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我为什么要怀念毛泽东时代?

我为什么要怀念毛泽东时代?

   
在毛泽东之前,还从来没有一个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么深远,从来没有一个中国人对世界的影响这么广大,从来没有一个人对工农大众这么贴心,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能使中国雄起,能在世界提劲,也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引起后人对他的褒贬这么鲜明。不管攻击他的人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但笔者仍然要旗帜鲜明地说,我怀念毛泽东,怀念毛泽东时代的生活。要问为什么,我有一千条一万条的理由。 这里不妨列举几条。 
 
毛泽东时代“人帮人”,现在却是“各顾各”。“人帮人”出现了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在把有限的生命融入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之中为荣的氛围中,乐以助人蔚然成风。“各顾各”导致私欲膨胀,麻木不仁,腐败成风。在“金钱至上”的强势冲击下,一切向钱看成为必然,社会变革已经凸现出金钱社会的特征。  

毛泽东时代“穷且不坠青云之志”,有一股硬骨头精神。那时候虽然穷,但穷得有志气有骨气有信仰,从而涌现出了一大批王铁人陈永贵式的劳模,所展现出来的时代精神至今让人津津乐道。现在却是“富且及时行乐骄奢淫逸”物欲横流。一些人不仁致富后是为富不仁,大款二奶三奶后是超生多生,活着没精神形同行尸走肉。  

毛泽东时代反贪腐非常严厉,即便有人有些等级上的特权,但范围控制得很小。不像现在这样前腐后继,贪腐面贪腐额史无前例的扩散巨大。在毛泽东时代,如果有人贪污公家一分钱,一家人都会抬不起头,纪律比法律的制约力还要强。现在买官卖官司空见惯,贪污几百上千万都不是新闻,巨贪不杀,腐败不臭习以为常。  

毛泽东时代不但政治相对清明,而且自然环境也相当清明。不像现在,以GDP为纲,一切为经济让路,急功近利,竭泽而渔,一味的粗放黑排,大河整成“黑龙江”,小溪变成“龙须沟”。生态不“生”,环保不保,祖国的资源和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祸及的岂止后代?  

毛泽东时代用苦干实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一穷二白的大的大地,描绘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美好蓝图,创造出了很多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史上第一”出来。其中最振奋民族精神的当数“两弹一星”。此物的创造,令我们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受益匪浅。而现在,在“造船不如租船,租船不如买船”的误导下,自我创新的品牌越来越少,即便有也受制于人,“招商引资”往往整成“引资招伤”。
  
毛泽东时代虽然分配相对平均,但也比现在高管自定天价高薪,以致出现平安老总马明哲6600万年薪之咄咄怪事要好得多。有人说了,高管自定薪酬是向国际接轨,是合法的。但我认为,在中国贫富差距如此之大的国情下,这样的国际接轨形同“国际接鬼”,如此按“捞”分配,自然会遭到广大公众的质疑和反对。  

毛泽东时代是“妇女顶半边天”的时代。从来没有那个朝代又能与男子一样平等相待的妇女,也从来没有那个国家的妇女能有与男子一样平等相待的政治地位。从女拖拉机手到女飞行员,从妇联主任到女人大代表,妇女们的飒爽英姿遍及祖国的各行各业,在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巾帼不让须眉的事迹。而现在,妇女卖淫复辟了,乃至“女大学生卖处”也屡见不鲜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竟成了一些女子的“座右铭”,毛泽东时代妇女们践行的“自强自尊自立自爱”被丢弃在了一边。  

毛泽东时代“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而现在,精英才是“领导阶级”。那时候的工厂叫“单位”,“单位”储存着每个人的尊严和信仰,在“单位”大家真正“以厂为家”,生活在一起,感情在一起,民主管理在一起,工会也能起点作用。职工不但住房及其水电气租金低廉,而且医疗全报销。现在的工厂就是赚钱的机器,严厉管理,不需要你放感情和信仰在里面。农民呢,一直有个“三农”问题,使他们难以致富。在“新三座大山”面前,工农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好像有被再翻了一次身的感觉。工农地位收入之低,“明天谁来当工农”自然就成了一道难以解决的“老大难”。  
毛泽东时代硬骨头精神还体现在保卫祖国,维护领土完整,不容外国侵占上。毛泽东有一句名言,叫“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出兵援朝是一种硬骨头,金门炮击是一种硬骨头,中印自卫反击战和中苏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一种硬骨头,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是一种硬骨头。所展示出的民族气魄,大国风范,猎猎军威前所未有。而现在,国力虽说强多了,但钓鱼岛被日本强占,我们呢,却显示“无鱼可钓”,南沙呢,似乎在见证“一盘散沙”,“用兵”二字竟成了兵家大忌!  

