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一遇到黄奇帆就糊涂,很简单,因为黄的确在重庆做了许多有利于民的事情,而且我相信,如果他在重庆呆下去,他还会做更多有利于民的事情,举个例子,他在任常务副市长时候,除了分管经济、金融以外,同时还分管教育,他在任上,将重庆8000多民办教师一次性全部转成公办,这对于8000多民办教师而言,就是天大的善事,你可以说,为此每年多支付的1亿多资金,来自于财政、来自于贷款、来自于债务等等,会转嫁到其他人头上,损害其他民众的利益,或者说,黄走后会政亡人息,等等,这个是制度性的产物,是黄本人所决定不了的。如果说,在现体制下,舆论监督监督个屁,那么,减税减得了吗,限制权力限制得了吗,还有什么值得讨论的呢。在现体制下,官僚集团能够出于自身的需要,与部分民众分赃,总比全部由集团内部分赃要好吧,只能如此了。目标是宪政,但要另起炉灶,现有体制之内生发出宪政,我绝对不看好。
政府收更多税、养更多人,为了养更多人,收更多税,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是我说过的,但却是我作为一种宏观分析、历史分析提出的,在具体的现实的个案上,我不会这么机械,举个例子,前几年我们地方上在招大学生村主任助理的时候,交由我具体负责,我就坚决主张这批新招收的大学生村干部的薪酬待遇全部由市财政包下来,为什么我要这么主张,因为对这些人有利呀,市财政包下来,等于让他们捧上了铁饭碗,可以衣食无忧了,至于由此造成的“收更多税、养更多人,养更多人,收更多税”的循环,那毕竟是长远的、全局的问题,我就管不着了。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10-12-20 08:14 编辑

61# 亚平

总体上我表示理解。

他一次两次做了好事,胆子越来越大,步伐越来越大,很有可能就闯大祸。因为有些好事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比如民办校教师转公办,这是国家欠的债,他利用手上权力做了好事,而有更多的事情是在他的能力之外的。

计划经济优越的前提是计划者像上帝一样全知全能,不能因为黄奇帆做了几件好事就把他想象成无所不能的上帝。

好人膨胀为上帝,本身就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把黄奇帆想象成上帝、或者好人膨胀为上帝的话题,就不用去讨论了,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可能停留在好人、坏人的层面上。我在共产党主管干部的部门工作过,和领导干部打交道颇多,我非常清楚,几乎百分之百的领导干部,都是要追求所谓政绩的,而追求政绩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个人的升迁。这很正常。黄奇帆也不例外。但是,不同领导干部对于政绩的理解、对于如何才能更好体现政绩的看法,则是不一致的,简而言之(当然在具体操作上没有这么简单),有些领导干部认为搞公共工程更能体现政绩,上级来参观,公共工程更能吸引眼球,而另有些领导干部则认为搞民生工程更能体现政绩,报告中、或者向上的汇报材料中,一项项民生工程的罗列更亮眼,这两类领导干部中,就我个人而言,更认同后者,但我决不至于会简单地以为,后者就是“好人”,甚至是“上帝”,后者固然做了许多有利于民的好事(甚至是慷公共财政之慨),也是有其个人目的的,其个人权力的扩张,同样会滋生出许多弊端,但不管怎么说,他的作为,毕竟会给相当一部分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举个例子,我们前任市委书记每年要搞的某项大型文化活动,耗资数千万,美其名曰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其实对于民众无任何实际利益可言,接任市委书记觉得此项活动毫无意义(私心或许以为此仅体现前任政绩),恰好此时市里搞城乡社保一体化、即农村社保与城市社保并轨,尚缺资金,于是决定将原用于大型文化活动的钱填充到后一社保项目中,我觉得这就挺好,起码提高了大批农民的医疗和养老标准,给他们带来了实惠,当然值得肯定。我支持黄奇帆花几百亿在“公租房”项目上,因为这毕竟为大量的低收入群体解决了住房问题,使刚参加工作的大批大学毕业生花在租房上的钱由原来的千余元降低到二、三百元,这总比武汉准备花一百亿用于纪念辛亥百周年要强得多的多吧,后者是我坚决反对的,因为花这种钱纯粹就是糟蹋,民众从中不能获取任何利益。有关宪政的话题,再补充一句,我认为大陆现在的宪政化水平,还远及不上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台湾,在眼见的第五代的领导下,十年内能赶上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台湾吗,就算是赶上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台湾,就算是宪政化的进程赶上了台湾的速度,在和平演变的前提下实现宪政恐怕还得在十年的基础上再加个三四十年吧,诸位以为,现执政党还能再和平执政半个世纪吗。如果不能,发生崩溃,动荡之后,究竟会是以民主取代专制,还是以一种新的专制取代旧的专制呢。
转一个美国政府有关部门,U.S.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有关公租房的介绍把。


