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自觉的梦游人在2007-06-15 01:45:14的发言:
散伙吧,在一致的对那人面东西的声讨声中散伙。由此,又在一片对父爱的呼唤中散伙,不管认为自己可以用巴掌还是可以用和风细雨来表示这份父爱。顺便讲一句,本人小时也是老吃“竹笋拷肉”的主,家母真的很严,但至今,我早就忘记了竹笋拷肉的味道,却永远记住了留在心里的母爱。

还是再顶一下吧。(我一口气读了很多别的帖子对pommy印象很好,不想他因误会离开真名论坛,操心的说)我觉得大家一致都认为主帖转帖的那位父亲的行为是残暴的罪行(既然“兽行”在这里已经被讨论得走了味,就暂且不用吧),这与回帖时,个人因为记忆、经验的不同而阐述“打孩子”的不同侧面,没什么关联。

那位父亲绝对没有权力把孩子打成那样的,因为如果是出于父爱而打的话(我们还不知道这一位老师心目中的老实孩子在父亲心中有什么了不得的过错,从主帖感觉那些“罪过”都不值得打,是那位父亲变态、心灵扭曲),在“打”已经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完全需要换一种方式、策略。这种人,完全就是pommy所说的,因为自己人生不顺而只能在孩子面前发威,出气,就应该被鄙视!

我刚参加工作时有一位同事,非常老实木讷(实际上很有学问、想法),玩得熟了以后他主动对我感叹小时候爸爸对他管得太严了,动不动就打他,他到现在回家探亲,还很怕他爸。他那时还没结婚,我觉得他爸爸的“打”对他的个性造成了一定的摧残,使他第一眼看上去对女孩子不是很有吸引力。我觉得这是父亲毫不节制的“打”对孩子造成摧残的一面,真的应该谴责!这种“打”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真的是磬竹难书,想起来很令人心痛。Pommy可能也是看到了很多这样的恶果吧。

但是真名网友说的、介绍的都不是这样的经验,裂石谈的是在他人生很关键的阶段、9岁以前,父亲的一次、几次打对他所起的警醒作用,我觉得这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未完待续……

[em07]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做了父母以后,都不会像前辈们那样轻易“打孩子”了,因为我们更了解孩子作为一个个体所需要的尊重,这是时代与认知的进步。对父母打自己不留怨恨,那是亲情与爱意,这两者不相矛盾。(但我怀疑裂石所说的成长中所需要的疼痛感是否一定要从父母的“打”中得到,说实在的,我觉得有很多“途径”可以得到那个。不过裂石说的是他自己的经验,他是从自己的角度阐述那个“打”的意义的)

我自己的经验是因为小时候父母生活压力大,另外很多观念在社会上还没经过流通探讨(那时候还没有网络我父母读书也不多),所以他们确实没把打孩子当作什么事,当然不是经常打,只是气急了确实会选择以“打”而不是以“言语”的方式来告诉我“我错了”。我小时候记忆明确的两次挨打如下:

有一次妈妈在洗衣服,那时候还没有洗衣机,她在几个脸盆里洗,我小时候很喜欢献殷勤,就非要蹲在一边帮她洗自己的小手绢,妈妈几次驱逐我未果(她急着洗好衣服要去上班)。我洗着洗着把自己的屁股落在身后盛着水的脸盆里,棉裤湿了。那很可能是我唯一的一条棉裤(另一条在脸盆中待洗?),妈妈气急了,拿起床上用的扫帚要打我,还勒令我把棉裤脱下来再打我,我小时候很倔的(可能只有四五岁),就脱了棉裤给她打,姐姐在一边吓得呜呜直哭,一个劲叫我“你别脱你别脱”。脱了棉裤当然打得更疼了。可是我实在忘了有多疼了,现在回想起来就是觉得那场面滑稽。妈妈小时候可能打过我几次,这一次是会被姐姐当笑话讲起的。记忆中还有她拿着煤铲满院子追我和姐姐的镜头,当然恐吓的“笑”果更多,也确实只是出于表达一下她“愤怒”的心情的缘故。

这些都没对我造成什么伤害,妈妈真正对我造成伤害的是她言语的暴力。

我对爸爸打我的那次可是记忆深刻,因为是唯一的一次,也因为在我心目中爸爸是不会打我的(他可能在家中唱的是白脸,非常疼我们)。有一次他们带我去朋友家玩,我在回来的路上就睡在爸爸背上了,到家以后他们把我放在床上要给我洗脚,我睡得迷迷糊糊就拼命挣扎,蹬脚,把水盆蹬翻了,水洒了一地,爸爸火了,反手给了我一耳光。说实在的,为了这事,我一直记了很久,默默地在心中和他疏远了很长时间。

我父母的这两次打其实都是自己情绪的一种发泄,我并不能认同他们,也不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可是长大以后却很能理解他们打我时的那种情绪,是的,我的所作所为是很气人,他们在爱的基础上,偶尔以“打”的方式让我了解了他们的情绪,在很多情况下,也是情有可原的吧。(我这是很浅层的经验层面的理解,有损这个帖子话题探讨的严肃性,请原谅)

我这也是和裂石最初的那个帖子一样,跑题了。但是我觉得大家分享不同的经验很重要。辩论不是为了辩论的缘故(对我来说)在辩论过程中能分享不同的经验、分享大家的理性才是最重要的。(唐僧啊

 

[em07][em07]

是啊,不应该,希望从我们这一代起,至少要断绝在“不应该”的情况下打孩子。(但我私意以为裂石所说的父母在教化孩子的责任上不能“完全”排除“打”这一个手段也是有他的理性存在的,因为他说的不是无缘无故的打,不是把“打”当作一种普遍的教育手段,而是非常时期、非常状况下的非常手段。虽然我对自己挨打的记忆不够深刻,但是人与人之间除了言语交流之外确实有很多别的交流,从客观来说,无论是拥抱还是“打”,对动作双方都是有它的效果的,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打”也许能传达出一种心情与爱,这是不经历过的人很难体会的,也许。)

完全理解pommy对父母暴力的反感。(我但愿我自己这辈子永远不需要行使那种暴力)

我认为主帖说的是这个变态爸爸把儿子打成那样但自己还认为理所当然,似乎也没有人能把他怎么样、没有人想着去报告警察的事(警察会管吗?)我们不是已经设立了儿童保护法了吗?怎么没有人作为呢?

啊,巧得很,我刚想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发了回帖就看到楼上的一顿痛斥。

 

[em04]我可没说我挨了打有什么好处的,不就是分享一下经验吗?[em04][em04]

我说的楼上是指84楼。[em04]

网上发言跑题是难免的,“我很虚心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