关于毛泽东时代的后期,即文革10年,指责和咒骂他的人不少。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要搞?为什么在他70多岁的时候不思保守,不想“稳定”,反而要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呢?为什么当时会得到绝大多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我认为,毛泽东担心高层资本主义思潮抬头,中层的官僚主义、基层单位“管卡压”严重,以及意识形态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你方唱罢我登台,“封资修”的东西开始露头,使毛泽东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为了不被“和平演变”,为了使成千上万革命先烈打下的江山不变色,他毅然决定发动文革。“我为什么要喊毛主席万岁”一文中说,“毛主席发现了问题,但他作为人而不是神没能解决问题,也只有那样深遂的思想才能发现如何在革命成功之后,保持巩固平民政权的本色──几千年来革命都逃不脱改朝换代的宿命──一个统治者代替了另一个统治者而已。也只有这样的英雄,才敢于向这个千年顽症发起了勇敢的冲锋──悲剧式的冲锋。否定文革,是要否定那种悲剧式的冲锋方式,不是也不应该是否定问题──毛主席发动文革的原因,现在这些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更严重了。希望今天我们的智慧,能在文革的悲剧中汲取教训,至少部分地解决这种问题,而不是借否定文革否定或回避问题。”大陆学者黎阳分析认为:“如果把文化大革命看成是毛主席试图消灭中国政治体制内癌症的一次放射治疗,那就不难理解文化大革命的一切。”既然是“放疗”,就难免有代价,甚至是失误,用这位学者的话说就是:“用放射治疗法治癌症,不可避免要伤及大量无辜的健康细胞,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但为了消灭那些致命的癌细胞,就不得不忍受这些痛苦。无论患者还是亲属都不会硬说用放射法治疗癌症是犯罪,而会承认这是为了保全生命、挽救整体而不得不承受的必要的代价。”

  值得一提的是,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对毛泽东作了十分高调的评介。他说,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GCD的骄傲,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中,毛泽东同志表现出了一个伟大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和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壮丽历史画卷中,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锦绣大地上,都留下了他作为一代伟人的风采。他不仅赢得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敬仰,而且也赢得了世界上一切向往进步的人们的敬佩。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江泽民同志也曾强调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从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伟大领袖,永远属于人民。毛泽东同志的革命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他的伟大品格具有动人的感染力,他的科学思想具有非凡的号召力”。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和光辉业绩已经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继续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这两段话可谓盖棺论定。 我想,不论怎么评价,我们中国,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社会都深深打上了毛泽东思想的烙印,毛泽东思想不但是我党的无价之宝,也是全国人民的无价之宝,不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无价之宝,也是全世界人民解放事业的无价之宝。  

一个人生活一辈子,总是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何况一个革命家,一个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要推翻一个旧制度,推翻整个剥削阶级,改造一个旧世界,夺取政权后还要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自始至终还要同自己营垒中的错误思想作斗争,难免有矫枉过正的地方。因此遭到一些人的赞成和一些人的反对,是无可避免的。问题在于:赞成和反对这两者之间,何者居于人民群众的大多数?赞成意味着什么?反对又意味着什么?它们又各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大家可以通过比较去鉴别。需要参照的是,毛泽东有三篇深入人心的文章,叫《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 》,通称为“老三篇”。它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人民性,公平心,奋斗史,自强力,集中代表了作为共产党人一生的追求,集中张扬了中国人的骨气和追求。联系到这些年来的一些现象,人们看到:凡是搞自由经济化很厉害的,主张全盘西化的,全盘市场化的,几乎没有不反对毛泽东的,而鼓吹自由经济化是导致今天美国经济危机,进而蔓延到全球的罪魁祸首;而真心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渴望社会公平的大多是毛泽东的拥护者,后一种人要占了人民群众的绝大多数。我们今天怀念毛泽东,绝不是有人攻击的是要反改革,要倒退,而是在呼唤缺失的正义公平快回来,呼唤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回来,希望落实科学发展观并能带来可持续发展。要知道,毛泽东绝不是倒退的别名,绝不是反改革派,他一生都在反潮流,一生都在“穷则思变”,一生都在不平则鸣,一生都在为民谋利,恨不得中国早日强大起来,怎么可能会不愿中国发展壮大?正如恩格斯对马克思评价的:他一生都没有私敌,只有站在人民立场上的公敌。  

