦,并没有改变美国大学人文教育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实质。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是否只需要以中国文明传统为中心?不少中国学者或许会认为应该如此,但我认为这不实际。我们处在一个西方主导的全球化世界中,我们一方面要在这样的全球化时代坚持中国文明的主体性,同时必须深入认识西方文明的传统。 ( http://www.tecn.cn )
     
    (本文由欧树军根据作者的演讲整理,经作者审阅。)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有人说,因为大学扩招导致了规模大,无法容纳这么多学生,因而只能找城外的空地。我说,事情并不尽然,其实大学的教学区域、实验室和图书馆等并不占多大地方,关键是生活区太庞大,完全可以让学生们在外面自己租房而腾出大量生活区用于大学的教学、实验室,以及提供中午饭而已,其他的社区服务均分散到城市本身的各个角落。1949年以前的中国和今日国外的大学,大部分都是这样做的。而今天把大学办成一个提供全面服务的小社会,因而越来越庞大,于是就远离城市,孤立地存在。

         这随便找来的文章,确实随便得可以。
         大学到郊区找空地扩展地盘,再经地方政府统一规划搞出大学城,首先不是因为城区地盘紧张,而是因为教育部握有评审大学的硬件发展是否合格的硬性指标。有多少学生,就要有多少面积的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食堂、学生宿舍等等,不达标,就是办学条件不合格。其次是,如今大学要靠招生敛财,各校都在抢生源,抢生源就是抢银子。学生多了,要达到教育部的指标,就不得不扩展地盘,城里没有空地可扩展,就找地方政府帮忙,于是地方政府规划大学城,同时为大学与银行牵线搭桥,确保大学能顺利贷款。大学城、校区扩展、向银行借贷,这些事都是一气连贯的,举国上下皆如此。
       不是大学要办成一个能提供全面服务的小社会,所以弄得越来越庞大,而是高等教育产业化后,大学为了抢生源、抢银子,同时又要达到足够抢生源、抢银子的资格,不得不扩展地盘,结果越弄越大。

[ 本帖最后由 乌龙茶 于 2009-4-18 21:59 编辑 ]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我没看出来甘阳仇恨西方,我只看到他在强调中国文化是与西方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是西方逻辑无法解释的文化。我不喜欢这个说法,但我承认,这是强调多元、从multi出发的思考必然会有的一种结论。
    哲学上的“多”是与“一”相对的概念。多元论与一元论的对立,根源于对“一”与“多”的关系的争论。把multiculturalism译成“杂多文化”,这没什么可笑的。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multi从哪里来的?你不是在大学时代就已经读遍经典哲学名著了吗?要是你不知道多、杂多、多元这几个词的哲学含意是什么,怎么用,可以复习一下大学做过的功课嘛。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别搞笑吧,按照你的逻辑,多党制应该翻译成多元党制,我没好意思说你,你还好意思说我。你在9楼的质疑是针对ism的吗?要有承认错误的勇气,首先要有面对事实的勇气嘛。不知道“multi”的由来,就去复习嘛。以前没看懂,现在再学习也不迟嘛。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原帖由 施国英 于 2009-4-19 15:54 发表
见过不肯认错的,没见过这么死要面子爱狡辩的。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一词的出现始于八十年代的美国。就像微软(Microsoft)是英文的micro和soft 组成的新词一样。我前面已经说了,multi在英文里是构词成分中的词首,表示“多”。后面的词根不同,自然有不同的译法。“多元”是相对文化而言。
哲学中“杂多” 的英文是Heteropolyacid,这是康德哲学里的概念,主要是指没有经过先验形式加工过的感觉经验。 和甘阳的翻译是一回事吗?
先纠正你一个错误,“杂多”这个词,既非只有康德才使用的概念,也不是康德第一个使用的概念,你号称大学时代就读过所有哲学名著,你是怎么看的?不会是到图书馆把所有哲学经典著作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就以为自己都看过了吧?
        前天,我在思辨版转了甘阳写于1988年的一篇文章《自由的敌人:真善美统一说》。在那篇文章里,甘阳对柏林“价值多元论”的来龙去脉有精准的分析。你可以去看看这篇文章,然后请你想一想,为什么甘阳不把multiculturalism译为多元文化主义,真的是像你说的那样,他的英文太差了吗?
        哲学上的多元论,是相对于一元论而言的。早在柏拉图的《巴门尼德篇》里,“一”和“多”就已经是一对哲学范畴。 哲学上的一元论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多元论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这个在甘阳的那篇文章里已有介绍。你说“multi在英文里是构词成分中的词首,表示‘多’。后面的词根不同,自然有不同的译法。‘多元’是相对文化而言。”这对像你这样读遍哲学名著的人,也许是很自然的,但对我这种没读过几本哲学著作的人,却不那么自然。为什么不译为多重文化主义而译为多元文化主义呢?   cultural pluralism怎么译呢?   cultural pluralism与multiculturalism是什么关系呢?
        在柏林的价值多元论里,价值多元是指不同善之间的不可公度性,即各种价值是相互冲突且无法调和的。multiculturalism追求的是多种文化的相互并存,它不仅强调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也强调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可能性。把如此意义上的multiculturalism译为多元文化主义,很贴切价值多元论的本意吗?(想必你也知道,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根本上是价值观的冲突,或可以追溯到核心价值观的冲突)
        甘阳把multiculturalism译为杂多文化主义,还因为他对multiculturalism的不信任。他说:“美国的‘文化杂多主义’号称反对西方中心主义,但实际是虚假的,无非是在西方经典课程里面加了一些非西方作品,并不会改变什么,仍然是西方中心的。”对于甘阳来说,西方人的骨子里是西方中心主义的,根本不存在什么文化多元主义。所以他把multiculturalism译为“杂多文化主义”。这在你看来很搞笑,但在我看来,搞笑的是你自己。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你连热闹都没明白,还自以为得意地笑别人不懂英文,究竟是谁在搞笑?

