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抱抱你”-----你能接受吗?

如果您看过去年底的南京晨报,应该看到了一条标题为“南京“抱抱团”街头拥抱陌生人”的新闻,有的人要奇怪了,这抱抱团是什么玩意啊?简单来说,就是站大马路上,要跟你不分青红皂白就抱一下的一群人。
光听这名头,搞不好你要喊了,这不神经病嘛!没事有什么好抱的啊?又不是车站送人,或是遇到好多年没见的朋友!而且,要抱回家抱去,站大马路上算哪出啊?
其实,这抱抱团正是近来,风靡全世界的一个活动!最早是在今年,一个澳大利亚人Juan Mann,在悉尼闹市区街头发起给予陌生人“Free Hugs”(自由拥抱)的活动 ,传达一种“来自陌生的关怀”。Mann说:“这是让大家笑容绽开的一种方式。因为只要有一个人跟我拥抱,就会带动从旁经过的5个路人脸上的微笑。”
接着,我们中国的长沙,北京,上海,甚至于南京的街头,都出现了这种“自由拥抱”的活动,而且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迹象。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自由拥抱的起源:“Free Hugs/自由拥抱”起源
最早向世界推行这个活动的是美国人贾森亨特。活动的灵感来自于他去世的母亲。5年前亨特在母亲的葬礼上听到许多关于母亲的事迹,得到过亨特母亲帮助关心过的人回忆从她那里得到的温暖,一方面受到母亲故事的感召,另一方面感觉自己需要借助他人提供的温暖来克服丧母的悲痛,亨特做了个写着“真情拥抱”的纸牌走上家乡的大街。第一个与他“真情拥抱”的人是一个路过的姑娘,她停了下来,看了看纸板,毫不犹豫地向亨特张开了双臂。从这一天起,“FREEHUGS”这个关于爱和分享的运动开始从全美向世界蔓延。

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几个城市的抱抱团活动,都进行的怎么样?是不是真的象发起人所讲的那样,让每个人都感受到真情呢?

长沙:
手举“抱抱吧”纸牌,向素不相识的路人微笑着索要拥抱,这是近来长沙街头兴起的一种行为艺术活动。发起这一活动的年轻人自称为“抱抱团”,目的是希望通过拥抱向陌生人传递温暖,让更多的朋友享受快乐。
在长沙繁华的黄兴路步行街,二三十个年轻人面带微笑,手里举着一块块书写“拒绝冷漠”、“来自陌生人的关怀”或英文的“FREE HUGS(自由拥抱)”等字样的纸牌,向过往的行人做出拥抱的姿态。
一开始,他们热情的举动招来的是众多不理解和猜测,但团员们不断解释着拥抱的用意,渐渐地路人们由戒备变为了接受。
“当和一个陌生人拥抱时,让我感觉亲切、温暖、亲密无间,社会需要拒绝冷漠。”路人童小姐说,自己是主动要求拥抱的,因为她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通过拥抱陌生人之间也可以温暖对方。

北京:
10月28号下午,几名年轻人在王府井步行街高举写着“抱抱来自陌生人的关怀”的纸牌,微笑着与主动上前的陌生人拥抱。据了解,他们是从天涯社区看到长沙“抱抱团”的公益活动后,通过QQ群联系,自发来到街头与陌生人拥抱。但是首次活动1个小时左右,“北京抱抱团”拥抱活动成员被警方带到派出所教育。
下午1点半左右,在王府井百货大楼门前, 4名年轻人,手举写着中文“抱抱”、“来自陌生人的关怀”、“拒绝冷漠”以及英文“FREEHUGS”的纸牌,一名年轻人拿着DV录像。
  很多游客纷纷驻足观看,并拿出相机拍照,一位外国年轻人首先上前与其中一个戴眼镜的男孩拥抱,接着,陆续有年轻人、孩子上前拥抱。
  据戴眼镜男孩介绍,他们都是从网上看到“长沙抱抱团”的公益活动后,通过QQ群自发组织到一起的,并且约定在当天下午1点半举行首次北京街头“抱抱”活动,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倡导陌生人之间的关怀,拒绝冷漠。