我怀念毛泽东时代,不仅仅是怀念而已,而是希望大家找回当年他老人家倡导的那么一股子劲,那么一股子精神,并且予以创新发展,把正确的旨在公平、利在民生的改革进行到底,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战胜当前包括金融危机在内的重重困难,为强大中国,强壮国力,强建国魂而努力奋斗!  

                    文仕全  
     2009年3月15日 稿  
嘴上有龙!
作者想说的是“穷狠”才是王道!而“穷狠”这个时代,只有毛时代了。
嘴上有龙!
楼主有乌搞历史版的嫌疑。也难怪,谁叫本版主就是在乌搞这件事上嘴说不清的涅!
原帖由 自觉的梦游人 于 2009-4-12 09:13 发表
楼主有乌搞历史版的嫌疑。也难怪,谁叫本版主就是在乌搞这件事上嘴说不清的涅!
恰好看到此篇遗老的东西,拉过来大家恶心恶心大家哈,乌搞一把~~~~
跃入我的海洋~~~
一脉相承,就象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怀念毛时代的人,在底层特别多。毛时代的穷而狠,成为他们向往的天堂。毛时代对物质欲望的压抑和消灭,也成为所谓的精神崇高的标记。所谓没有腐败的毛时代,更成为其优于今日的鉴照。
跃入我的海洋~~~
不是没有腐败,是没有钱财可以腐败,那时权力者是有很多特权的。
那时是精神腐败,一部分人天然地可以批斗另一部分人,现在是物质腐败。
原帖由 姜河月 于 2009-4-12 09:40 发表
不是没有腐败,是没有钱财可以腐败,那时权力者是有很多特权的。
那时是精神腐败,一部分人天然地可以批斗另一部分人,现在是物质腐败。
毛时代仍然也存在物质腐败,他们是等级制的腐败,每一个官员等级相应的有每个等级的特殊待遇。
今日这种毛时代的这种特色待遇仍然在延续着,在此之外,从以斗争为纲转向以GDP为主,权力和金钱合流 ,自然物质腐败的条件更为宽广。
跃入我的海洋~~~
原帖由 永德 于 2009-4-12 09:32 发表
怀念毛时代的人,在底层特别多。毛时代的穷而狠,成为他们向往的天堂。毛时代对物质欲望的压抑和消灭,也成为所谓的精神崇高的标记。所谓没有腐败的毛时代,更成为其优于今日的鉴照。
为什么怀念毛泽东时代的人,在底层特别多?难道他们向往贫穷?
原帖由 黄馨 于 2009-4-12 10:41 发表


为什么怀念毛泽东时代的人,在底层特别多?难道他们向往贫穷?
和前三十年相比,他们是改善了生活,吃的饱了、穿的起了,但人的满足不但是生存方面,他们还有更高层次需求。而这些,在今天的体制之下,并未呈现出太多改善民生的地方;普通的打工者,他们能过的上有质量的生活么?
没谁向往贫穷,但那些觉得自己处在等级制的最底层的人,他们向往着平等;而毛时代的赤穷、所谓的精神高尚、官员清廉,则给了他们一个虚幻的理想之地。
跃入我的海洋~~~
原帖由 永德 于 2009-4-12 11:02 发表

和前三十年相比,他们是改善了生活,吃的饱了、穿的起了,但人的满足不但是生存方面,他们还有更高层次需求。而这些,在今天的体制之下,并未呈现出太多改善民生的地方;普通的打工者,他们能过的上有质量的生活么?
没谁向往贫穷,但那些觉得自己处在等级制的最底层的人,他们向往着平等;而毛时代的赤穷、所谓的精神高尚、官员清廉,则给了他们一个虚幻的理想之地。
谢谢永得解答.
可是,毛时代真的是虚幻的"理想之地"吗?

