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复杂的一个问题。怎么觉得正反双方都有他们的道理?

愿闻高见……

小时候没接受过那样的教育,六年级时也写不出那样有情感、自由的作文。社会毕竟还是在进步。

同意9楼10楼所说,试验的结果应该用调查实证来证明,主帖好像是一篇报道,虽列举了正反两方面,但也是想当然。如果能看到教案,我们理解这个问题会更客观。

此方法到底是用来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还是用来刺激写作文,操作过程和结果应该是不同的,应该还有下文。凑热闹……

[em04]

楼上辩理明晰,很佩服。今天逛书店,看到青少年类有一套英国人写的书,里面有一册就是讲生死问题,我当时小气,就没买。不过大体也就是谈生死观、生死意识的问题。

刚才google了一下,发现我们也在谈生命教育,但是重点是为了让青少年珍惜生命,不要乱玩自杀,悲观厌世。我觉得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与从基本理性出发,效果还是不同。当然,这与本帖无关。

我也觉得很多东西还是自然来到的好,不需要未雨绸缪地去培养什么意识,但是谁知道呢,我没办法拿我的经验去比较另一种我没经过的经验,所以有的时候为了经过比较得出结论,只能借助做实验。

还觉得这个问题是教育观念不同的问题。面对生活,一个人是相信理性还是相信自然的情感,也会对这种教育方法下不同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