上海:
11月4日下午一点半,十多名年轻男女在南京东路步行街上,试着与陌生人来个拥抱,她们手中都有个纸牌,上书“抱抱”、“来自陌生人的关怀”、“拒绝冷漠”以及英文“FREEHUGS”(“自由拥抱”)等字样。收获最多的一位男士先后拥抱了八个人,其中有男有女还有小孩,但其中也有人一个都没拥抱到,因为活动才开始短短十来分钟,即被闻讯而来的警察制止,并收缴了纸牌。从今年10月下旬开始,先是长沙后有北京、广州、天津、昆明、大连、苏州等城市,都有年轻人,在街头举行拥抱活动。类似活动在上海,昨天是第一次出现。

成都:
继前日“抱抱团”首现成都街头后,昨日下午,又有几十名“抱抱”发烧友聚到春熙路中山广场,要和陌生人拥抱。可昨天的活动却生出许多岔子:由于“抱抱团”的行为属于群体活动,春熙路的保安在没有见到相关部门批文的情况下,在现场干涉活动,“抱抱团”则跟保安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市民反应:抱一下啥意思?
不到半个小时时间,在与保安“斗智斗勇”的空隙里,“抱抱团”的成员已经拥抱了不下30名陌生人。一位73岁的老奶奶在被拥抱后,一头雾水,连忙逮着抱她的女孩追问:“抱一下啥意思?”见一位年轻女孩走过来,一名成员举着牌子询问:“可以抱一下吗?”女孩被吓了一大跳,半天没回过神来。成员中一位16岁的小女孩敢于挑战,要和前来干涉他们的保安拥抱,保安着实吃惊不小,连连摆手。女孩失望地离开后,保安对记者说:“我在值勤,她居然要和我拥抱,明天报纸上全刊登我上班时间和她搂搂抱抱的照片,我还有脸见人呀。”

武汉:
“我可以抱抱你吗?”昨日,汉口江汉路、武昌群光广场等闹市街头,面对数十名青年男女发出的拥抱邀请,有的路人坦然接受,有的则赶紧躲开。
江汉路上的活动参与者称,他们是通过网络认识的,“只要有一个人跟我拥抱,就会带出5个路人的微笑”。多数市民给予配合,但也有尴尬场面:一对情侣走来,女队员骆敏上前发出邀请,对方匆匆离去……那些不愿理会的人主要是因为不能确定对方的真实目的,担心被偷被骗。
同日,在武昌鲁巷和群光广场门前,华中科大电气0614班的28名学生也发起“拥抱———信任使心更近”的活动。大学生们用真诚的笑脸拥抱了40多名市民,包括一名9个月的婴儿和一对70多岁的夫妇。
据了解,早在半个月前,长沙首次举办了该项活动,在网上引发争议。有网友表示,这样做过于矫情,拥抱是外国人的礼节,中国人还是习惯于握手;遇事给陌生人一个温暖的微笑,或是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尽力帮一把就足矣。

绍兴:
11月5日下午1点左右,几个“抱抱团”成员来到绍兴城市广场,开始了这次不同寻常的拥抱行动。参与这次活动的成员有7人,他们表示,不管结果如何,希望可以通过他们的努力让市民们感受到一份来自陌生人的热情。  
不过活动的进行并不像想像中那么顺利,许多市民见到高举“抱抱”牌子的“抱抱团”成员,都报以一种异样的眼光。或许是因为这次活动成员以男性居多,许多女性市民见到“抱抱团”成员向她们走去,都纷纷躲避。“一个陌生男子张着手向你‘冲’过来,吓都吓死了。”一位女大学生说。  
在场的市民,绝大多数的市民表示对这样的活动不理解,认为这种与陌生人之间没有理由的拥抱太可笑了。只有少数年轻人表示可以接受,也愿意一起参与进来。
一个小时下来,约有60多个陌生人接受了“抱抱团”成员的拥抱,但活动也遭到了一些老年人的指责。对此,组织者“四海”表示:“一向比较保守的绍兴人可能还不能接受,其实我们搞这个活动就是要将自己的感动付诸行动,让大家知道人与人之间不再冷漠。”
绍兴文理学院社会学老师夏教授认为,这种“抱抱”活动是一种社会边缘现象,并不能为社会大众所接受,也说明这些人似乎不太成熟。专家指出,表现亲情和热情的方式很多,并不需要这种有争议的“抱抱”活动来完成