我也很怀念毛时代,我的童年主要是在毛时代度过的,我觉得非常快乐,这是其一.

我现在生活的也很好,我也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代.但我对毛时代没像一些人那样,那么厌恶,也不会特别热爱.

反右\文革之类的东西离我很远,而我感觉我的父母他们也很风平浪静,我感受不到很多回忆录中所写的那些东西.

而我不认为毛时代是赤穷,我记得那个时候,一个人工作,几十块钱工资,可以养活一大家子人.现在可以吗?

而且在那个时代,老百姓在教育\医疗\住房方面有充分的社会福利保障,他们是切身感受到好处,才会有所怀念,而不是什么"虚幻".

那个时代整个社会贫富差距不大.即便有等级,也是很小的差距.官员整体上确实比较倡廉,这主要得益于毛泽东的群众运动,确实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这是其二.

而那个时代精神就是追求高尚的精神,所以人活的快乐,它并不是虚幻的,而是事实.这是其三.
而毛时代的赤穷、所谓的精神高尚、官员清廉,则给了他们一个虚幻的理想之地。
=====
此说对头,乌托邦很多时候是能寄托人的精神的,那时人人参与政治给了也给了很不少人精神上的满足。现在网络这么多人谈政治其实也是一种政治需求。

哈哈
但,乌托邦毕竟是乌托邦,犹如经济泡沫的泡沫总是泡沫一样!
原帖由 黄馨 于 2009-4-12 13:19 发表

谢谢永得解答.
可是,毛时代真的是虚幻的"理想之地"吗?

我也很怀念毛时代,我的童年主要是在毛时代度过的,我觉得非常快乐,这是其一.

我现在生活的也很好,我也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代.但我对毛时代没像一些人那样,那么厌恶,也不会特别热爱.

反右\文革之类的东西离我很远,而我感觉我的父母他们也很风平浪静,我感受不到很多回忆录中所写的那些东西.

而我不认为毛时代是赤穷,我记得那个时候,一个人工作,几十块钱工资,可以养活一大家子人.现在可以吗?

而且在那个时代,老百姓在教育\医疗\住房方面有充分的社会福利保障,他们是切身感受到好处,才会有所怀念,而不是什么"虚幻".

那个时代整个社会贫富差距不大.即便有等级,也是很小的差距.官员整体上确实比较倡廉,这主要得益于毛泽东的群众运动,确实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这是其二.

而那个时代精神就是追求高尚的精神,所以人活的快乐,它并不是虚幻的,而是事实.这是其三.
俺觉得还是不要你将你的童年和毛时代挂钩,任何人都怀念他的童年时代,这个童年时代,却不是毛时代。我所指的毛时代,是大放大鸣,斗争盛行,人人卷入的时代。
你不认为毛时代是赤穷,那是你的感受。我从我和我的爷爷奶奶的交谈之中,我了解毛时代的悲苦,我的父亲和我的叔叔,一个四岁,一个二岁,就开始去田地里捡收割后遗留下来的稻谷,用来充饥;而一家常常是只能喝稀。这次清明去给我外公上坟,我89岁的外婆就说,我外公饿死前,还在喊:“要是能吃饱饭,就能继续干活。”
在那个时代,我不晓得你的所谓的教育、医疗、住房的保障之说是从何而来。我奶奶说,合作社的时候,一声令下,所有人放弃自己的家,去集中居住,这是保障么?
教育的保障的目标又是为了什么?不外就是为了培养听毛的话、做毛的好战士么!住房,不就是分给你一个暂时的使用权么。医疗业只是按照等级制来享有的么,我没听我的祖辈说过,他们享受过这些保障么。
而你的这些保障的享有,是有前提的,就是以你的听话、对毛的忠诚为前提的。在这种体制之下,人是被圈养的,他们失去的是自己的自由,以获取简单的、低端的物质生存保障,这就是一个动物庄园。
人民当家做主了么?是毛说了算还是人民说了算?人民,算什么?只是个数字,可以牺牲、可以随意宰割。人民做主,群众运动,是群众的自发运动么?群众有过一次自己的自发的运动么?