HUD's Public Housing Program  

WHAT IS PUBLIC HOUSING?
Public housing was established to provide decent and safe rental housing for eligible low-income families, the elderly, and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Public housing comes in all sizes and types, from scattered single family houses to highrise apartments for elderly families. There are approximately 1.2 million households living in public housing units, managed by some 3,300 HAs. The U.S.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 (HUD) administers Federal aid to local housing agencies (HAs) that manage the housing for low-income residents at rents they can afford. HUD furnishes technical and professional assistance in planning, developing and managing these developments.

WHO IS ELIGIBLE?
Public housing is limited to low-income families and individuals. An HA determines your eligibility based on: 1) annual gross income; 2) whether you qualify as elderly, a person with a disability, or as a family; and 3) U.S. citizenship or eligible immigration status. If you are eligible, the HA will check your references to make sure you and your family will be good tenants. HAs will deny admission to any applicant whose habits and practices may be expected to have a detrimental effect on other tenants or on the project's environment.

HAs use income limits developed by HUD. HUD sets the lower income limits at 80% and very low income limits at 50% of the median income for the county or metropolitan area in which you choose to live. Income limits vary from area to area so you may be eligible at one HA but not at another. The HA serving your community can provide you with the income levels for your area and family size, or you can also find the income limits here on the internet.

HOW DO I APPLY?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applying for public housing, contact your local HA. If you have trouble contacting the HA, contact the local HUD Field Office.

HOW DOES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WORK?
The application must be written. Either you or the HA representative will fill it out. An HA usually needs to collect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to determine eligibility:

(1) Names of all persons who would be living in the unit, their sex, date of birth, and relationship to the family head;

(2) Your present address and telephone number;

(3) Family characteristics (e.g., veteran) or circumstances (e.g., living in substandard housing) that might qualify the family for tenant selection preferences;

(4) Names and addresses of your current and previous landlords for information about your family's suitability as a tenant;

(5) An estimate of your family's anticipated income for the next twelve months and the sources of that income;

(6) The names and addresses of employers, banks, and any other information the HA would need to verify your income and deductions, and to verify the family composition; and

(7) The PHA also may visit you in your home to interview you and your family members to see how you manage the upkeep of you current home.

After obtaining this information, the HA representative should describe the public housing program and its requirements, and answer any questions you might have.

WILL I NEED TO PRODUCE ANY DOCUMENTATION?
Yes, the HA representative will request whatever documentation is needed (e.g., birth certificates, tax returns) to verify the information given on your application. The PHA will also rely on direct verification from your employer, etc. You will be asked to sign a form to authorize release of pertinent information to the PHA.

WHEN WILL I BE NOTIFIED?
An HA has to provide written notification. If the HA determines that you are eligible, your name will be put on a waiting list, unless the HA is able to assist you immediately. Once your name is reached on the waiting list, the HA will contact you. If it is determined that you are ineligible, the HA must say why and, if you wish, you can request an informal hearing.

WILL I HAVE TO SIGN A LEASE?
If you are offered a house or apartment and accept it, you will have to sign a lease with the HA. You may have to give the HA a security deposit. You and the HA representative should go over the lease together. This will give you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your responsibilities as a tenant and the HA's responsibilities as a landlord.

ARE THERE ANY SELECTION PREFERENCES?
Sometimes there are. Giving preference to specific groups of families enables an HA to direct their limited housing resources to the families with the greatest housing needs. Since the demand for housing assistance often exceeds the limited resources available to HUD and the local HAs, long waiting periods are common. In fact, an HA may close its waiting list when there are more families on the list than can be assisted in the near future.

Each HA has the discretion to establish preferences to reflect needs in its own community. These preferences will be included in the HAs written policy manual. You should ask what preferences they honor so you will know whether you qualify for a preference.