关于“抱抱团”的活动,也引起了各方的争议:
  支持方:
  消除陌生人间的顾虑
  最近长沙、北京、南京、广州等地都刮起了“抱抱团”旋风,而网上更是吵翻了天。对“抱抱团”和陌生人拥抱的行为,旗帜鲜明地分为了两派。网友落叶是支持者,她认为陌生人需要这种友善的行为,我们也需要拥抱。“抱抱团”成员不吝惜自己的微笑和拥抱,打破了陌生人之间的屏障,让人感到温暖。
  潮流的行为艺术
  还有网友认为,和陌生人拥抱完全就是一种行为艺术,是采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其深刻内涵。这种行为艺术非常潮流,操作起来容易,寓意也很好。“行为艺术总是争议很多,但你们只需要用真诚和真心对待陌生人,就达到了倡导人文关怀的目的。”他们这样鼓励“抱抱团”。
  反对方:
  并不能起到关怀作用
  一位广告公司上班的龙先生,他的观点是,如果说两个陌生人互相抱一下就代表关怀,就可以消除冷漠,那么这样的关怀没有实质作用。他认为,握手、打招呼、捐助、给陌生人让座这些形式都比抱一下的关怀来得真切,有人捐助偏远山区的失学儿童上学,却一辈子没有和他们见过面,这才是最伟大的关怀,完全没有必要用一种别人很难理解的形式表达对他人的关怀。
  给坏人可乘之机
  网友允某更是尖锐地指出,作为一个不知情的被抱者,完全有理由怀疑一个陌生人在街头抱自己的目的,可能是小偷或是性骚扰者。如果这种行为推广发展起来变成全民的抱抱运动,那就意味着性骚扰可以走上大街光明正大合法化。“色狼都可以以消除美女冷漠、给美女关怀为由组团上街抱女人去了,如果哪个女人不让抱,那就是冷漠,就是没人情味,岂不荒唐可笑?”允某说。

[em79]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3176327[/lastedittime]编辑过]

正经人说不正经话,不正经的喜欢说正经话——正经秀快乐

迄今,高氏兄弟策划许久,但还没有实施成的万人大型公共行为艺术活动——《拥抱!拥抱!》。

“拥抱”有别于一般的个体行为艺术表演,需要公众的参与与合作。高氏兄弟诚挚地向社会各界召集志愿者参与此次万人拥抱行为。现场所有参与者将在《国际歌》音乐声中自由选择拥抱对象,共同创造一次突破世界记录的拥抱行为壮举。这是一个与他者 “亲密接触”的机会,是一个实现“人人都是艺术家”梦想的自由狂欢的时刻。

届时欢迎志愿者回归自然激情裸拥。

来吧,渴望拥抱的人们。

来吧,全世界做梦的人。

满身的皮肤早已饥渴,我们要为拥抱而行动。

旧世界已经令我们厌倦。

朋友们,来吧!来吧!

不要再相互怨恨争执,我们要互称兄弟姐妹。

让我们创造一个拥抱日——一个自由狂欢的节日。

创造新的生活和艺术要靠我们大家。

拥抱起来,到明天,“英特那雄耐尔”就一定会实现!

       ——全世界兄弟姐妹们拥抱起来!

[em106]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3176987[/lastedittime]编辑过]

正经人说不正经话,不正经的喜欢说正经话——正经秀快乐
  

     《你赞同设立“拥抱日”吗?》    高氏兄弟
  
  
  我们是否应当创造一个节日——拥抱日?
  
  那一天,你只要友好地张开双臂,就可以坦坦荡荡地拥抱你一出门遇到的每一个你想拥抱的人,当然,你也应当彬彬有礼地接受每一个想拥抱你的人的拥抱;那一天,我们大家都是兄弟、姐妹,纯洁而美好;那一天,甚至以色列人与巴勒斯坦人也走出狭隘的国家的墙拥抱在一起。
  
  那一天,所有的人都彼此拥抱,世界上没有罪恶与耻辱……
  
  那一天……
  
  我们能否拥有那一天? 
  
