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逍遥,谢谢黄馨,我会把卢安克的书稿贴在我们论坛里,供大学阅读。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呵呵,西凤酒建议我们要好好理解这些人的价值观,但没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去理解。明白了以后呢?是为了在明白以后不再感动地掉眼泪然后傻不拉几地到处掏纸巾?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呵呵,西凤酒,没有感动,哪来的感谢?

    施舍怎么能只是自己的事?你的意思是,施舍的目的应该是图个心里乐?要想心里乐,办法多着了,为什么非要去施舍?施舍,就是在帮助人,你帮助一个不需要你帮助的人,还有什么可乐的?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我最近一段时间可能上不了网了。现在是在单位给你回复。

    “没有感动,哪来的感谢”,这是就感谢丁大卫、卢安克而言。你不是已经看到,按金秋的意思,他们还应该感谢我们哩。

     你说了半天,不外乎是说,存在着没有感动的谢。我不否认这点,但必须说明,那是礼节性地说了声谢谢,你还少了一种谢,存在着讽刺性地说声谢谢。再想想,那是感谢?别说我玩文字游戏,这方面你是高手。我的意思仅仅是,如果没有感动,谢可以是虚假的、伪善的、甚至是恶意的。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7-1-3 13:46: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乌龙茶在2007-1-3 13:17:00的发言:

    我最近一段时间可能上不了网了。现在是在单位给你回复。

    “没有感动,哪来的感谢”,这是就感谢丁大卫、卢安克而言。你不是已经看到,按金秋的意思,他们还应该感谢我们哩。

     你说了半天,不外乎是说,存在着没有感动的谢。我不否认这点,但必须说明,那是礼节性地说了声谢谢,你还少了一种谢,存在着讽刺性地说声谢谢。再想想,那是感谢?别说我玩文字游戏,这方面你是高手。我的意思仅仅是,如果没有感动,谢可以是虚假的、伪善的、甚至是恶意的。

   

 

大卫在帮助我们的过程中得到了乐趣,为什么不能感谢我们呢?大卫如果没有被我们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所感动,他就不会来这里义教.有了感动,自然就要感谢,这不也符合你的逻辑么?[em07]

       感谢是因为感动,但不是所有的感动都必然导致感谢。有一种感动,不是因为别人有恩于我们,而是因为那人人格的高尚和伟大。这时不存在谢。大卫被孩子们感动,不是因为孩子们有恩于他,而是因为孩子们的纯真。这才是我的逻辑。

      另外,有乐趣与有感动也不同。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老西,你的思维经常在逻辑上卡壳,所以古怪问题特别多。

    首先,我没有说过感谢可以分为虚假的、伪善的。请注意,我说的是“说声谢谢”这种行为——可以是礼节性的,还可以是讽刺性的,这两种谢都与感动无关,因此不属于感谢。什么叫感谢?一共就两个字,可你只看到后一个字,是你的眼镜度数不够了,还是过早进入老年什么症的?

    其次,你举丁大卫在中央电视台上让观众感动的那一幕,意思不就是说,在那时,感动并没有兑现为感谢吗?有没有看我在19楼回金秋的贴子?我确实有这个意思,不感动,就不存在感谢,但我没说过,只要感动,就一定感谢。你问了那么长一个问题,跟我有什么关系?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以下是引用西凤酒在2007-1-8 3:56:00的发言:
呵呵,我的逻辑现在已经很少卡壳了,至于“过早进入老年什么症”,那更是想都别想,毛主席才会得这种病,我哪有这福气。
你前面说我是玩文字游戏的高手,其实我只是喜欢游戏,你才真的喜欢在文字上琢磨。什么感动、感谢、引起这个、导致那个,絮絮叨叨,跟老太太一样。现在又要把“感谢”两个字拆开来讲,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夸你了。拆字是大学问啊,国学里的尖端技术,现在国学这么热,真不能不敬重您。
怎么回复你真是个问题,前面我说了个“想骂”,就有朋友出来点我一下:有的时候会误解,大概是没能全面了解。我觉得了解还算了解,就是不大适应这里的气氛。

        你是要么不发言,一发言就是连着三篇,而且内容丰富,每个主题都不同。我只能一个个回了。不能说我不重视吧?

