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到了大三还在清华校园迷路,只能说认知能力还停留在哺乳阶段。
对过去的反思,未必都是深刻,更可况是些老生常谈,多着眼未来,才能见识精神。
心中虽不乏苦闷,但如果更多是求知的渴望,那么就不会流于埋怨和 ...
shen 发表于 2011-4-3 03:31
你就是喜欢乱评论。
我对蒋方舟以及她的那次退学风波有一点了解。我很欣赏这个人。如果找个人来比较的话,我觉得蒋方舟的才气与思想深度都不会在韩寒之下。
蒋方舟跟大多数大学生有点不一样。她的受压抑来自这个社会。她是靠写作为生的人。她年轻。她还没有周泽雄那样成熟的聪明。
我觉得作为一个成年人,韩寒思想不多,只是敢说罢了(作为一个少年,在那个应试群体里,略显得有点个性,也谈不上特别有才华),特别是现在的韩寒,早就成了娱乐人物。
shen 发表于 2011-4-3 14:00
我们前面说的是蒋方舟,不是韩寒。我用韩寒作比较,是因为一下没想到更恰当的人。现在也没有想到。
你说:“韩寒已经让人失望了”,真是奇怪,韩寒答应过你什么吗?他没能做到,你很失望。

其实,我觉得蒋方舟倒是可以说“XXX让她失望了”。比如,她进清华,这个学校一定答应过会让它的学生如何如何,但学校没能做到。又比如她为某份报刊写文章,报社或杂志社也会答应她如何如何,但最后他们没有做到。你古文学得好,一定明白汉语里技巧,一大篇文章,给你换掉一两个词,意思就不一样了。

“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那可不是竖子的错。竖子只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努力。谁使他成名?
“你应当将这种烦恼转化为一种动力才是,你别以为你谈了政治,你就是大人了,你还小得很啦”——她真的很小,一个接近90后的女孩子。她什么也没有以为,是你在以为。“烦恼转化为一种动力”,这种话也说得出口。中国人无时无刻不在政治中,被政治压抑最深重的就是孩子。只有成年人才有能力跳出片刻。但也就是喘口气。还得下去。
蒋方舟说在清华迷路啥的,主要意思是可能是指在不能很好融入清华,对清华迷茫等等。
所以我说她的认知能力不行,在文化上还属于哺乳阶段,这也是实话实说,

我对她这段话的感觉是,她的烦恼仍然属于青春期,青春 ...
shen 发表于 2011-4-4 06:39
你基本是在说空话。
“她的认知能力不行”,如何才算行?在文化上,哪个人不再需要哺乳?
怎样才算成年人?18岁是不是成年?“成年社会的认可”又是怎么回事?什么叫“未成年人的话语”?成年人的话语又是怎样的?

“在党国的天下里,让你牛就牛,不牛得牛,让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每个人的人生是自己选择的”,
你不觉得这两句话同时说出来,有点问题吗?魏晋风度可不是什么好事情,竹林七贤真的能选择自己的人生吗?没有资本能摆出风度来吗?

大学生生活离不开图书馆。在,或者不在,图书馆就在那里,你期望,或者不期望,他们也得进去。也许你喜欢一种图书馆里的优秀,但这与蒋方舟这样的人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