  我们曾收到一位陌生朋友发来的关于拥抱的妙语:
  
  “拥抱有益身心健康、增进身体免疫力,保持身体最佳状况,治愈沮丧,减低压力,促进睡眠。令人神清气爽,返老还童。拥抱是个万灵药,而且毫无副作用。
  
  拥抱是纯天然的。是与生俱来的,如此甜美,没有杂质,不含防腐剂,不含人工添加物,百分之百地有益心智。
  
  拥抱是这样完美,不会松脱损坏,不用会耗尽的电池,也不需定期检查。损耗能源少,产生能量大。不怕通货膨胀,不会变胖。不需月费,不用保险。防盗、不用课税、无污染,更重要的是,可完全回收。”拥抱的确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我们相信:拥抱不应该仅仅是西方人的礼仪或是恋人之间的私密化行为,它应当成为和解、平等与博爱的象征,应当属于所有热爱和平、具有平等、博爱意识的人们。设立“世界拥抱日”将有利于化解怨恨、缓解现代人内心的孤独与焦虑,缓解各民族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日益紧张的关系,有利于营造亲和、友爱的生活氛围与世界秩序……
     
  你赞同设立“拥抱日”吗?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3177341[/lastedittime]编辑过]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正经人说不正经话,不正经的喜欢说正经话——正经秀快乐

嘿嘿~~谢谢诸位大热天对“拥抱”行为的表态:)似乎态度已经分出几等,混杂着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开放心态与保守心态,以及中间心态。

我一直关注“拥抱”行为,自从高氏兄弟几年前策划“万人拥抱”行为艺术开始。记得,大约在01年左右,高氏兄弟与几个艺术家去连云港的一所县级中学,准备在学生早操时让模特师范引导排着方阵的做操学生相邻的两两拥抱。在他们头天晚上苦口婆心地说服了中学校长后,结果是第二天的操场上被告之:有伤风化。这个行为被取消后,高氏兄弟只得让带去的两个模特站在一个高坡上表演了拥抱动作,与下面操场一片整齐的操练队伍似乎两不相干。

      调查:拥抱数据 (虚拟空间的不用坐实的调查还是大度的)

  网上曾做过一个名为“拥抱.爱”的公众调查。

  57.1%的人不会吝惜自己的拥抱,希望直接表达出对家人、对朋友、对爱人的深情厚谊;

  64.8%的人可以接受“当众拥抱”;

  34.6%的人是为了“给所爱的人以支持或鼓励”才去拥抱;

  70.8%的人会以“琐事见真情”的方式代替拥抱;

  94.1%的人“最想拥抱父母或爱人”。

  专业人士分析,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Modern社会,我们对拥抱的渴望和对拥抱的忽略几乎是同样的突出,在和家人相处时表现得更加明显。

[em93]
正经人说不正经话,不正经的喜欢说正经话——正经秀快乐

       (新京报)

      现代人由于习惯性的情感压抑存在一种对拥抱等肢体接触的渴望,同时又因为缺乏安全感而怀有对肢体接触的警惕和抵触。这种心理需求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自我情感梳理,而心理专家告诉我们积极适时地加强肢体接触,来个“充满安全感”的拥抱则会为你的情感宣泄、压力转移和感情交流带来益处。

  由于中国人的文化礼仪传统,人们习惯了含蓄、克制和中庸的情感表达式方,或许当成长到10岁以后,人们(非情侣间)所接受到的拥抱、爱抚等肢体皮肤接触就大幅度减少。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而在一块五分钱硬币大小的皮肤上,就有25米长的神经纤维和1000多个神经末梢,通过皮肤触觉接触会直接通过神经末梢影响到大脑和心理。

  北京友谊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柏晓莉表示:人类对身体接触的需求有一种渴望,这种对身体的依恋可能会从童年影响到成年,当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过度压抑情感表达时,肢体的接触会起到有效的情感疏导和沟通的作用。

  然而,一方面人们渴望被关注,需要拥抱等皮肤接触,一方面人们又刻意忽略甚至警惕这种身体行为。从心理角度看,柏晓莉医生认为这一矛盾来自两个原因:一是对于外界、他人的质疑。由于现代人安全感缺乏,逐步对外界形成一种信任感缺失,容易对他人产生质疑,从而导致长久忽略甚至抵触肢体接触行为。二是对于自身、自我的质疑。很大一部分人由于对自我期待值过高,同时又对自己是否可爱、是否受人喜欢表示怀疑,从而导致不敢索取拥抱或施与拥抱。