HOW IS RENT DETERMINED?
Your rent, which is referred to as the Total Tenant Payment (TTP) in this program, would be based on your family's anticipated gross annual income less deductions, if any. HUD regulations allow HAs to exclude from annual income the following allowances: $480 for each dependent; $400 for any elderly family, or a person with a disability; and some medical deductions for families headed by an elderly person or a person with disabilities. Based on your application, the HA representative will determine if any of the allowable deductions should be subtracted from your annual income. Annual income is the anticipated total income from all sources received from the family head and spouse, and each additional member of the family 18 years of age or older.

The formula used in determining the TTP is the highest of the following, rounded to the nearest dollar:

(1) 30 percent of the monthly adjusted income. (Monthly Adjusted Income is annual income less deductions allowed by the regulations);

(2) 10 percent of monthly income;

(3) welfare rent, if applicable; or

(4) a $25 minimum rent or higher amount (up to $50) set by an HA.

WHAT IS THE ROLE OF THE HA?
An HA is responsible for th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its local public housing program. They may also operate other types of housing programs.

(1) On-going functions: (a) Assure compliance with leases. The lease must be signed by both parties; (b) Set other charges (e.g., security deposit, excess utility consumption, and damages to unit); (c) Perform periodic reexaminations of the family's income at least once every 12 months; (d) Transfer families from one unit to another, in order to correct over/under crowding, repair or renovate a dwelling, or because of a resident's request to be transferred; (e) Terminate leases when necessary; and (f) maintain the development in a decent, safe, and sanitary condition.

(2) Sometimes HAs provide other services, that might include such things as: homeownership opportunities for qualified families; employment training opportunities, and other special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programs for residents; and support programs for the elderly.

HOW LONG CAN I STAY IN PUBLIC HOUSING?
In general, you may stay in public housing as long as you comply with the lease.

If, at reexamination your family's income is sufficient to obtain housing on the private market, the HA may determine whether your family should stay in public housing. You will not be required to move unless there is affordable housing available for you on the private market.
谢克明兄,我外语不行,你能否将文中主旨简单译介一下。
据最新统计,2010年美国共有1亿1千4百80万家庭(household),上述资料提到1百20万家庭生活在公租房,所以,比例为1%不到。
There are approximately 1.2 million households living in public housing units,
-----------------
谢谢克明兄介绍。文中说美国有大约120万个家庭住在公租屋中,美国人口超过3亿,平均每个家庭人口为2.55 ,也就是有超过1.176亿个家庭,那么公租屋解决的占120/11760=0.0102, 也就是1%多一点。 这个数字基本符合我的猜测,而和旧苗兄描绘的数据出入很大。
据最新统计,2010年美国共有1亿1千4百80万家庭(household),上述资料提到1百20万家庭生活在公租房,所以,比例为1%不到。
kemingqian 发表于 2010-12-20 10:02
哦,这么低,跟我看到的材料(国内的)出入很大。这段资料的出处是?
据最新统计,2010年美国共有1亿1千4百80万家庭(household),上述资料提到1百20万家庭生活在公租房,所以,比例为1%不到。
kemingqian 发表于 2010-12-20 10:02
这个问题中最为关键的,我认为不是比例的问题,而是美国的此类政府工程有诸多防止腐败的手段。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对,比例不是最关键问题,我前面已经说过了,美国搞公租房,是有一系列制度保障的,而在中国,缺的就是这一块,我前面也说过了。两害相权取其轻吧,在现体制背景下,官员腐败不可避免,在官员腐败的情况下,民众也能捞到点好处,我以为就算不错了。
转一篇中文的介绍。

居者有其屋:“公租房”延续他们的梦想———美国、加拿大篇http://www.law-lib.com  2010-8-25 8:51:32  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居者有其屋:“公租房”延续他们的梦想———美国、加拿大篇

    美国佐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市伊斯特波恩(East Point)地区日前发放公共住房补贴,引来当地3万多居民大排队。

   

海外“公租房”现状调查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邹强 本报实习生 沈圳

  美国篇

  “住房补贴”酿成公共事件

  有关住房,放在任何国家,从来都不是个小众话题,即便是在当今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美利坚。而在这片土地上有关住房话题的最近一则轰动性消息是:近日,美国佐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市伊斯特波恩地区在发放公共住房补贴时,引来当地3万多居民大排队。由于当地政府对此毫无准备,导致现场局面一度失控,最终酿成一出62人受伤、20多人入院接受治疗的惨剧。