[ 本帖最后由 乌龙茶 于 2009-4-19 21:01 编辑 ]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探析

 [摘要]多元文化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以民族方式处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和政策模式。在20世纪60~70年代左右,随着民族文化多样性问题的突出,多元文化主义在美、加、澳等移民国家兴起。冷战结束以来,多元文化主义成为西方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潮。
  [关键词]多元文化主义;民族文化多样性;产生;发展
  [作者简介]杨洪贵,重庆文理学院法政系副教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重庆永川,402168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7)02—0075—03
  
  作为描述近几十年来西方社会变化的重要术语,多元文化主义是当代西方关注民族文化多样性,主张尊重差异,追求多元文化平等共存,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思潮。它产生于美国和加拿大,1970年代被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瑞典确立为国家政策。冷战结束以来,多元文化主义成为西方社会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潮,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拟就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进行探讨。
  
  一、多元文化主义术语的由来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是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术语。19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一词已被频频地使用。要认识多元文化主义,追溯这个词语的由来显得非常必要。mui—ticulturalism是个复合词,由multi和culture组成,在产生的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multicultural,然后才是multiculturalism。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multicultural指的是一个由多个不同文化的族群构成的社会。1941年7月27日,美国新泽西州《先驱报》的一篇报道里首次使用multicultural,文中说到,一个反对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偏见和行为的讨论会赞成一种多元文化的生活方式(multicultural way of life),这里指的是一种生活方式。Multicultural这个词在1950年代后期的加拿大开始流行起来。1959年6月16日蒙特利尔《时代杂志》有文章把蒙特利尔描绘成为多元文化、多种语言的社会,并说多元文化、多种语言的社会是世界上最具有普遍性的社会之一。这里用以形容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的社会。此后,multicultural这个词语得到广泛的使用。可见,multicultural作为一个新创造的词汇,最早出现在1940年代的美国,在1950年代后期的加拿大开始流行,1960年代以后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描绘一种社会现实,形容一个社会的状况和特征,就其含义而言,主要是指一个社会的多文化、多民族和多语言特征。  Multiculturalism是由multicultural演化而来的。根据《牛津英语词典》,Multiculturalism第一次使用是在加拿大政府的报告中,即1965年颁布的加拿大《皇家委员会关于双语主义与双文化主义的报告》。报告称,在加拿大处理英语民族和法语民族关系的方法是Multiculturalism。1971年加拿大政府宣布多元文化主义为国家政策,指出在双语言的框架内,对于政府而言,一种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是确保加拿大文化自由的最合适的方法。1972年12月12日,《时代》周刊称,加拿大面临着尚未解决的双语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问题。可见,多元文化主义是个复合词,最初产生的是形容词的“multicultural”,然后才是作为名词的“Multiculturalism”。从这些最初的用法来看,multicultural主要是形容一个社会的多民族、多文化的特性;而Muluculturalism主要是用以表示在多元文化的社会里处理多民族、多文化之间的关系的一套新的思想和方法。
  