[ 本帖最后由 永德 于 2009-4-12 14:42 编辑 ]
跃入我的海洋~~~
反右\文革之类的东西离我很远,而我感觉我的父母他们也很风平浪静,我感受不到很多回忆录中所写的那些东西.

而我不认为毛时代是赤穷,我记得那个时候,一个人工作,几十块钱工资,可以养活一大家子人.现在可以吗?
-----
此也是事实,大多数人有生存的空间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这个不能否认。虽这样说,但那时确实也是落后。时代毕竟向前发展了。

人都喜欢有自己的一个闲适的空间。缺乏闲适的生活也不会是什么好生活。
原帖由 黄馨 于 2009-4-12 13:19 发表


而那个时代精神就是追求高尚的精神,所以人活的快乐,它并不是虚幻的,而是事实.这是其三.
你的童年时代是快乐的回忆。这不代表,毛时代就是一个让人快乐的回忆。追求高尚的精神。请问,是什么样的高尚精神?共产主义?大公无私?人不为己?领袖崇拜?串联斗争?
这些精神高尚么?这时代容许多元思想、独立精神存在么?不合于领袖的、不合于主义的,下场的悲哀,你能否认么?在一个连思想自由都得不到保障的年代,这时代有精神么?有高尚么?
就是那些追求高尚的精神。这也是领袖需要的,去雕刻出来的,是为了让人人如螺丝钉一般听话,没有个性,去做好战士,去如严寒般对待敌人。人可以狠批自己的私字一闪间、可以告发自己的亲人、可以为自己被打成右派的家人死去而快乐。
当然,对于那些没有被作为运动所指的对象者来讲,他们可以快乐的、在能得到基本生活资料的前提下,去观摩这个时代的一切,将它作为一个话剧来观看,反正他们是剧外人。
而这个时代之中的所谓的精神高尚的表征,不外就是拾金不昧么、不外就是雷锋做好事么、不外就是艰苦奋斗么、不外官员清廉么;
这些的“高尚精神”的背后,却有千万人,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任何精神,在引导之下变成了纯粹的咬苟,呐喊着主义去扑咬一切的所谓敌人,包括自己的亲人。

[ 本帖最后由 永德 于 2009-4-12 14:44 编辑 ]
跃入我的海洋~~~
原帖由 小只只 于 2009-4-12 13:51 发表

此也是事实,大多数人有生存的空间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这个不能否认。虽这样说,但那时确实也是落后。时代毕竟向前发展了。

人都喜欢有自己的一个闲适的空间。缺乏闲适的生活也不会是什么好生活。
动物庄园里的动物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不然连动物也会起义的。
但在有的时代,这样基本的生存空间却被压缩尽,在极端高压暴力之下,人却坐而待毙。
跃入我的海洋~~~
黄馨MM,我觉得你是把你的童年记忆混同于毛时代了,而你可能对那个时代的历史不曾多去了解。历史是一个人的童年完全不能了解的,往往很残酷:自镇反以至1976年历次运动被杀多少人、家破人亡又有多少?大饥荒饿死几千万连官方都不否认,顶多争是四千万还是两千万。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我母亲是那个时代的受害者,我母亲因为出生不好,无法高考,因成绩非常优秀又得以留校教书,又因为出生不好而下放到农村,过着艰苦的日子,有时在村里参加跳舞宣传队填饱肚子,有时带带课,我从小就是在农村的环璄长大的。
而我父亲则是50时代的大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受益者,他上大学不仅没有花家里钱,每个月国家还发十元钱的生活费,冬天的大衣都是免费借的,因为上了大学,生活很顺利。
奇怪的是,我母亲一直没有对那个时代大加批判,有时甚至说,下放真苦,但有时去了农村才知道有老百姓生活得多苦啊,以前哪知道?
倒是父亲,中年时对那个时代批判较多,实际上,这更与父亲激进的性格有关,现在老了,也很少说那个时代。
好象真正经历过那个时代,对那个时代有体会的人,很多只是沉默,也许是因为苦难,自己体会过的苦难,难以上口,更不愿其再上心头。
但我不认为所有的苦难,就简单的归结于一个政治制度,归结于一个人的问题,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被欺辱的历史,也是自强的历史,我看过一段民国到解放时期的历史记录片,印象深的是一个乞讨女孩的愁容,是现在的乞讨者身上,无法见到的。我从很多这样细节上能感到那个时代我们民族的苦难,你们喜欢批判过去,但我同样对过去那一辈人表示敬佩,我们老一辈人所受的磨难,现代人无法想象,但是我们的先辈走过来了,无论有过多少过错,但事实上,他们的作用和贡献无可否认。他们虽然犯了很多在现在看来很可笑的错误,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成长的代价。
现在猛烈批评那个时代的人,有多少人对那个时代有真切的了解呢,说不定只是因为对现实生活政治的不满,就将情绪发泄到过去。