  根据报道,亚特兰大市政府今年可分配455个租房补贴名额和200套公共住房名额,但却接到了1.3万份申请。为了得到补贴,不少人从周日就开始排队。当地政府起初预计,最多只会出现1万多人排队领取申请表,但是许多家庭不止1名成员前来,有的甚至带着孩子、亲戚乃至宠物狗来,最终共有3万余人排起了长队。按照当地警方的说法,由于天气炎热和极度拥挤,最终导致了场面的失控。

  引发这出惨剧的直接原因,便是人们争抢公共住房补贴。在美国,虽然并没有所谓“公租房”一说,但却有着一项十分重要的“公共住房计划”政策,其政策包括两部分:一是政府鼓励和支持低收入者买房(公共住房),二是对买不起房子的低收入者进行补贴,这部分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公租房”。

  70年前首建“公租房”

  毫无疑问,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屋也是“美国梦”的标志之一。但在社会两极分化的美国,不少民众根本无力购房,为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美国政府很早就推行“公租房”计划。而“公租房”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住房压力,成为低收入民众延续生活梦想的基础。

  早在19世纪至20世纪早期,美国政府对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就给予了政策关注,其主要举措是对贫民窟进行大规模改造以提高住房的质量标准。1936年在亚特兰大兴建的“泰克伍德社区”,成为美国面向低收入人群的首个“公租房”项目。

  上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对美国社会带来巨大冲击,促使政府担当起更大的责任,通过对中产阶层补助的方式扩大“公租房”项目。1940年到1942年“罗斯福新政”后期,全美建成了8个大型“公租房”项目。这些房产在二战后逐渐被私人购买,但其中的7个项目直到2009年仍作为“公租房”项目在运转,政府与房产业主建立起有效的合作,共同谱写了一段成功推行“公租房”的佳话。

  依照法律规定,美国的“公租房”不得侵占城郊公共绿地,而要以老旧城区改造为基础。但让大量低收入民众集中在一个社区居住,也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犯罪现象频发即是其一。

  在首都华盛顿、纽约、芝加哥和新奥尔良等城市的“公租房”社区,毒品、娼妓和暴力犯罪问题十分突出,联邦住房与城市发展部1993年通过“希望六号工程”,改变了过去让同一低水平收入家庭集中居住的做法,在“公租房”社区引入多种收入水平的租户家庭混合居住。

  1996年,联邦政府还出台“一打出台”的法规,即“公租房”租户一旦被发现有犯罪行为,特别是与毒品有关的犯罪行为,将被逐出“公租房”社区。

  家庭收入决定租户资格

  美国“公租房”的相关政策由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统一制定,具体操作则交由各地的住房代理商进行。目前全美享受“公租房”的住户接近120万户,住房与城市发展部对分布各地的3300家住房代理商提供财政资助,由后者对“公租房”进行管理。

  “公租房”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合法的低收入家庭、老年人和残疾人,目的是为他们提供安全而合适的租赁房屋。房屋类型则各种各样,包括分散各处的独栋房屋以及老年人专用的高层公寓。

  “公租房”租户的资格严格按照收入水平界定。联邦住房与城市发展部根据“公租房”所在地区的中等家庭收入为标准,家庭收入为这一标准80%的被界定为“低收入家庭”,为这一标准50%的被界定为“超低收入家庭”。由于各地的中间参照标准不同,租户的资格认定也就因地而异。

  欲承租“公租房”的租户必须向当地的住房代理商提出申请,如果与住房代理商联系有困难,也可以直接联系住房与发展部在各地的分支机构。住房代理商负责对租户的资格进行评估和认定,参考因素主要是申请者的家庭年毛收入,是否为老年人或残疾人以及家庭中有老年人或残疾人成员,是否具有美国公民资格或合法的移民身份。

  如果资格评估获得通过,住房代理商将把申请者标注为“良好租户”。不过,具备资格的租户如果被认为行为习惯或言行举止有可能对邻里或社区造成不良影响,住房代理商也可以否决其资格认定。

