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觉得绿领巾这件事会给孩子带来意外的伤害——我的意思是说,大陆的教育里,对孩子带来伤害的事太多了,多这一件,对中国儿童来说就跟没发生一样。
16# kemingqian


我没有接触过这件事中的具体的人,我说的当然只是自己的猜测。
这件事情让成年人产生的反感远远大于那些戴过绿领巾的孩子。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他们很容易接受来自教师方面的惩罚规定,比如罚抄、罚站、将学生以一些很简单的标准分出好坏。
他们在人分好坏的环境中成长,绿领巾是一件很容易接受的事情。

这跟杀人不一样,我不清楚这种思路能否套用。但你坚持要套一套,套出来的结果也未必荒谬。每天都有人被杀,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今天有个人被谋杀了,对于我的生活就跟没发生一样。
18# kemingqian


我都唔知你想讲乜嘢。

未成年者的可塑性、被操作性是很强的,正因如此,成年人才被赋予保护孩童身心健康的责任和权利。
——是这个因果关系吗?如果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智障,他的可塑性比较低,成年人就可以不保护他了吗?“被赋予”怎么解释,被谁赋予?权利又是怎么回事?保护孩子是成年人的权利?

孩童容易接受的就是教师可以做的,估计不会有人同意这样的说法。
——我也估计不会有人同意。你这不是说废话吗。如果你意指这是我的想法,显然你是理解错了。

成年人的反感大于孩童的也好,小于孩童的也好,不同意就应该说出来。
——这也是废话。

教师不拥有这些孩子,无权做让大人和家长反感的事。
这句话你说错了。

还记得你自己在第9楼说的话吗?你说:“在我看来,红领巾也该禁止。”
为什么?
你用了“也”,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红领巾也一样给孩子带来伤害?这个国家有多少孩子带红领巾?带绿领巾的孩子有40个,这个数字跟带红领巾的孩子比一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你觉得这种事情对你来说只像是一件发生在“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的事,于你的生活“就跟没发生一样”,应该说,你很幸运。
——这句话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你认为你的这个表述跟我之前说的意思是相通的吗?“如果”一词真有意思。法国人说:三个如果,巴黎就能装进瓶子里。
我没觉得我说错了什么: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今天有个人被谋杀了,对于我的生活就跟没发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