  二、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
  
  在1960年代,多元文化主义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兴起。就其背景而言,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首先,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快速发展
  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是移民国家。在历史上,他们都形成了以英语移民及其后裔构成的主体民族,为了保持种族纯洁和文化同质,都曾经长期实施限制性移民政策,严格限制有色人种移民的进入。二战后,出于国际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他们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接纳了大量欧洲的难民和移民。就澳大利亚来说,二战成为了其移民史上的转折点,二战后澳大利亚推行大规模移民计划,广泛地从非英语国家和地区招募移民。来源多元的移民进入后,使其人口的民族结构日益多样化。英语民族在人口中的比重下降,民族文化多样性空前发展。二战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形成和发展迫使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先后于1962年和1973年废除限制性移民政策,为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其次,民权运动广泛兴起,少数民族要求承认和平等的呼声日益高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风起云涌的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下,殖民主义体系瓦解,西方国家内部的种族、民族矛盾也进入了高涨期。1960年代美国产生了声势浩大的黑人民权运动,很快影响西方国家。在加拿大产生了法裔民族与英裔民族的对抗,以及非法裔和非英裔民族的反抗。而在澳大利亚土著人争取平等的斗争展开,非英语移民要求结束被歧视的地位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在这些运动中,少数民族群体要求的是群体的权利,要求主流社会承认他们的文化传统和民族身份。这些迫使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发达国家在面对种族、民族、宗教、语言、文化等社会异质性基础上重新定义他们的国家,促进了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
  再次,同化政策普遍失败,种族纯洁文化同质的建国理想破灭
  为实现种族纯洁文化同质的建国理想,西方国家长期实施同化政策(Assimilation),否定和排斥民族文化多样性。同化被认为是少数民族成员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以适应主流社会的过程,通常称为遵从和俄文化适应(conformity and/or accultura—tion.)。同化主义模式否定移民的文化权利,有条件地给予移民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就是准许那些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们以文化同化为代价加入该国家和民族。同化政策成为长期以来许多国家处理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关系的普遍模式。在白人中心主义的种族优越论的指导下,这些国家怀抱种族纯洁文化同质的建国理想,长期以来实施同化政策,对土著以及有色人种移民,甚至非英语的其他白种移民及其后裔进行歧视、排斥,拒绝和否认国内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
加拿大在民族问题上长期坚持同化政策,要求移民放弃自己祖国的文化与传统,接受英国和法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就是以英、法文化作为加拿大文化的基质和主流,强迫所有的非英裔、非法裔种族转变民族意识,归化成为加拿大人。在
本文原文1970年代以前,澳大利亚要求非英语移民在文化、语言上快速同化,或盎格鲁澳大利亚化,放弃自己的语言、文化传统,顺应澳大利亚民风,遵从澳大利亚人的生活方式,然后消散在澳大利亚社会之中,变得无影无踪,最终达到如移民部长比尔·斯内登所称的理想目标:我们应该有一种单一的文化,每一个人都以同样的方式生活,相互理解,有着共同的愿望。对于土著人澳大利亚也长期实施同化政策,要求土著放弃他们的种族文化身份,放弃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接受澳大利亚白人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采纳澳大利亚的生活方式,融入澳大利亚社会之中。随着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以及少数民族争取承认和平等的斗争的展开,同化政策越来越无法适应形势的发展和需要。
  就在同化政策失败的情况下,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更为自由和民主地处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模式而出现。多元文化主义成为西方社会为了把来源多样的移民整合进主流社会和给予移民保持和发展他们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机会的努力。多元文化主义提倡这样一种社会模式,在其中文化异质不是被认为是一种暂时现象,而是一种永久性的现象。多元文化主义指的是来源多元的个人和群体和平共存的理想状态。多元文化主义的目标是在保护民族多样性的同时促进政治统一。
  1971年,加拿大政府率先将多元文化主义作为解决国内种族、民族矛盾的理论基础,推出多元文化政策。1973年,澳大利亚移民部长艾尔·格拉斯比出访加拿大,归国后正式引入多元文化主义概念,成为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政策产生的标志。1975年,瑞典继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之后正式宣布在国内实施多元文化主义政策。1980年代,随着西欧国家外来移民的增加,如何处理本国人与外来移民的关系成为普遍问题,由此,英、法、荷、比、丹等国家相继在不同程度上实施允许外来移民保持其文化的多元文化政策。
  