  “公租房”房租如何确定

  “公租房”的租户须签订租房合同,并按时缴纳房租。根据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的规定,房租以租户家庭的预期年收入为基准,包括家庭中所有18岁以上成员的收入所得。

  由于租户多属于低收入家庭,住房与城市发展部授权住房代理商在确定租户家庭年收入时可扣除相应部分,从而降低房租计价标准。譬如,租户家庭中无生活保障者每人扣除480美元,每名老年人或残疾人扣除400美元。一家之长若为老年人或残疾人的,还可以医疗费用名目免除部分金额。

  具体计价时,从4个选项中选择最高额度为房租金额。一是扣除各种补贴之后的家庭年收入的30%;二是家庭月收入的10%;三是能够适用的福利房租标准;四是住房代理商确定的最低25美元到最高50美元的标准。

  为确保“公租房”的房源供应,美国政府规定每一个住宅小区在规划和建设中,应将一定比例的房屋留作“公租房”。譬如在纽约,市政府要求开发商若在属于政府的地皮上兴建楼盘,必须拿出20%的单元供给低收入者。不过租住者必须是以满足居住为前提,这种优惠的“公租房”不能被继承和转让。

  如果租户的家庭收入情况发生变化,不再适用“低收入家庭”的标准,他们将被要求搬出“公租房”,开始追求真正的美国梦想。

  “公租房”制度面临挑战

  延续了上百年的“公租房”制度,在缓解低收入民众的住房需求和营造社会公平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这一制度目前也面临艰难的挑战。

  首先,“公租房”制度需要联邦政府的财政支持和各州政府的紧密配合,但美国上下目前都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在预算赤字和失业危机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公租房”的发展基础势必受到削弱。

  其次,“公租房”制度难以完全消灭无房户。根据统计,美国目前没有居所的家庭达到100万户,也就是说,“公租房”的规模要扩大一倍才能满足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

  最后,租房市场价格上扬带来冲击。美国近来出现私房拥有比率下降和租房市场火爆的场景,租房而不是买房成为很多民众的生活选择。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美国的私房拥有率降到66.9%,创1999年以来的历史最低。另有调查表明,从2004年到2009年,全美的租房族增加了340万人,上涨了10%。专家预计,在供给紧缩的情况下,美国的租房市场特别是公寓租金将持续上扬,这对“公租房”的房租价格也将产生影响。

  曾几何时,美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帮助民众实现“拥有自己的住宅”的梦想,但人们现在对这个方向产生了怀疑。今年5月,联邦住房与城市发展部部长多诺万在国会作证时表示,经济危机的影响表明美国在发展自用住宅和租房市场方面需要更好的平衡。但专家指出,无论如何,“公租房”都是一个必须坚持的政策,这是让社会底层的民众得以延续生活梦想的重要基础。

  自古以来,在任何一个国家,“居者有其屋”都是社会的一个共同追求。在今天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变革突飞猛进的时代,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和两极分化却使得大量城市平民面临住房难、租房也难的困境。为此,世界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大力发展“公租房”的解决对策,以实现保障大多数人能“居者有其屋”的梦想。从本期开始,本报将刊发一组海外“公租房”现状调查,以飨读者。

  ★相关法规:“希望六号工程”改变了过去让同一低水平收入家庭集中居住的做法,在“公租房”社区引入多种收入水平的租户家庭混合居住。此外,联邦政府还出台“一打出台”的法规,即“公租房”租户一旦被发现有犯罪行为,特别是与毒品有关的犯罪行为,将被逐出“公租房”社区。

  ★服务对象:“公租房”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合法的低收入家庭、老年人和残疾人,目的是为他们提供安全而合适的租赁房屋。

  ★准入资格:“公租房”租户的资格严格按照收入水平界定。联邦住房与城市发展部根据“公租房”所在地区的中等家庭收入为标准,家庭收入为这一标准80%的被界定为“低收入家庭”,为这一标准50%的被界定为“超低收入家庭”。由于各地的中间参照标准不同,租户的资格认定也就因地而异。

  ★房租标准:“公租房”的租户须签定租房合同,并按时缴纳房租。根据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的规定,房租以租户家庭的预期年收入为基准,包括家庭中所有18岁以上成员的收入所得。租户家庭中无生活保障者每人扣除480美元,每名老年人或残疾人扣除400美元。一家之长若为老年人或残疾人的,还可以医疗费用名目免除部分金额。

