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乌龙茶 于 2010-4-14 19:40 编辑

为什么要学逻辑学呢?      
     在《逻辑学》中学逻辑,与在辩论中学逻辑,二者的差别很大。在《逻辑学》里学到的是逻辑知识,学得好还可以去研究逻辑问题,无论是学习还是研究,对象始终是逻辑知识,学得好不一定就能辩论得好。因为辩论得好不好是能力问题,辩论中我们运用的是逻辑能力,不是逻辑知识,由此“学”来的也是逻辑能力,不是逻辑知识。
   像主贴中所说的情形,两种逻辑在两条线上各自发展,各说各的理,这其中肯定有人出了逻辑问题。但这样的逻辑问题未必就是逻辑学讨论的问题。因为逻辑学提供的是逻辑知识,而在辨论中我们只是运用各自的逻辑能力分析问题,所分析的问题是具体问题,并不是逻辑问题。如果辩论的双方各说各的理,那就一定有人的逻辑能力成问题。这种人学逻辑学是没有用的,因为他的目的是运用逻辑战胜对手,他关心的既不是逻辑问题本身,也不是所辩论的问题本身。也就是说,这种人学逻辑学,学得越好,辩论就会也困难。因为他们感兴趣的不是道理,而是胜利,或者说,是如何取胜对手的技术。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不好意思,我关心的是主贴“中国人是否缺乏逻辑”的牢骚。在我看来,主贴说得过于谨慎了,它既想批评中国人不讲逻辑,又怕得罪人,刻意留下一个中国人不缺逻辑思维能力的尾巴。但这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
    我也同意,中国人不缺逻辑思维能力。如果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缺乏逻辑思维能力,那就等于我们必须承认自己是一个愚笨的民族,因为逻辑思维能力即使不是智慧或智力的全部,也是智慧或智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如果中国人缺乏逻辑思维能力是事实,则承认还是不承认,只是我们的态度问题,而事实不会因为我们的态度而发生改变。但我们确实可以举出种种事实,证明我们是一个聪明智慧的民族。换句话说,我们对自己是否缺乏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必要担心。
    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就没有问题了。我倒是觉得,我们的实际问题要比我们是否缺乏逻辑的问题要严重得多。我所说的严重问题,就是不讲理的问题。这个“理”,不只是辩论中要讲道理的理,更重要的是真理的理。我们民族并不缺乏把所知道的道理讲出来的能力,我们缺的是探索真理的能力,更确切地说,是缺乏探索真理的精神或态度。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汉语是有缺陷,但到底是汉语的缺陷影响汉族的思维缺陷,还是汉族的思维缺陷影响汉语的缺陷,这即便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也是循环问题。有一点不应忽视,像主贴所述说的情形,中国学者与美国人争论,他们使用的是英语而非汉语。说得再离谱点,外语学得好是否是因为思维能力强,或者,外语学得好是否可以提高思维能力?
    我倾向于认为,语言对思维的影响只是语言习惯上的,而语言习惯与思维惯性有关,但与思维能力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思的问题,首先不是如何思,而是思什么。如果某些问题是某个民族从来不思的,那么,这个民族即便有强大的思维能力,也与要思考这些问题的另一个民族没有共同语言。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