[ 本帖最后由 shen 于 2009-4-12 16:48 编辑 ]
每个人都有理由以自己家庭境况来推断过往的那个时代,但要知道,那毕竟不是所有人的,也不是那个时代公共痕迹。

若以我的家庭境况论,可以说是相当优裕的,虽然我知道更有很多人的生活境况来的更好,包括燕谈里的有些网友。六十年代我们家四个孩子的情形下,父母双双工作,人均生活水准能有将近50元,这个数字比单身的中级技工或一般“干部”的个人收入不差,远远高于一般家庭的人均生活水准。回忆中,我也当有着自己的幸福感。

可我下过乡,不仅如此,在我少年时代,我还亲眼看到河南的饥馑和成群结队的乞讨者。我见过投河跳楼和服毒自尽的人,见到过批斗,羞辱和暴力殴打和枪毙的情景,看到过清华北大的武斗,当然也更看到过于屈辱中哀求的眼神。我不是为着自己或以自己的感觉来痛恨,而是以所有和我利益无关的那些人的悲惨以及人格尊严来厌恶的。我知道我和我的家庭都是那个时代的受益者,即令中国不改革,我的境遇也不会比今天差,甚至可能会更好,倘若没有一颗独立且自尊的灵魂。
我不知什么才是那个时代的公共痕迹,难道,批斗,暴力,枪毙就是那个时代的共公痕迹吗,其实也未必
准确的说,那个时代的动乱,主要是乱在政权和上层政治上,其根本并不在普通老百姓的乱上,楼主所说的,并非是主旋律,文革等一系列,首先是上层政治政权出现问题,那才是最重要的。
我不认为这与独立自尊有什么关系,一个人,对待上述问题时,你会采取什么行动?
独立也好自尊也好,只是相对个人的,也就是选择逃避沉默罢了,我认为良知才是最重要的,一个有良知的人,不需要懂得什么是独立自尊,在那时也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 本帖最后由 shen 于 2009-4-12 17:22 编辑 ]
楼上所言的是官方文革,不是真实的文革。真实的文革更是宽银幕的,你知道什么是牛鬼蛇神?什么是地富反坏右?“上层”,上层的家谁敢抄?有那个“上层”的家被“红卫兵”抄掉了?“上层”的高官的确有被打死的,也有自杀的,但告诉你,数字好不过十个手指头。你知道“红八月”么?知道北京大兴还有如湖南道县的屠杀么?那里死掉的人有几个是“上层”。你知道“群众专政”么?群众能“专政”到上层么?
不要以为“秦城”就是文革的标本,能送进“秦城”的是幸运的,还能活着走出来,送不进”秦城“的,能活着的就不多了,而没有资格被送进”秦城“的,那些人是高层么?文革时期,死亡数字最高的是1966年6、7、8三个月,你知道那是什么时期?谁主持?告诉你,是刘少奇和邓小平。虽然他们的名字听起来都是受害者。
大苗\大兴\永德\shen
对文革都有自己的表述和理解,这就对了.
但我觉得永德和shen更多的是听别人的转述,可是他们二位的理解却不相同。