  ★房源供应:为确保“公租房”的房源供应,美国政府规定每一个住宅小区在规划和建设中,应将一定比例的房屋留作“公租房”。在纽约这个比例是20%。

  ★“剔除”条款:租住者必须是以满足居住为前提,这种优惠的“公租房”不能被继承和转让。如果租户的家庭收入情况发生变化,不再适用“低收入家庭”的标准,他们将被要求搬出“公租房”。



  加拿大篇

  八旬老翁被“逼迁”

  作为与美国“一墙之隔”的近邻加拿大,同样拥有较为完整的“政策房”体系,而悠久的“政策房”历史至今仍是这个国家的骄傲。不过,在这一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后,加拿大“公租房”暴露出的诸多有违人性化的问题也是颇遭诟病。

  郭斯林(音译)是一位住在多伦多政府公屋中的80多岁老人。去年6月,郭因为无力交纳租金而被多伦多社区住房公司(TorontoCommunityHousingCorp.,系政府部门下设公共住房管理机构)逼迁出公屋。其后,郭不幸染病,被多伦多一家庇护中心收留后于去年10月不治身亡。据加拿大媒体报道,在逼迁过程中,多伦多社区公屋公司工作人员曾多次向这位老人寄送威吓信件。调查此案的人员批评道,该公司未主动与当事人当面接触,而直接寄信“逼迁”,这种做法过于“严厉”。

  2010年5月,加拿大安大略省非营利房屋协会发布的报告称,该省约14.2万户家庭处在因缺钱而无房可住的边缘,比例已比去年同期升高了近10%。郭斯林老人不幸遭遇的部分原因,正是由于国际金融局势动荡之后,部分低收入群体在经济上更加难以为继。尽管金融危机最猛烈的势头已经过去,但是,对于这些靠政府救济、住在公屋内的家庭来说,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消失。安省官员承认,这个群体的收入连付起相对低廉的“政策房”租金都成问题,这对公租房系统的正常运营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在金融危机迷雾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况下,由费用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值得加国政府仔细考量。该报告称,在多伦多,申请“政策房”平均等待时间为5年,更有甚者,等了整整21年才住上政府提供的房屋。

  加拿大以繁重的赋税支撑高额的福利,并借此保障了社会均衡和经济稳定发展,公租房政策就是这种结构的“产物”,但主要靠政府补贴而生存的“政策房”还是问题多多。通常,申请到这种“补贴房”极费时间,给急需住房的低收入家庭带来了严重不便。此外,申请的规则因省而异,有时即使一省之内不同城市间也有不同。理论上,新来的移民和难民都有资格申请公屋,但往往被最后考虑。

  低收入人群“房补”多

  当然,瑕不掩瑜,作为当今福利国家的加拿大,在政府补贴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上,可谓由来已久。早在1938年,《国家住房法》就已经成为联邦法律。1946年,《社会保障法》得以立法通过。1948年,安大略省通过了安大略住房发展法案。1964年,《国家住房法》重新修订,并成立安大略住房公司(OntarioHousingCorporation)以协助安省政府管理住房事务。80年代的标志性事件是政府通过成立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CMHC)来促进公益性、联营性的福利住房。1998年,综合市政服务经理接手社会住房管理。2000年,存在了36年的安大略住房公司得以寿终正寝。同年,安大略省通过《社会住房改革法案》,将公屋投资管理权从省向市过渡。

  2002年,领风气之先的安大略省成立社会住房服务公司(SocialHousingServicesCorporation),以与2000年的法案配套跟进。

  在加拿大,政府给无力租房的低收入群体提供各种形式的住房补贴,这些低收入家庭主要集中在蓝领工人、新海外移民、身体残疾者、家庭离异等群体中。公共住房(PublicHousing)、公益房(Non-ProfitHousing)、联营房(Co-operativeHousing)、租金补助房(RentSupplement)是四种最主要的形式。这四种产权各不相同,第一种由政府修建管理,租金依据家庭收入交纳,或者直接上缴收入的三成,郭斯林老人生前居住的就是此种住房;第二种由民间组织管理,三分之二的住户要依据收入交纳房租;第三种,半数房屋的租金视收入水平而定,另外半数完全由市场定价;第四种租金补助房由房东所有,房东会得到政府补贴以降低租金。四种形式为不同类型的需求者提供了多样的选择,立体化的公屋政策建构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优点多多,问题也不少,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现实挑战,加拿大在公租房政策上能否再出新招、解决“痼疾”,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更具人性、在政策本质上更加合理高效,人们正拭目以待。