[em75]
正经人说不正经话,不正经的喜欢说正经话——正经秀快乐

“拥抱”行为,即使在作为社交礼仪的西方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高氏兄弟说:拥抱带给人的情感影响不是狭隘的,人与生俱来有一种孤独感,这在心理医学上是有实验依据可证明的。历史文化传统决定了我们在成长的同时,也自我遏制了很多本真情绪和欲望的表达。用身体语言克服孤独感、增强亲和感,这是积极的尝试,是一种身体的尝试更是心理的尝试。

去年他们在泰晤士河边组织的集体拥抱,当时放着巴赫的带有宗教色彩的音乐《你在我身边》,拥抱过程中一半的英国人当场释放情感哭泣起来,这就是一种情感疏导作用。或许拥抱行为现在只是一种微量元素,但长远来看,它可能是身心健康必需的行为疗法。

[em56]
正经人说不正经话,不正经的喜欢说正经话——正经秀快乐

弱水过客还是穷讲究;妓委书记还是那么小气。

[em05]

正经人说不正经话,不正经的喜欢说正经话——正经秀快乐
以下是引用兮兮在2007-07-01 19:35:12的发言:

这又什么不可以的?哪怕是女人,轻轻被人一抱,还担心怀孕啊 ?

狐臭的免抱。

敢问兮兮,自从FB完了未完之时,就发觉你的发言怎么就变味儿了,为什么呢?

[em05]
正经人说不正经话,不正经的喜欢说正经话——正经秀快乐
以下是引用周泽雄在2007-07-01 22:58:24的发言:我认同伊来的说法。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对同一种行为,认同度也是有差异的。其实,中国人能够从对陌生人微笑做起,就已经很有成就感了。在电梯里遇到一个陌生人,你能友善地向他微笑吗?如果你能,就相当有教养了。而拥抱,还是免了吧,不管在电梯里还是电梯外。要求中国人拥抱,操之过急的程度,相当于要求一个肺结核病人去冬泳。

呵呵~~总是很文化学理的说。

微笑,只是一种表情,一种浮于肌肤表层的纹理变化,它通过空间传递给别人时已经是虚无缥缈的感觉了。一个人,即使不愿意即使心理卑俗,他依然能够装出笑纹。其中,蕴藏了许多空洞、虚伪、无力的东西。而,拥抱完全不同。

正是因为拥抱与微笑完全不同,它真实得也就比微笑可以改变拥抱者彼此的灵魂。来不得半点虚伪,世界也许就此美好起来。正是因为拥抱对于中国人太过陌生,太不习惯,克服这样的心理障碍,对于国人显得是难得的可贵的。

[em07]

正经人说不正经话,不正经的喜欢说正经话——正经秀快乐
以下是引用流星雨在2007-07-01 23:30:22的发言:
但拥抱还是可以作假啊! 西方很多片子就是趁拥抱的时候抽出刀来,把同道好友的命夺了。

笨了不是?看来你的经验缺乏,你需要参与“拥抱”行为,好好体味高级动物的文明:)肌体的接触,假的是可以感受出来的。它可以让人感觉到亲密、喜悦、温馨,或者生硬、厌恶……

[em07]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3304323[/lastedittime]编辑过]

正经人说不正经话,不正经的喜欢说正经话——正经秀快乐

谢谢伊来与梅茗,你们真会说话,妥帖、温情,善解人意的女性。伊来“守护者的拥抱”,梅茗“秀的好看”,直击我的“软肋”,汗颜哟。我爱你们……

话说回来,这个“拥抱”主题行为,不论是高氏兄弟还是几大城市的“抱抱秀”,是一种行为艺术。作为当代艺术行为秀,它不仅仅是超越生活的艺术,也是生活观念的挖掘。包括伊来、梅茗、泽雄、皮皮鲁等网友在内的,可能看这个行为艺术时,把“性”与“类人”的拥抱混在一起了。觉得别扭、不合适?