       这个回复就说真名的气氛。我觉得真名很宽松、气氛很和谐呀。你看,你都可以跑到厕所里去抽我的耳光,而我依然是笑脸相迎,你还不够自由吗?有自由就应该觉得很宽松,对不?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以下是引用西凤酒在2007-1-8 4:34:00的发言:

我一点都不想质疑你的逻辑,真名人都知道,逻辑能力是你的强项。我不过就是把你的话拉出来,然后往下说事。但你总是盯着你说过的话,就怕别人说你错了。这不好,这是轻微自恋的症状。

其实我在前面就说了两个事:一个关于糊弄,一个关于丁大卫的国旗。

先说丁大卫。因为比较巧,我们公司这些天正跟央视合作做个东西,关于评选什么年度人物。这个东西搞得我特烦,什么年度人物,一上了媒体就净扯淡了。看看往年的当选人,居然还有现在在牢里的。名单打出来一看,这个人被抹掉了,就像从来没生出这么个人来一样。我想:至于吗?这是林彪的待遇啊,他够格吗?但这是央视的要求,没办法,央视太大牌了。况且现在是和谐社会,当然要把不和谐的东西干掉。

央视罗副台长说了,做这个年度人物的目的,“是要让人们更多的更长久的感动。”可见他们做节目的目的就是要给观众造一点感动。按你的分类法,大概可以称之为制造性感动。

所以,我说丁大卫包里的中国国旗是糊弄性感动,不仅因为我现在知道这种感动是制造出来的,而且我质疑中国观众的集体无意识。试想一下,如果有个中国人在美国做类似丁大卫的事情,他的包里也有一面美国国旗。他在央视的演播厅里打开这面国旗的时候,中国观众会怎么样?会感动吗?不会。不骂他卖国已经够厚道了。所以,我觉得中国观众的这种感动是很吊诡的。

      央视善于制造感动,这个我信。前几年有个叫倪萍的,因为善于在主持节目时制造感动,深受观念的爱戴,所以,你说我们的感动很吊诡,我也信。我想再发挥一下,国人的情商是比较低的。据说心理学界对情商这个词有争议,我也觉得有些诡,但用在这里很合适。以感动为例,该感动的时候不感动,不该感动的时候乱感动,这就是低情商的典型特征。不过,这不应该怪大卫。你的意思好象是,大卫和央视合谋造假,我不敢说没有这种可能性,但我希望不要有这种事。这大概也是低情商的一种表现(指我的希望),但这也不能怪我。因为假的东西见多了,不免会对真的东西抱有幻想。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以下是引用西凤酒在2007-1-8 4:49:00的发言:

再来说糊弄。

“没有感动,哪来的感谢?”我说这话很有仪式感,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是在这样的语境中长大的。我刚懂事的时候,就知道“没有共产党,哪来新中国”;我念书的时候老师说“没有苦,哪来甜”;再大一点,工作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里说“没有锅里的,哪来碗里的”(之前可能还有“没有光荣妈妈,哪来英雄儿女”、“没有引蛇出洞,哪来阶级敌人”等等吧,我不是很清楚)。

这种话语非常强势,它背后其实有专政的力量在支撑,它是要让人觉得就是这个道理了,不用往下再想了,盖棺论定了,这就是真理,终极性的。它的目的是不允许个人的思考。

这种语境下,人不仅会因长久的不思考而丧失思考的能力,还会产生思考的依赖。那就是一旦允许你思考了,人反而不知所措。他不会思考了,他需要有人想好了,塞一个现成的东西给他。他想感动的时候,不知道该为什么感动,于是就有人做一个。丁大卫的国旗就这么被做了出来。

我承认,丁大卫真的很让人感动。但问题是,我们是真的感动吗?

       这一段好象是专门批评我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的,把我和强势语言联系起来,应该是抬举我了,可我受宠若惊,担不起。“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这不是能用逻辑来推敲的问题,我可不敢在这种问题上发挥我的长处。

      好在,你也承认大卫挺让人感动的,这样我们就有了共同语言。可是你提了一个问题,我们真的是感动吗?这就让我不懂了,你到底感动还是不感动?后面的主语是“我们”,不是“我”。你不会把“我”从“我们”中排除出去吧?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7-1-10 11:44: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乌龙茶在2007-1-5 21:25:00的发言:

      大卫被孩子们感动,不是因为孩子们有恩于他,而是因为孩子们的纯真。这才是我的逻辑。

    

 

大卫是因为孩子们纯真才去帮助他们的么?哪里的孩子不纯真?

        这个问题得去问大卫了,我只负责解释到这一步:即大卫不需要感谢我们,也不需要感谢孩子。至于那里的孩子为什么特别需要大卫,那是孩子们和大卫的事。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