 立体化的公屋体系

  在加拿大,政府给无力租房的低收入群体提供各种形式的住房补贴,这些低收入家庭主要集中在蓝领工人、新海外移民、身体残疾者、家庭离异等群体中。公共住房(PublicHousing)、公益房(Non-ProfitHousing)、联营房(Co-operat

  iveHousing)、租金补助房(RentSupplement)是四种最主要的形式。这四种产权各不相同,第一种由政府修建管理,租金依据家庭收入交纳,或者直接上缴收入的三成;第二种由民间组织管理,三分之二的住户要依据收入交纳房租;第三种,半数房屋的租金视收入水平而定,另外半数完全由市场定价;第四种租金补助房由房东所有,房东会得到政府补贴以降低租金。四种形式为不同类型的需求者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对,比例不是最关键问题,我前面已经说过了,美国搞公租房,是有一系列制度保障的,而在中国,缺的就是这一块,我前面也说过了。两害相权取其轻吧,在现体制背景下,官员腐败不可避免,在官员腐败的情况下,民众也能 ...
亚平 发表于 2010-12-20 10:17
你怎么这么容易兴奋呢?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你怎么这么容易兴奋呢?
WIND 发表于 2010-12-20 10:20
WIND,嗯,我当然很兴奋,一大早上班,就拿到一大笔单位巧立名目发的奖金。
WIND,嗯,我当然很兴奋,一大早上班,就拿到一大笔单位巧立名目发的奖金。
亚平 发表于 2010-12-20 10:24
原来如此。作为旧苗的学生,果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更关心自己的现实利益,所以,对一个毕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而言,如果他上个月付出的房租是一千元,这个月只需付三百元,他就会很兴奋,作为相当级别领导干部的黄奇帆也罢,普通公务人员也罢,改变体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体制约束下,能让更多民众感到兴奋,则是可以戮力而为的。
“让更多的人兴奋”这是屁话。让你兴奋,你就大呼小叫,那些痛苦的人呢?印刷钞票让所谓的公务员爽得很,物价上涨的痛苦呢?只要物价上涨低于他们所得钞票的增长速度,他们一样兴奋得不得了。在谈论普遍问题的时候,能不能把这些个体经验暂时放一放?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我倒是住过公租房。

刚到美国,在学校里当助教,一年收入1万。我们这里,平均家庭收入5万左右,收入1万到3万以下的家庭,可以申请公租房。没有收入的人是不能申请的,收入过3万,则按市场价交房租。我收入1万,两卧一厅,一个月交$225。收入多少,以每年的税单为准,做不了假。

如果你有一份正式工作,收入过3万是很快的。加上公租房都在市区,学区一般都不好(美国学区经费大部分来源于独立住房税金),年轻人住得很少。我住了两年,就搬走了。(公租房小区内游泳池网球场都有,条件还很好)。

我是倾向于支持个人拥有住房的。政府应该设法让50%以上的中国人拥有自己的房产。据说,一个国家人民对自由的热爱度,是和私人房产拥有率成正比的。有了房,男人就要保家卫室,就会拿起枪来反抗奴役。如果私房拥有率到了百分之七十,估计zoufeng兄担心的大革命就再也不会来了。老婆孩子热空调,有了这些,谁还想杀人防火。

冲这点,我反对公租房。政府应该想方设法给百姓提供低息贷款。
这个帖子中,本来就不在讨论普遍问题,而是针对的具体的个案。要讨论普遍问题,另开帖吧。
这个帖子中,本来就不在讨论普遍问题,而是针对的具体的个案。要讨论普遍问题,另开帖吧。
亚平 发表于 2010-12-20 10:45
你既然刚毕业,和你讨论问题就是件自寻烦恼的事情了。你不是在讨论重庆的普遍问题,你是在谈你自己的问题。好了,好好为你的老大写些放屁的稿子。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68# 亚平

资料来源是美国人口调查。有个图,贴不上来。
冲这点,我反对公租房。政府应该想方设法给百姓提供低息贷款。
kemingqian 发表于 2010-12-20 10:44
**