而作为我来说,我的童年生活确实很美好,即使那个时候给我留下的公共痕迹也不是很坏的痕迹。

至于,大苗和大兴所说的那些,我不过把它作为对文革历史的一个不同说明。我本人手上也有不少关于反右斗争方面的书籍,我也确信那些是事实。

但主帖说“为什么会怀念毛时代”,永德说怀念毛时代的大多是底层人,我是就这个话有感而发。
那么在那个时代有人遭殃,也有人是既得利益者,而我认为那个时代的工农兵拥有很高的地位的,他们是既得利益者。而改革开放后,他们的地位直线下降,因此两厢对比,他们怀念毛时代那是很自然的事。

而对没有经历过文革的我来说,我觉得我没有必要去憎恨一个我不太熟悉的东西,但我非常同情那些曾经遭遇苦难的人,仅此而已。
不好意思,我只是认为,文革本身,其运动的发展,是上层的斗争决定的,普通老百姓没这个能力,他们只能盲目的参与,也就是斗斗罢了,他们不能真正左右局势。
最后一次多说话了,这个论坛上,有一个有趣的倾向,就是喜欢揭露过去的种种黑暗,这种贴子,对于最初看到的人来说,是有用的,能增长知识的,对于看得多的人来说,如我,就麻木了,我还能做什么呢,也骂骂ZF,或者骂骂ZZ,还有什么呢,推翻它?不知可有实际的可能打算。
还有一点我一直很奇怪,如果认为底层老百姓是草根,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那么,有没有足够的良知和足够的善良,能不仅仅是对这些底层老百姓的想法给与充分的同情,而不是报着一种纠正他们错误思想的,高高在上的样子,如果是这个样子,就等于将自己放在一个特殊的位置,在这种位置上向下看,底层老百姓的想法是愚昧的,是无知的,是愚民,他们的想法,是不必考虑的,于是,一种新的专制又出现了
不好意思,我想说的是,就我的工作经验,恰恰的是这些底层老百姓的想法,才是需要充分关注的,中国的百姓着实没有多少理性,多少民主的经验,他们只认一个理,能不能舒适的活着,无论是自以为精英还是其它团体,如果不能掌握民心所向,是不会有任何有意义的政治力量和政治行为的,这一点是中国历史上成功的政治家所掌握的,包括毛泽东也很了解这一点,只是他滥用了。
在那个时代,我不晓得你的所谓的教育、医疗、住房的保障之说是从何而来。我奶奶说,合作社的时候,一声令下,所有人放弃自己的家,去集中居住,这是保障么?
——————————————————-----
这一点,我慢慢跟你聊吧。

我父亲原来是军人,转业后到企业工作。军队就不用说了,我父亲的工资是比较高的跟当时的普通工农比。

在毛时代就已经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我70年代读小学时印象中只交过两三块钱,到读大学是八十年代了,我读的是师范,也是免费的。
医疗更不用说了,到我出来参加工作时,那时看病仍然是单位实报实销的。

我家乡有许多大型的国有企业,那时的企业不但有学校、幼儿园,还有自己的医院,工人看病根本不用发愁。

我们那里有煤矿,煤矿工人的待遇更高,他们从事的工作有风险,所以他们的工资高出其他行业工人的两三倍,并且矿山也有自己的学校、幼儿园和医院,国家还给予他们生二胎的待遇。根本不可能出现黑砖窑的事情。

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后改掉的,那时说企业像小政府,加重企业负担,把这些福利全改掉了。

后来,有些人大讲合资、外资企业福利如何好,有幼儿园什么的,我心想,那不是跟以前国有企业一样吗?

再后来,我到香港去一看,他们的酒楼全是中老年员工,很少见到年轻人。一打听,他们根本不能随便炒人,那不是跟我们以前一样吗?
我们现在把自己原来好的改掉了,而人家却学我们原来的模式,真是滑稽呀。
看了帖子很清楚了:
黄磬那个家庭确实是毛时代的得益者,同时她以为整个中国的百姓都是像她的家庭一样,她不知道当时国家工业化是建立在掠夺农民利益基础上的。黄磬所代表的阶层是愿意回到毛时代的。
永德的家庭是农民家庭,属于在毛时代政治上光荣,但是实际吃不饱悲惨凄苦的一个群体,燕谈里面的几个农民出身的网友几乎都持相同的体验和观点。不过农民阶级虽然在毛时代普遍贫穷,但是,由于长期受宣传灌输,大部分农民言辞上也用忠于毛主席、痛恨村干部贪污来表达目前不满的。实际上农民绝对不愿意回到毛时代的。