  三、多元文化主义的发展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巨变,意识形态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消退,而人们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观念却空前高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不同民族文化的人们的交往空前密切,全球范围内的人口流动日益加快。民族文化多样性成为世界多数国家的普遍特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问题已成为世人必须面对的难题,致使“今天,全球互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同质化与异质化之间的紧张关系”。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现代化的理想,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国际社会的口号同时,随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上的强势文化相对弱势文化构成严重的挑战,使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问题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多元文化主义超越了政策领域,衍变成为一种影响广泛的政治思潮,成为国际社会讨论的热门话题。由于多元文化主义在澳大利亚的成功实践,使其国内民族关系趋于缓解和平稳。1995年澳大利亚政府在悉尼首次主办了全球多元文化大会。大会议题涉及公共政策和多元文化,多元文化的政治问题,多元文化的经济问题,文化教育和语言等问题。2000年8月6~13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的第十九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把多元文化主义所关注的“少数民族文化与占主导地位的大民族文化的关系”列为专题的之一。
  国际社会成为推动各国政府与人民认可和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和积极倡导以多元文化主义处理民族文化多样性问题重要力量。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社会转型管理项目组(MOST)完成一个重要的文件——《多元文化主义——应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政策》,对多元文化主义进行总体评估。同年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以多元文化主义作为处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原则。1998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文化发展政策政府间会议”认可了这一原则。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2000年世界文化报告》集中地谈论了“文化的多样性、冲突和多元共存”。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的第31届会议上发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宣言指出:“尊重文化多样性、宽容、对话及合作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佳保障之一。”200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写的《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集中地讨论“当今多样化世界的文化自由”,指出处理文化多样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挑战之一,报告有力地证明了要尊重多样性,通过采取承认文化差异的政策即多元文化政策来建立更包容的社会。2005年10月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三届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化公约》(简称《文化多样性公约》)。它确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征”,“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彩的世界”等一系列有关人类文化的基本概念,强调各国有权利“采取它认为合适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公约》的通过,意味着文化多样性原则被提高到国际社会应该遵守的伦理道德高度,并具有国际法律文书的性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接受的国际关系准则。它表明文化多样性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特征,并称之为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并列的三大世界潮流之一。与此相应,以民主方式关注和处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多元文化主义也成为国际社会普遍重视的社会思潮。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原帖由 kemingqian 于 2009-4-20 10:15 发表
多元文化主义已经是multiculturalism的定译。甘阳先生对这个概念再讨厌,翻成“杂多文化主义”,总有哗众取宠的感觉。就像有人讨厌宗教,就把宗教学随口叫成迷信学一样。
所以,甘阳在他使用的“杂多文化主义”一词之后,附有multiculturalism的英文单词。如果不这么做,我们就可以说,甘阳在生造概念。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可以拒绝甘阳的观点以及他所使用的概念。但不得不承认,他有资格不使用流行的转译概念。这就是我想表明的。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原帖由 流星雨 于 2009-4-20 14:39 发表
如果我们感觉有一种意见如果被实施必会导致流氓政治的永无终止,那么,反对的意见特别是方式就不该隐含流氓性
谢谢!可惜我说的没你概括得那么好。

我在回复克明兄时已经说过,我们可以不同意甘阳的观点,可以不接受他“生造”的概念,但我们不能否认,他有资格不采取我们的立场,也有资格不使用我们习惯的或喜欢的概念。这里我再补充说明一下:前一种资格,就是施国英说的他有这个权利,后一种资格,我指他有这样“生造”概念的学术资格。施国英设想甘阳去参加外语考试会不及格,那是施国英的权利。我的权利则是告诉施国英,这个热闹你没看懂!

[ 本帖最后由 乌龙茶 于 2009-4-20 20:08 编辑 ]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估计甘阳不大可能跑到燕谈来与克明兄商榷。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好的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