    政府提供低息贷款,让百姓买得起房,这是不错的。
     不过,也得注意一点,你要让刚出来工作的小青年们马上就“买得起房”,除非是啃老,否则,就是不可能的,政府的低息贷款就是利息为零也不可能,这时,低租金的公房就起到缓冲的作用了。
    让青年人在临到要结婚时,有公租房住,岂不“很好”。
我倒是住过公租房。

冲这点,我反对公租房。政府应该想方设法给百姓提供低息贷款。
...
kemingqian 发表于 2010-12-20 10:44
回克明兄,“给百姓提供低息贷款”,以解决买房问题,这个是我赞成的,但在当下,恐怕也只能解决一部分人的住房问题,大规模地推行,有难度。按照黄的构想,在重庆,今后60%—70%的居民由商品房供应,另有10%—15%住安置房(有产权),实现的话,重庆就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住的是私房,远超过你上面所说的“政府应该设法让50%以上的中国人拥有自己的房产”,也超过了你上面转帖的“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美国的私房拥有率降到66.9%”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10-12-20 11:04 编辑
这个问题中最为关键的,我认为不是比例的问题,而是美国的此类政府工程有诸多防止腐败的手段。
WIND 发表于 2010-12-20 10:11
比例恰恰是关键,设想一下美国的公租屋比例达到旧苗说的20%以上,管理机构得增加多少?税收得增加多少?美国的选民会同意吗?

如果再高上去,比如50%,美国还是美国吗?再高上去,就是你说的人渣遍地的垃圾国家了。
本帖最后由 kemingqian 于 2010-12-20 11:02 编辑
对,比例不是最关键问题,我前面已经说过了,美国搞公租房,是有一系列制度保障的,而在中国,缺的就是这一块,我前面也说过了。两害相权取其轻吧,在现体制背景下,官员腐败不可避免,在官员腐败的情况下,民众也能 ...
亚平 发表于 2010-12-20 10:17
哈哈,美国佬的制度再严,也斗不过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比方说,我父母在美国和我住一起。他们没有收入,报税时为“0”收入。没有收入是不能进公租房的。可是,我说我付他们1万1年替我看小孩,我能减税,他们拿这名义上的1万也还不到交税水平,可是,就可以申请公租房了。年纪大,一个月$50房租就行了。怎么样?又能看小孩,又没有住在一起的那些矛盾。

(补一句,我父母放弃绿卡回国两年多了)。
哈哈,美国佬的制度再严,也斗不过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
kemingqian 发表于 2010-12-20 11:00
那当然,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极点,假离婚什么的都可以搞。哈。
比例恰恰是关键,设想一下美国的公租屋比例达到旧苗说的20%以上,管理机构得增加多少?税收得增加多少?美国的选民会同意吗?

如果再高上去,比如50%,美国还是美国吗?再高上去,就是你说的人渣遍地的垃圾国 ...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0-12-20 11:00
zoufeng兄:
在正常的社会,这个比例不可能高上去的。你可以问问克明兄为什么。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81楼ys1937和82楼亚平的观点我无法反对。本人就是这样过来的。

有一句话没说清楚,“政府应该设法让50%以上的中国人拥有自己的房产”,是指他们住在自己房子里(有房产权的),而不是租其它私人的。这样,就不会有太多的人想革地主房东的命了。
哈哈,美国佬的制度再严,也斗不过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比方说,我父母在美国和我住一起。他们没有收入,报税时为“0”收入。没有收入是不能进公租房的。可是,我说我付他们1万1年替我看小孩,我能减税,他们拿 ...
kemingqian 发表于 2010-12-20 11:00
克明兄说的这种情况,也许没有法律明文禁止,但是如果,假如某天你想竞选担任公职什么的,这种事情曝光,大众会怎么看?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
在中国的现有体制下,就算是私房,就算房主拥有完全的产权,政府也是想剥夺就剥夺得了的,巧借名目而已。这一点,和美国完全不同。中国对于私有产权的法律保护,还远没有上轨道呢。
实现的话,重庆就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住的是私房
---------------------
亚平的数据应该是指目前公租屋搞起来之前,或者说大量农民进城前吧。

也就是说,公租屋搞起来后这个数据是下降的。