大苗本来也是毛时代的得益者,但是,下乡知道了农民疾苦,思考整个系统的问题,彻底否定了毛时代的政治体制,而SHEN母亲转而同情农民疾苦,对于自己以前剥削阶级还有所愧疚这一种认识,自然shen的父亲虽然是根正苗红,仍然对于系统有不满情绪。

[ 本帖最后由 毕达 于 2009-4-12 19:54 编辑 ]
黄磬他们的思潮在目前这个时代出现有其合理性,对于中国来说,增加了两派的对立,客观上可以促进民主,毛主义具有强烈的阶级斗争情结和仇富心理,毛主义在目前的实践上无法解决农民要求取消户口的问题,也无法解决目前生产力中科技决定因素的问题,这与毛领导革命起家时代表先进生产力完全不同了,退回毛时代那,因为崇拜绝对权力,实际上无法解决腐败问题,这样在实践上自身是混乱不堪,所以只是声势浩大没有战斗力。

毛派牵扯住中国往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步伐,增加中国的改革的难度,也是无法颠覆改革,客观上促进民主,有利于世界和平。

真正使中国产生危险的是SHEN这类的理性的精英民族主义思想,如果中国万众一心,机制合理,解决了腐败贪污,中国有强大的劳动力优势,又有廉价的科技人员层出不穷,自由经济可以使中国国力可以横扫地球,这是如果民族狂热不可遏止的话,那么世界核战争非常危险。
毕达说得也太幽默了点。
我父亲不是根正苗红,但我父亲如同很多普通人那样,的确是受惠于国家的,一直上到大学,都不需要家里花钱,甚至还能有积蓄,那时大学生少,但招上去的基本上是当人才用,费用基本上是免的。母亲也不至于有什么惭愧的想法,只是出于一种朴素的想法,认为下乡某种角度也受了锻炼罢了,以前她天天在家呆,没事就读读书,哪知道这些事情。
说国家工业化是掠夺农民利益基础上,但是怎样才能不掠夺呢,是不是使用一种新的办法就可以让农民富起来呢,中国的农民人多地少,你如何安排???
我有什么民族狂热???
我只是认为,一个民族,要有自尊,要有自豪感,不要动不动骂过去,将自己的过去批得一无是处,今天有今天的苦难,不面对现实那是软弱的表现

[ 本帖最后由 shen 于 2009-4-12 20:16 编辑 ]
原帖由 shen 于 2009-4-12 20:12 发表
毕达说得也太幽默了点。
我父亲不是根正苗红,但我父亲如同很多普通人那样,的确是受惠于国家的,一直上到大学,都不需要家里花钱,甚至还能有积蓄,那时大学生少,但招上去的基本上是当人才用,费用基本上是免的。母亲也不至于有什么惭愧的想法,只是出于一种朴素的想法,认为下乡某种角度也受了锻炼罢了,以前她天天在家呆,没事就读读书,哪知道这些事情。
说国家工业化是掠夺农民利益基础上,但是什么怎样才能不掠夺呢,是不是使用一种新的办法就可以让农民富起来呢,中国的农民人多地少,你如何安排???
我有什么民族狂热???
我只是认为,一个民族,要有自尊,要有自豪感,不要动不动骂过去,将自己的过去批得一无是处,今天有今天的苦难,不面对现实那是软弱的表现
一个民族的自尊,是建立在对自己的过去的黑暗和落后的反思基础上的,如果连自己的这段历史都不敢正视,你何来自尊?何谈自豪?骂过去,什么叫做骂?阐述一个事实,饿死几千万人叫做骂过去?就是将自己的过去批的一无是处了?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对这段历史的看法,你该怎么肯定他?就因为毛时代有小部分人享受了它的好处么?那么,那些饿殍千万的亡灵呢?那无数被整肃的冤魂呢?就是白白该死去,就该盖着、掩着,不让说这段历史。只是为了不将自己的过去批的一无是处?
那段时代,有什么值得我们肯定的?工业化?实现了什么样的工业化?人民分享了这些工业化的成果了么?
嘴上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