其实,高氏兄弟做的是“大人类的拥抱”,虽然,不排除拥抱时有“性”的成分。外国同行对他俩的评价就是“基督的胸怀”,“关爱众生的情怀”。高氏兄自己也说过:如果参与拥抱的人与性有关,那么拥抱肯定与性有关。但作为行为艺术的“拥抱” 中体现出的性并非是那种仅仅为感官的性,而往往是那种类似植物的性——自然、顺从、安静却在生长。人们面对拥抱的羞涩与文化习俗塑造的心理有关。

也许,我们已经没有了纯净的眼光来透彻我们的本质需要,因为我们的视觉越来越不单纯;也不能依靠文化式的思考去伪存真,因为我们的文化哲学本身塞满了汗牛充栋的诟病。……我们靠什么认知世界追索答案?对此,我的老师说的好“就如同西方人手上举着的十字架,只有当你相信它的时候,它才有可能会向你释放出神秘的能量。”

相信吧,人类的救赎道路在于我们的信念暗示。

[em79]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3346422[/lastedittime]编辑过]

正经人说不正经话,不正经的喜欢说正经话——正经秀快乐
以下是引用pommy在2007-07-02 13:24:44的发言:这倒让我想起去深圳福利院所见情景,那里被遗弃的孩子是需要抱抱的,那些半岁左右的孩子躺在床上,一看见有人,都把小手伸起来,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说,那是要抱的表示,这些孩子都有抱的“饥饿症”。

我还发现那些小手特有劲,一旦抓住了什么不轻易放手。

你的描写,很生动。你与金秋说的很好,很实在。包括那年SARS疫情后,温总理看望好象是香港什么地方人家时也抱着幸存的孩子,我看的感觉就是感动。

因为在我,

要去实施这样的行为,需要克服很多心理障碍。

[em04]
正经人说不正经话,不正经的喜欢说正经话——正经秀快乐

伊来非常感性也极赋人文色彩;橙橙很明晰也十足感性得厉害。

pommy的“戒心说”,在咱们社会有现实意义。但是,我们的行为做的就是改变陈规陋习的事情,做了也许就影响了做的人以及旁观者,也许就此改良了人心。

说一个这几天碰到的事情,蹊跷、匪夷所思也让我感叹。我的一个原先比较高档的空调系统运转不灵了,打电话叫一家正规大公司来维修,当我与维修工预约时听到他说话的口音与腔调就心存不舒服的感觉。第二天他上门服务了,说我的挂壁内机的一个零件坏了,因为这个牌子空调停产了,换的话很难找到零件了。我说:不修了,你帮我再找个人来拆机吧,我就去买新的。他说:给你多少钱?我说:你帮我拆了就不错了,送给你了。

第二天,一个陌生号码的手机给我发来如下消息:你好!请你另外找人修一下空调。因为你可能被人骗了。

我愣了半天,也不想刨根问底,只回复道:谢谢你!

等我晚上转到这个空调房间,抱着侥幸心理准备试试看能不能运转,还绝了,空调运转正常。我想,惟一的答案就是:给我消息的人,一定是与维修工一伙的。维修工没有良心,而他良心发现(或者他俩分赃不均)给我了提醒,而且提醒的用词那么礼貌。

几天下来,我还在想这件事情,并愿意相信:人的良心是可以自我发现以及被人启发的。

[em79]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3393310[/lastedittime]编辑过]

正经人说不正经话,不正经的喜欢说正经话——正经秀快乐
以下是引用兮兮在2007-07-03 00:14:09的发言:

正经秀,你这样大张旗鼓地,至今实践了啥,汇报一下嘛。

汇报:实践的结果有如上案例。

PS:如果你不胆怯,等我与你今生有机会版聚时,我一定克服私心杂念,做一个“抱抱秀”。届时,请你不要临阵脱逃。OK  ?

[em05]
正经人说不正经话,不正经的喜欢说正经话——正经秀快乐
以下是引用兮兮在2007-07-03 00:22:25的发言:
我 老早就说,改变汉人过于内敛过于心机的办法,可以倡导1,拥抱;从国家领导做起;2,舞蹈,从国家领导做起;3,强烈的对抗运动。这些都是汉人缺乏的 ,就知道麻将桌子上饭桌子上折腾。

哎呀呀~~兮兮太伟大了,同感同悟。我说么,写过“小个子男人”赞美诗的兮兮,怎么也不会像前面楼层里话说的几分荒唐的。我原谅你的暂时不在状态啦,哈哈:)

以下是引用兮兮在2007-07-03 00:26:13的发言:那就一言为定了啊 。最好大庭广众之下比较好,在上海的人民广场或者南京的鼓楼?

你看,你又心虚了不?而且是内心深处的虚呀,别不承认。况且,你不怕市民与警察抓?

[em05]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3393927[/lastedittime]编辑过]

正经人说不正经话,不正经的喜欢说正经话——正经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